摘要:钢琴学习是一场技艺磨炼与艺术浸润之旅,教材与曲目选择是构建艺术大道的基石。一套科学的选曲策略既帮助学习者避开弯路、激发兴趣,又可使童年音乐教育效益最大化。日常教学中,很多琴童用的都是考级教材,虽方便却缺乏针对性。笔者从教初期亦依赖考级教材,但多年教学实践后,更
文 | 程茵
钢琴学习是一场技艺磨炼与艺术浸润之旅,教材与曲目选择是构建艺术大道的基石。一套科学的选曲策略既帮助学习者避开弯路、激发兴趣,又可使童年音乐教育效益最大化。日常教学中,很多琴童用的都是考级教材,虽方便却缺乏针对性。笔者从教初期亦依赖考级教材,但多年教学实践后,更习惯自主“组装”教材,也积累了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基本功教材:循序渐进,夯实根基。
基本功教材繁多,需要老师们因材甄选,而不要跟风选用畅销教材。手指练习就像运动员的热身与体能训练,从初学琴童到专业演奏者都是每日必修课。《钢琴天天练练》(伯纳姆、钱泥合著,上海音乐出版社)非常适合入门琴童——生动形象的标题,4小节或8小节短小篇幅,既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又激发其想象力;《哈农钢琴练指法》《施密特钢琴五指练习曲》则适合有一定基础的琴童,音阶、琶音、和弦及其转位需系统纳入各阶段学习,帮助孩子建立对键盘的掌控力与肌肉记忆。
启蒙教材方面,《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拜厄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系列作品》《杜维诺依钢琴练习曲》等能很好地满足旋律、节奏与乐理的初期学习。其中,笔者尤其推荐《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黑白版),它有极强的教学逻辑,内容循序渐进,标题、插图都紧扣教学主题。
二、曲目教材:多元风格,兼容并蓄。
“组装”曲目教材在我的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环。钢琴曲目岂止万首,很难也没有必要如大海捞针般一首一首组装,所以我比较了多部名家编纂的曲集,从中选择我认为更为全面、更适合教与学的教材来使用,更能事半功倍。
我的曲目教材库主要包括练习曲、中国乐曲、复调作品、外国乐曲四大板块。
练习曲方面经典教材很多,在此我仍然重点推荐车尔尼系列,但使用时需避免机械重复,引导学生理解“技术服务于音乐表现”。
中国乐曲教学方面,《中国儿童钢琴选曲》(但昭义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60首》(窦青编注,上海音乐出版社)是我常用于初学琴童的教材。相比外国乐曲,中国乐曲如《牧童短笛》《彩云追月》《北风吹》等,易唤起中国孩子的文化共鸣与情感连接,是培养乐感、韵味和文化认同的关键载体。应将中国乐曲学习提升到与外国经典同等地位,不能崇洋媚外或带有偏见。
复调作品是培养声部独立、听觉层次感与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我使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等经典教材,在训练技术的同时,也能让巴洛克音乐在琴童心中埋下种子。
外国乐曲,我会按时间顺序每个时代选两三位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先期教学。巴洛克时代选亨德尔、斯卡拉蒂的作品;古典时代选海顿、莫扎特和克莱门蒂的小奏鸣曲;浪漫主义时期选舒曼《少年曲集》、柴科夫斯基《儿童曲集》和格里格的抒情小品;近现代选巴托克《小宇宙》、卡巴列夫斯基儿童曲等。待学生对各时期风格有初步了解后,再逐步扩大曲目库。
此外,对初学琴童,可适当选旋律优美、形象鲜明、故事或画面感强的作品,也可适时选择少量流行音乐、动漫影视音乐的高质量改编曲。总之,现成教材虽便利,但“组装”出一套契合学生的个性化教材,亦是优秀钢琴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势必会使教学如生双翼。
- THE END -
直达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
Q:想订阅《音乐周报》?
Q:想投稿?
Q:想合作?
来源:音乐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