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诈骗年损百亿!台湾为啥成诈骗高发地?民进党不作为蓝白担主责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1 21:43 1

摘要:7月初,台中丰原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家庭悲剧,一家五口集体轻生,这件事震动了整个台湾。

文:进击的鸡博士

编辑:进击的鸡博士

7月初,台中丰原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家庭悲剧,一家五口集体轻生,这件事震动了整个台湾。

故事的起因竟然是因为一桩诈骗案。

这家轻生的人家姓王,他们家的大女儿最初只是听美容院的同学提起,说现在局势不稳,投资黄金最安全,不仅保本,每月还能拿固定返利,年化利率高达20%多。

同学绘声绘色的描述:看看现在这行情,比存银行划算多了,这让她动了心。

起初投入的几万元很快就收到了返利,一家人渐渐放下戒心。

从积蓄到借款,他们像滚雪球一样不断追加投资,甚至抵押了房子。

可就在他们以为找到致富捷径时,对方突然说账户被冻结,无法汇款。

更可怕的是,一群自称讨债公司的人找上门来,说王家违约,要还巨额债务。

信息来源:台海网20250705——疑投资黄金被骗台中一家五口自杀

这些人白天敲门恐吓,晚上电话骚扰,每天索要10万到30万不等。

实际上,王家前后只拿到几千元利息,却被卷走了几百万家产。

他们想找民代帮忙,却被威胁敢声张就不客气;朋友劝报警,他们怕遭报复只能忍气吞声。

45天的催债噩梦后,这家人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逃离。

更让民众愤怒的是,案件曝光后,主要嫌疑犯仅花15万新台币就被交保释放。

“五条人命换来的就是这个结果?”网友在评论区痛斥:这样的处罚,简直是在鼓励犯罪!

诈骗案年损百亿

王家的悲剧不是孤例,而是台湾诈骗案泛滥的其中一件。

台当局统计显示,2023年全台诈骗案高达37984件,涉案金额88亿新台币,比2022年增加15亿,两项数据都创下历史新高。

到了2025年,情况更加恶化,今年6月第一周,全台就有3744人被骗,损失超过20亿新台币,其中68%的损失都来自假投资诈骗。

而到了8月,当月诈骗财损就高达73亿新台币。

信息来源:中国台湾网20250907——台湾民众8月被骗73亿

有对父女被熟人以高回报项目诱骗,最终负债上千万;还有独居老人毕生积蓄被骗光,在警局做笔录时哭到昏厥。

诈骗集团的手法也在不断升级。他们不再局限于电话诈骗,而是伪装成理财专家、跨境电商,甚至利用社交软件建立感情后再行骗。

台媒调查发现,有些诈骗集团还请来话术培训师,专门研究如何抓住受害者的心理弱点。

更令人忧心的是,受害者越来越年轻化。

2023年数据显示,20到35岁年轻人占诈骗受害者的42%,不少学生刚接触社会就被骗走学费和生活费,从此背上债务包袱。

蓝绿白混战

面对愈演愈烈的诈骗乱象,台湾的蓝绿白三大阵营却忙着互相指责。

绿营首先把矛头指向台中市长卢秀燕:骗人和被骗的都在台中,市长难辞其咎;蓝白阵营则回怼:民进党执政八年,诈骗案增长160%,还好意思说别人?

事实上,民进党执政期间,台湾诈骗案件从2020年的2.3万件飙升到2023年的3.8万件,金额从42.5亿涨到88亿,几乎翻倍。

他们虽然推出过新世代打诈策略,编列13亿预算,却把10亿花在设备场地整修上,真正用于增补人力的只有1.1亿,被民众讽刺是要盖打诈主题乐园吗。

更讽刺的是,有些民进党政客还和诈骗集团牵扯不清。

2023年就曝出宜兰民代陈欧珀收受诈骗集团献金,该集团涉案金额高达25亿新台币,受害者超过5000人。

案发后陈欧珀虽然退选,但背后牵扯的绿营高官却都全身而退。

蓝白阵营同样没有资格置身事外。

2025年台当局总预算审查时,民众党籍民代黄国昌带头砍掉数位部门的打诈宣传预算,理由是行政机构发言人散播假消息。

国民党虽然批评民进党打诈不力,却在自己执政的县市削减警政经费,导致基层警力严重不足。

全台警察编制应有7.1万人,实际只有6.8万人,缺口3000人。

基层警察不仅要处理日常警务,还要抽人保护政治人物,真正能投入打诈的警力少之又少。

有警察无奈表示:我们连做笔录的时间都不够,更别说追查幕后集团了。

司法沉疴

民众对台湾诈骗案司法处理的普遍感受就是“犯罪成本太低,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

按照现行法律,诈骗500万甚至1000万新台币,往往只判3年有期徒刑。

经过一审、二审、三审的漫长程序,罪犯实际坐牢时间可能只有一年半。

对比之下,2024年新竹市长高虹安因诈领46万助理费就被判7年4个月,有网友调侃:骗穷人的钱叫诈骗,骗纳税人的钱叫贪污,后者判得更重?

信息来源:海峡导报20250706——诈骗夺一家五口命!凌涛怒呛台检调:何时把司法资源转移到诈骗案

司法人员的超负荷工作更让案件难以彻查。

台法务部门数据显示,全台电信诈骗案四年来增长360%,2022年新收案件达16万件,占所有刑事案件的21%。

每位检察官每月要处理超过100件诈骗案,办案办到怀疑人生成了基层检察官的常态。

一位地检署检察官透露:平均每件案子只能花两小时,根本没时间追查资金流向和幕后主使。

很多时候只能就案办案,抓几个小喽啰了事。这种抓小放大的模式,让诈骗集团愈发猖獗。

更令人心寒的是,有些诈骗集团还和政治势力勾连。

信息来源:东南网20250113——台湾诈骗案件频发,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批评打击诈骗工作无效

2025年初爆发的im.B网贷诈骗案,涉案金额25亿新台币,受害者5000多人,却因牵扯多位绿营政客而迟迟无法深入调查。

上面有人成了诈骗集团的“免死金牌”。

破局之路

面对日益严峻的诈骗形势,台湾社会早已失去耐心。

网友总结出三大痛点:法律太松、人力太少、政客太贪。要根治诈骗毒瘤,恐怕需要下“猛药”。

首先必须提高量刑标准。

现行法律对诈骗犯的惩处明显偏低,建议参考其他地区经验,诈骗金额超过100万新台币即判10年以上,多次诈骗或涉及暴力恐吓的从重处罚,让罪犯付出应有代价。

信息来源:看看新闻20250704——台中一家五口自缢 “蓝营”斥政府打击诈骗无能

还要充实执法力量。台当局应立即补齐3000名警力缺口,增加检察官编制,将打诈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

同时提高司法人员待遇,避免人才流失,让他们有足够精力追查大案要案。

最关键的是斩断政商勾结的利益链。对于收受诈骗集团献金的政客,必须一查到底,无论涉及哪个党派都不能姑息。

只有清除保护伞,才能让执法机关真正发挥作用。

而且还要加强民众防诈教育也刻不容缓。台当局应利用社交媒体、社区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诈骗手法和防范知识。

特别是针对老人、学生等弱势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

台湾需要的不是互相指责的政治闹剧,而是真正能守护民众财产安全的行动。

毕竟,再多的口号,也换不回五条逝去的生命;再漂亮的承诺,不如让诈骗犯无处遁形来得实在。

来源:进击的鸡博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