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段视频在TikTok、Twitter、小红书等平台刷屏:在米兰国际机场内,一位中国游客因行李超重需付费,竟当场情绪失控,躺地哭喊、捶地嘶吼,模样仿佛全世界都该予她“免费之便”。周围外国旅客、警务人员与地勤皆静默旁观,眼神里交织着惊讶、不解,甚至掠过一丝
近日,一段视频在TikTok、Twitter、小红书等平台刷屏:在米兰国际机场内,一位中国游客因行李超重需付费,竟当场情绪失控,躺地哭喊、捶地嘶吼,模样仿佛全世界都该予她“免费之便”。周围外国旅客、警务人员与地勤皆静默旁观,眼神里交织着惊讶、不解,甚至掠过一丝看戏般的轻慢。此景让无数国人尴尬痛心,评论区骂声与嘲讽交织,更有人无奈慨叹:“丢人竟至国门之外,真真是‘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我们又一次以这般难堪的方式,登上全球热搜。”
可叹的是,“中国大妈”陷入此类“国际尴尬”,早已不是首次。从国际邮轮上争抢虾蟹、水果,喧哗声堪比“沸反盈天”的市井菜场,全无“食不言,寝不语”的礼仪;到加拿大广场空地被广场舞“占领”,音乐震天打破异乡“夜阑人静,万籁俱寂”的安宁,罔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再到瑞士雪山脚下,为扯丝巾拍照阻断他人通道,活脱脱“各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狭隘;更有在国外博物馆内大声喧哗,无视“肃静”提示,恰似“蝉噪林逾静”的反面写照,失了“静以修身”的涵养……桩桩件件,如同一笔笔粗糙的勾勒,不断加深外界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古人云“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当我们踏出国门,每一个举动都牵动着国家形象,何以让“失礼”之举屡屡上演,落得“贻笑大方”“颜面尽失”的境地?
追根溯源,并非年龄之过,而是部分人忘了“入乡随俗”,未能及时“切换”行为习惯。常有人辩解:“她们便是这般成长起来的。”诚然,不少年长姐姐曾历经物质匮乏岁月,尝过“饥肠辘辘”“箪瓢屡空”的滋味,习惯了为生活“争一分便利、抢一寸先机”,习惯了用大声表达诉求,甚至误以为“撒泼能解千愁,哭闹可换通融”。可《礼记》早有箴言:“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管子》亦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生活富足,更应重拾礼仪。世界从不会因我们过往的艰辛,便无底线包容失序的行为。异国的公共规则、文化语境、社交礼仪,是“历久弥新、约定俗成”的共识,从不会为任何人破例。到头来,撒泼打滚换不来半分通融,反而可能招致航司拒载、全网群嘲,甚至被依法处置——这恰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的必然结果,绝非“小题大做”。
我们深知,绝大多数年长姐姐,皆是明理、勤劳、温暖的模样。你们为家庭操劳半生,“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育儿女、抚孙辈,将最好的时光都倾注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日常里,恰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情践行者。如今终于卸下重担,有机会踏出国门,看看“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的远方山河,看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异域风光,看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他乡景致。可请务必记得:“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是邻里之礼,“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处世之道;当你踏上异国土地,你便不再只是“某人的母亲”“某人的祖母”,你的身份里,还藏着“中国”二字。你的每一次举手投足,都在为“中国中老年群体”画像,容不得半点轻慢。正如顾炎武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亦云“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人形象与国家声誉,从来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紧密相连。
有人说,优雅是女人永不褪色的名片。可真正的优雅,从不是旗袍队里走秀的片刻光鲜,不是丝巾飞扬的表面热闹,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从容——是对规则的敬畏,对他人的体谅,是“不卑不亢,行止有度”的格局。我们不必刻意效仿西方人的奔放热烈,却该拾起东方人一脉相承的温润与得体。正如《论语》所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外在的得体与内在的修养相契合,方能展现真正的气度;亦如苏轼笔下“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的优雅,从来不是刻意雕琢的伪装,而是由内而外散发的修养。它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同理心,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善意。
愿我们老去时,能如杨绛先生那般,“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卑不亢,从容自在”,赢得他人的尊重而非回避,活成“松鹤延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从容姿态;愿我们踏出国门时,带着“君子慎独,不欺暗室”的自觉,带着“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的认知,展示的是东方雅韵而非一场闹剧;更愿未来,当世界提及“中国大妈”,脑海中浮现的,是一群“自信而不嚣张,热情而不扰人”的身影——她们历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岁月风霜,却依旧带着体面与尊严,如同《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君子,以从容之姿,向世界展现中国长者“腹有诗书气自华”“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的风范。
“岁月忽已晚”,时光会催老容颜,却带不走真正的优雅;“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岁月会流逝,却抹不去得体的体面。愿每一位走出国门的同胞,都能携一份“行有所止、言有所规”的自觉,携一份“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和而不同”的修养,让中国形象,在每一次“彬彬有礼”的文明互动里,在每一次“温文尔雅”的言行举止中,绽放出应有的光彩——不再有“笑话”流传四海,只留“佳话”温暖山河,真正实现“言芳行洁,名播天下”“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的正向传递。
来源:王若水w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