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和平校友在上海外国语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1 20:17 1

摘要:非常荣幸能作为校友代表,站在这个梦想启航的地方。我是1985届英语本科和1987届国际新闻双学位的毕业生。今年八月,我和本科同学刚庆祝了毕业四十周年。四十年光阴流转,但一走进校园,听到你们青春的声音,所有记忆瞬间被激活,仿佛昨日我还坐在台下,和你们一样满怀憧憬

新生开学典礼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作为校友代表,站在这个梦想启航的地方。我是1985届英语本科和1987届国际新闻双学位的毕业生。今年八月,我和本科同学刚庆祝了毕业四十周年。四十年光阴流转,但一走进校园,听到你们青春的声音,所有记忆瞬间被激活,仿佛昨日我还坐在台下,和你们一样满怀憧憬。

回首四十年,我曾用“折点、基点、起点、亮点、原点”来概括我的成长历程:

1

上外,是我人生的“折点”,让我找到前进的方向。

2

这里的教诲,是我事业的“基点”,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3

上外毕业证,是闯荡世界的“起点”。

4

作为新闻工作者,尤其从事体育与国际传播所带来的高光时刻,成为我人生的“亮点”。

5

而无论走多远,母校始终是我精神的“原点”,是给我力量、让我不忘初心的地方。

今天,站在这个“原点”,面对全新的你们,一个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时代正全面展开。有人质疑:AI能翻译、能写作、能对话,我们苦学外语的意义何在?

我想坚定地告诉大家:AI越是强大,我们上外人的价值就越凸显!因为AI提供的是工具和效率,却永远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有温度、有情感、有文化底蕴的真实交流。机器无法捕捉谈判桌上眼神的微妙变化,难以体会文学中语言的精妙之美,更无法用充满激情的解说点燃亿万观众的热情——而这,正是你们的机遇所在。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早已为我们指明方向。在AI时代,我们更要以宏大格局去践行它。

第一,要“乘AI之势”,成为“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上外早期“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我亲历了这一模式的优势。如今,“外语+”不仅是加新闻、法律,更是“+AI”。你们要善用AI这一工具,更深地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与情感。但记住,工具是让你更强,而非依赖它退化。最终目标是什么?是“精通一门外语,掌握一门绝技”——成为专业领域中外语最好的人,同时是外语圈中最懂该专业的专家,如此,你将具备无可替代的竞争力。

第二,要“守学习之正”,夯实上外人的看家本领。

我至今感激母校在“听说读写”方面给我们打下的扎实基础。正是这套“魔鬼训练”,让我在新闻传播领域游刃有余。AI可以生成文本,但不能替你完成一场深度访谈;AI可以模拟语音,却无法替你发表打动心灵的演讲。语言的精准、优雅与力量,永远来自于千锤百炼。请珍惜每一堂精读课、每一次口语练习,这是母校赠予你们的宝贵礼物。

学弟学妹们,未来画卷正在你们面前展开。作为一名长期与体育打交道的媒体人,我还有一个特别的请求:请务必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图书馆的挑灯夜读固然重要,但操场上的挥汗如雨同样珍贵。强大的精神离不开强健的体魄。希望你们养成锻炼的习惯,为国家、为家庭、也为自己的理想——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衷心祝愿你们在上外岁月中,既能仰望星空,亦能脚踏实地;善用科技利器,更锤炼不可替代的自我。

愿你们格高志远,学贯中外,诠释世界,成就未来,度过精彩而充实的大学生活!

谢谢大家!

校友简介

江和平,高级编辑,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宣部重点人才专家库成员。

198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英语和国际新闻双学士学位。同年加入中央电视台,历任央视新闻中心新闻编辑部副主任、海外中心外语新闻部主任、英语频道副总监、海外中心副主任兼英语频道总监、体育中心主任(体育频道总监)、新闻中心副主任兼外语频道总监、总台环球英语节目中心召集人、北美总站负责人(传媒在线公司总经理)。2000年组织创办央视英语频道(CCTV-9);2008年组织转播报道北京奥运会;2009年领导创办中国网络电视体育台(SPORTS.CNTV.CN);2013年领导创办央视体育赛事频道(CCTV-5+);2016年组织创办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2019年领导创建总台北美总站。

在国际传播领域,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两个经典案例:一是CGTN主持人刘欣与美国福克斯电视台主持人翠西约辩,实现了国际传播历史性突破;二是在华盛顿首都体育馆举办《迎冬奥 一起向未来》媒体行动,取得巨大成功,为国际传播和公众外交开辟了新路径。

多部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专题片《中国新疆 反恐前沿》获2019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美不行待客之道 中方严正回应》获2021年度“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另外,《美暴力执法导致黑人男子死亡抗议示威不停局势紧张》获2019-202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大奖。《迎冬奥 一起向未来》获总台国传融合报道一等奖。

曾担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中国羽毛球协会副主席、国际奥委会广播电视委员会委员、国际排球联合会电视与新媒体委员会委员、亚广联体育委员会主席等社会职务,现任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特邀副主席。

来源:最桐城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