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那个在世界舞台上光彩夺目的全红婵,在大学开学典礼上却显得紧张拘谨。领奖台上,她无所畏惧;可在人群中,她却不知手往哪放。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差?
谁能想到?那个在世界舞台上光彩夺目的全红婵,在大学开学典礼上却显得紧张拘谨。领奖台上,她无所畏惧;可在人群中,她却不知手往哪放。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差?
原因其实很直白。如今的网络评论能把人捧上天,也能立刻推入漩涡。评论区里,有人把她吹成“天才少女”,听起来像无形的负担;也有人嘲讽她“胖了”“没以前灵动”,甚至连她父母都被议论。对一个十九岁的女孩来说,这些极端声音很难完全忽视。
赛场是她的主场,十米跳台是她的战场,所以她自信;但大学生活陌生又复杂,少了掌声和金牌,面对的是同学与镜头的放大审视。她的紧张,其实就是普通新生的自然反应,只是因为她是冠军,才显得格外突出。
一条“她胖了”的评论,对网友只是随口一说,对她却可能是一个晚上的自我怀疑。她仍是个年轻的女孩,会在意外界看法,会因一句话心里难受。我们总把她当作冠军,却忘了她也是孩子。
她需要的不是“捧杀”或苛责,而是宽容与理解。她在赛场上已经证明了实力,在校园里更需要一个能自由呼吸的空间。
领奖台上的全红婵展示了伟大,典礼上的全红婵才是真实的她。希望我们少些苛求,多些等待,让她能在新的舞台上,依然活得自信而闪亮。
——她不是完美的符号,她只是全红婵。
来源:深度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