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立陶宛总理英加·鲁吉涅内刚上台没多久,就频频通过立陶宛国家广播电台和BNS网发表公开讲话,提出要重启与中国的关系,但却设置了一个让中方必须先满足的前提条件。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最近,立陶宛总理英加·鲁吉涅内刚上台没多久,就频频通过立陶宛国家广播电台和BNS网发表公开讲话,提出要重启与中国的关系,但却设置了一个让中方必须先满足的前提条件。
图| 立陶宛总理英加·鲁吉涅内
9月12日,立陶宛外交部长科斯图蒂斯·布德里斯对外宣布,新一届立陶宛外交政策纲要中将不再将中方列为其所谓的重大安全挑战。
图| 立陶宛外交部长科斯图蒂斯·布德里斯
他还承诺,鲁吉涅内当局将尽快对华施加压力,妥善恢复中立关系,将其外交代表级别从代办级提升到与其他欧盟成员国家接近或相当的大使级。
然而在造成中立外交关系严重倒退的台湾地区问题上,英加·鲁吉涅内的态度却十分坚决。
图| 立陶宛总理英加·鲁吉涅内
她公开声称,立陶宛对于尽快恢复中立双边关系的公开呼吁,应该由双方共同推进,并不能仅由立陶宛单方面率先做出改善关系的实质性动作,等待对方回应,而是应该由对方率先改善双边关系。
立陶宛媒体进一步解释称,英加·鲁吉涅内当局认为中方需要首先满足立陶宛方面有关不将驻立代表处一事与恢复关系挂钩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立陶宛才能着手推进改善关系的进程。
图| 立陶宛总理英加·鲁吉涅内
在接受立陶宛当地电视台独家专访时,英加·鲁吉涅内明确表示,对于代表处问题,立陶宛方面并没有任何进行修正或更改的计划。
事实上,立陶宛当局也没有在内部讨论或者考虑进行更名或者取缔相关代表处,她认为这与正在推进的关系正常化行动并不冲突。
这样的表态并非首次出现。
图| 立陶宛总理英加·鲁吉涅内
早在今年1月,时任立陶宛总理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就曾通过立陶宛媒体表示,维尔纽斯准备与北京恢复外交关系,但这必须在平等基础上进行。
他当时说,如果中国向立陶宛派遣大使,我们也会向北京派遣大使。这种要求中方先采取行动的做法,与如今英加·鲁吉涅内的立场如出一辙。
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在9月10日还特意在媒体上公开警告,切勿对改善双边关系有过多期待。
图| 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
他指出立陶宛不可能剃头挑子一头热,而且到目前为止,中方并未对外表示出具有诚恳改善双边关系的意愿,所以立陶宛不能将改善关系的心理预期提得太高。
回顾中立关系交恶的历史,根源在于2021年立陶宛方面不顾中方多次严厉警告和坚决反对,允许台湾地区设立所谓驻立代表处。
这种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做法,破坏了中立建交的政治基础。自此之后,中方不仅将两国外交关系降到了代办级,贸易往来也几乎断绝。
经济数据清晰地反映了立陶宛为此付出的代价。
自从中立关系陷入低谷以来,两国贸易额大幅下滑,尤其是中欧班列的暂停运行,给立陶宛的物流和出口产业带来了沉重打击。
立陶宛对华出口额断崖式下跌七成,本土支柱产业木材、乳制品企业几乎被彻底逐出中国市场。
图| 中欧班列
重要港口克莱佩达港的吞吐量蒸发四成,国内失业率飙升至15%,年轻人失业比例更是突破四分之一,民众生活成本较此前上涨三成。
面临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立陶宛商界人士多次公开呼吁政府尽快恢复与中国的正常外交和经济往来。
民调数据也显示,六成二的立陶宛民众反对前政府的对华强硬政策,街头甚至出现自由不能当面包吃的抗议标语。
但是立陶宛方面的态度一直存在矛盾。一方面表达改善关系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愿在核心问题上让步。
2024年10月,立陶宛前总理、反对派联盟主席斯克韦尔内利斯曾表示,未来立陶宛政府需要做出改变,恢复与中国之间正常的外交关系。
但他为此提出了两个前提,立陶宛不能跪着对中国认错,复交必须在防止被羞辱的情况下进行;第二,立陶宛也不能羞辱台湾地区当局。
图| 立陶宛前总理、反对派联盟主席斯克韦尔内利斯
分析人士指出,立陶宛不惜与中方对立的核心原因在于其试图通过讨好美国来寻求安全保护。
立陶宛为了博取华盛顿满意,完全不顾及与中方的外交关系,选择完全追随美方意图随风而动。同时,立陶宛还认为挑衅中方是其博取欧盟关注,并在欧盟内部提升其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对于中立关系的未来,中方的态度是一贯且明确的。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5月6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他强调,如果美方真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施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开展对话。
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立陶宛。
值得关注的是,中欧关系近期出现了积极变化。
经双方商定,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这表明中欧双方都认为加强对话合作十分重要。
这种氛围可能为中立关系的改善提供一定空间,但前提是立陶宛必须在台湾地区问题上纠正错误做法。立陶宛新政府似乎希望在不做出实质性让步的情况下,缓解因中立交恶带来的经济压力。
图|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但中方已经明确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不可谈判的红线,无论立陶宛提出什么条件,都必须先纠正自己在台湾地区问题上的错误,否则一切免谈。
这种立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明确规定了一个中国原则,没有任何灰色地带或者模糊空间。
立陶宛在讨好美国与挽回中国经济利益之间摇摆不定,既希望获得美国的安全保护,又不愿放弃中国市场的经济机会。
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但是这种两边通吃的想法,显然不现实。
中小型国家的对外政策选择事关其生死存亡,在现有国际外交体系中,小型国家或弱小国家在对外关系上从来都是谨小慎微,绝不明确站队,不表态、不挑衅、不树敌才是正常操作。
立陶宛却成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异类。
图|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会见来访的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
从实际来看,中国早已降低了对立陶宛的依赖。
2025年,中方重点打造匈牙利布达佩斯中欧班列枢纽,全年通行班列达31列、1705个集装箱,还开通了中匈卡航、货运包机线路,形成立体物流网络。
立陶宛想让中国先让步,却忘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立陶宛对华出口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不足0.01%。
图| 工程车辆正在装船出口海外
对中国而言,失去立陶宛这个贸易伙伴,几乎没有影响;可对立陶宛来说,失去中国市场,却是难以承受的重创。
这种实力差距下,立陶宛的施压,更像是自导自演的闹剧。
参考资料:
1.《立陶宛“准总理”:允许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2024-11-06 06:33 | 来源:上观新闻
2.《特朗普称不会为了和中国谈判而取消对华关税,外交部回应》2025-05-06 15:43 |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3.《立陶宛证实收到美国削减军援通知》2025-09-05 22:57 | 来源:极目新闻
4.《外交部:美单方面歪曲解读撼动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2025-09-17 19:21 | 来源:新华网
来源:老王健康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