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不小:有人说是送分题,有人说要用初中知识,有人说条件不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17:08 1

摘要:这道小学六年级数学题引起的争议不小:有人说是送分题;有人说条件不够,无法求解;还有人说需要使用初中知识“平行线段比”或“三角形相似比”!

这道小学六年级数学题引起的争议不小有人说是送分题;有人说条件不够,无法求解;还有人说需要使用初中知识“平行线段比”或“三角形相似比”!

如图,

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为24,E为AD上一点,CE与AE相交于点F,G为CE上一点,F、G为CE上三等分点,求红色阴影部分三角形BDG面积。

争议:

有人说,由于AE/DE未知(即点E的具体未知)、导致条件不够,无法求出红色阴影部分面积!

有人说,可以先求出AE/DE的值!

由F、G为CE上三等分点可得EF/CF=1/2。再由DE⫽BC(或及△DEF~△BCF)可得DE/BC=EF/CF=1/2,从而AE=DE即E为AD中点

但有人质疑,上述推导过程超纲了,小学阶段还没学平行线段比和三角形相似比!

也有人说,这题太简单,分明是送分题!若只是求红色阴影面积的话,根本无需说明或证明E为AD中点,纯属多此一举!不仅如此,条件F为BC三等分点纯属多余,只需已知G为CF中点即可。

问题:仅用小学知识,能否说明E为AD中点?能的话,该如何推导?

提示:等高三角形面积面积比等于底边之比(特别地,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

①连接BF,则S△BEF=S△BFG=S△BCG,S△DEF=S△DFG=S△CDG,从而有S△BDE=S△BDG=S四边形BCDG,故S△BDE=1/2S△BCD。

②以DE为△BDE的底、以BC为△BCD的底,则两三角形等高,从而DE/BC=S△BDE/S△BCD=1/2,从而由AD=BC即知E为AD中点。

注:

①若只是求S△BDG的话,的确无需说明E为AD中点。事实上,直接由S△BCD=1/2S平行四边形ABCD,可得S△BCD=12。另由G为CE三等分点即知G为CF中点,从而S△BDG=1/2S△BCD=6。

②说明“E为BC中点”的难度远大于直接求S△BDG。

来源:琼等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