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不铁了?多地改革掀风暴,小城困局倒逼变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17:26 1

摘要:曾让无数人挤破头的 “铁饭碗”,如今真就说碎就碎。大伙儿要是还在为考编熬夜刷题、托关系找门路,不妨先看看眼下这波改革浪潮 —— 早就不是 “进了体制就万事大吉” 的年代了。

曾让无数人挤破头的 “铁饭碗”,如今真就说碎就碎。大伙儿要是还在为考编熬夜刷题、托关系找门路,不妨先看看眼下这波改革浪潮 —— 早就不是 “进了体制就万事大吉” 的年代了。

这两年,不少省份已经打响 “砸饭碗” 第一枪,最典型的就是山西,前几年 6 个县同步推进机构改革,河曲县的变化尤其扎眼:186 个事业单位合并后只剩 40 个,1964 个事业编砍到 659 个。

换算下来,当地近八成事业单位、近七成编制直接消失,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相当于把原本密密麻麻的 “铁饭碗”,硬生生敲碎了一大半。

山西动真格后,安徽、黑龙江、青海这些省份紧跟着跟上。

就说安徽,2023 年公开的改革方案里明确,全省事业单位要按 “能并则并、能撤则撤” 的原则精简,光合肥一个市,就有 32 家事业单位被整合,12 家直接撤销。

黑龙江更狠,提出 “三年精简 20% 事业编制” 的目标,2024 年上半年已经完成首批 15% 的缩减,不少基层单位直接从 “多人一岗” 变成 “一人多岗”。

真正打破 “终身制” 的,是今年 2 月国家发的文件。里面白纸黑字写着:事业单位人员当年考核不合格还不接受转岗,或者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单位直接能解除聘用合同。

要知道,搁以前,只要不违法乱纪,哪怕每天在单位喝茶看报纸,也没人能把你开除。当年多少人考编,图的就是这份 “躺平也安稳” 的安全感,现在这套逻辑彻底行不通了。

去年江苏就有个真实案例,某县文化馆一名工作人员,连续两年考核垫底,单位提出转岗到乡镇文化站,他死活不同意,最后真就被解聘了。

为啥突然要对 “铁饭碗” 下狠手?说白了,都是现实逼的。三四线小城和县城里,吃财政饭的人太多,可掏钱养人的人越来越少,根本扛不住了。

还是拿山西河曲县说事儿。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当地有 14.5 万人,到第七次普查只剩 12.4 万,十年少了 15%。人去哪儿了?大多跑到一二线城市打拼了。

不光河曲县,全国不少小城都这样。比如湖北某县,2010 年人口 58 万,2020 年只剩 47 万,十年流失近 20%;四川某县级市更夸张,人口从 63 万掉到 49 万,年轻人走了一半还多。

年轻人为啥不愿留?很简单,大城市机会多、挣钱多。就说外卖员,在老家县城跑一天,顶多挣一百多,到了杭州、深圳,辛苦点一天能挣三四百,差距摆在这儿,谁不往高处走?

还有就业前景,县城里除了体制内,基本就是超市、餐馆、小工厂,想找个有发展的工作难如登天。年轻人宁愿在大城市当 “沪漂”“北漂”,哪怕住地下室,也觉得比在老家 “一眼望到头” 强。

人一走,问题就来了。小城纳税的人越来越少,财政收入自然上不去。

去年中部某县公开的财政报告显示,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 3.2 亿元,可光是公职人员工资、社保等支出就占了 2.8 亿元,几乎是 “挣的钱全用来发工资”。

更难的是一些资源型小城,比如东北某煤炭县城,随着资源枯竭,企业倒闭、税收锐减,前两年还出现过 “公务员工资延迟发放” 的情况。这种时候,缩减编制、开源节流,成了唯一的办法。

安徽阜阳 2023 年改革时就算过一笔账,合并 37 家事业单位后,每年能节省办公经费、人员薪酬等支出近 8000 万元,这笔钱刚好能补贴到教育、医疗这些民生领域。

说白了,改革不是 “跟铁饭碗过不去”,是为了让财政能喘口气,让钱花在刀刃上。

对年轻人来说,“铁饭碗” 被打破,未必是坏事。这世上本就没有 “一劳永逸” 的安稳,别再被 “考编就能躺平” 的想法骗了。

以前总有人觉得,进了体制就像进了 “保险箱”,哪怕能力一般,也能混到退休。可现在不一样了,考核不合格就可能被开,编制里的竞争比私企还激烈。

去年山东某事业单位招聘,一个岗位报了 800 多人,最终录取的 3 个人里,有 2 个是 985 硕士,还有 1 个有 5 年基层工作经验。

就算挤进去了,日常还要面临季度考核、年度考评,稍不注意就可能垫底,哪还有 “躺平” 的空间?

不光体制内,私企、大厂也一样。前几年阿里、腾讯裁员时,多少拿着高薪的 “大厂人” 突然失业。

去年教培行业整改,大批老师不得不转行,这说明啥?没有永远稳定的工作,只有永远能适应变化的人。

身边有个朋友,当年放弃考编,去学了新媒体运营。刚开始有人说他 “瞎折腾”,可现在他不仅能做短视频、写文案,还懂直播运营,去年被一家公司以年薪 30 万挖走。

反观他那个考编上岸的同学,因为不适应单位的考核要求,天天焦虑得睡不着觉。

所以说,与其盯着 “铁饭碗”,不如把自己打造成 “铁打的人”。

多学一门技能,多积累一些经验,哪怕行业变了、岗位没了,自己手里有本事,到哪儿都能找到饭吃。

就像有人说的,“流水的工作,铁打的自己”,与其花几年时间死磕考编,不如趁年轻多提升自己。

考个有用的证书,学一门编程语言,哪怕只是把沟通能力练得再好点,都比守着 “过时的安稳” 强。

只要肯努力,不一定非要在 “铁饭碗” 里挤破头。

就像有人两个月没赚到钱,有人突然丢了工作,可只要心态乐观,愿意主动改变,就总有翻盘的机会。

与其羡慕别人的 “铁饭碗”,不如踏踏实实把自己变得更强大 —— 这才是最靠谱的 “铁饭碗”。

来源:云蘅不姓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