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直接威胁仍动工,爱沙尼亚:2027年建成600个对俄防御掩体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0 01:41 1

摘要:这座离波罗的海入海口才14公里的小城,最近成了爱沙尼亚最热闹的施工地,挖沟机天天在城外的土地上作业,混凝土块堆得像小山,一套大规模防御设施正在这里慢慢成型。

纳尔瓦的边境口岸前,几名工人正合力固定刚运到的金属栅栏。

这座离波罗的海入海口才14公里的小城,最近成了爱沙尼亚最热闹的施工地,挖沟机天天在城外的土地上作业,混凝土块堆得像小山,一套大规模防御设施正在这里慢慢成型。

有意思的是,官方明明说暂时没有俄罗斯的直接军事压力,可这些防御工事的推进速度一点没放慢,追根溯源,全和波兰前段时间的无人机闹剧有关。

2025年9月,波兰突然对外嚷嚷,说短时间内有19架俄罗斯无人机“闯进”了自己的领空,其中4架被他们打了下来。

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场所谓的“入侵”风波里,唯一真正造成损失的,是北约F-16战机发射的导弹,不小心把波兰一栋民房炸了个窟窿。

俄罗斯这边马上站出来否认,说自家无人机只盯着乌克兰的军事目标,还忍不住吐槽,西方天天说俄罗斯搞挑衅,可从来拿不出能让人信服的证据。

这事儿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砖,北约东边的那些国家最先坐不住了。

爱沙尼亚国防部通过当地的ERR广播公司透了底,定下了个明确目标,到2027年底,要沿着和俄罗斯接壤的边境,挖出一条超过40公里的反坦克壕沟,再建上近600个军事掩体。

这壕沟也不是简单挖条沟就完事儿,会用铁丝网和“龙牙”做加固,所谓“龙牙”,其实就是一排排金字塔模样的混凝土块,专门用来挡住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去路。

爱沙尼亚国防军总参谋部的艾纳尔・阿法纳斯耶夫中校解释,这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应对俄罗斯和北约关系紧张的安全防护手段”。

现在纳尔瓦的主要边境口岸已经装上了金属门和栅栏,接下来其他的边境检查站也会照着这个样子改造。

整个防御区域占了大概4000平方公里,算是波罗的海防务网络里的重要一环。

一开始瞧见这阵仗,还觉得爱沙尼亚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可结合周边的局势一看,才明白他们这么干的心思。

爱沙尼亚这么大张旗鼓地搞防御,绝不是一时脑袋发热。

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波罗的海的三个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对俄罗斯的态度就越来越强硬,都把俄罗斯当成了可能带来安全风险的“隐患”。

在爱沙尼亚国内,不少人都支持“把边境防御做得更扎实”,毕竟这个国家从苏联解体独立出来后,对俄罗斯一直有着历史上的安全顾虑,这份心结很难轻易解开。

更重要的是,背后还有北约和欧盟在一旁“打气”。

北约总拿“俄罗斯带来的威胁”当借口,不停给成员国施压,要求大家提高战备能力、多买些军事装备,爱沙尼亚的这套防御计划,正好和北约在东边的防务安排合上了拍。

钱的事儿也早有打算,爱沙尼亚已经承诺,从2026年开始,把国防方面的开支提高到GDP的5%,这个比例在欧盟国家里能排到很靠前的位置。

俄罗斯那边自然不乐意,说波罗的海国家这是“带着对俄罗斯的敌意”,还反复强调自己压根没想过攻打欧洲,可这些话压根没拦住爱沙尼亚推进工程的脚步。

如此看来,爱沙尼亚做这个决定,是国内民众的想法、外部的推动力量和地区局势这几方面拧在一起的结果,可不是一时冲动的举动。

对峙难解安全愁

爱沙尼亚搞防御,可不是自己一个国家在忙活。

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也在干类似的事,立陶宛2024年就挖好了20公里的反坦克壕沟,拉脱维亚则计划在2026年前建起200多个混凝土碉堡,三个国家联手弄出了一条“波罗的海防御线”。

北约也没闲着,2024年往东边增派了大约1万名士兵,部署了“爱国者”防空系统,还时不时搞个“波罗的海行动”联合军演,场面搞得挺大。

俄罗斯当然不会看着这一切不管,一边加强西部军区的军事部署,一边搞针对性的军事演习,两边这么来回折腾,地区里军事对峙的气氛越来越浓。

2025年以来,俄罗斯战机靠近波罗的海三个国家空域的次数,比2024年多了不少。

这就让人心里犯嘀咕了,修防御工事本来是为了保障安全,可万一因此引发更激烈的反击,反而增加了意外冲突的风险,那可就成了“好心办坏事”。

对爱沙尼亚来说,这个工程确实让建筑、军工这些行业热闹了起来,能创造不少临时的工作岗位。

但把GDP的5%都投到国防上,教育、医疗这些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投入就难免会被压缩。

纳尔瓦已经有居民因为土地被征用、交通受管制,搞过几次小规模的抗议活动,防御建设和老百姓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慢慢就会显现出来。

说到底,波兰那场有争议的无人机事件,成了北约东边强化防务的“引子”。

爱沙尼亚的防御工程,既是对地区安全焦虑的回应,也体现了北约的战略安排和国内民众的想法。

但靠修工事、搞军事对峙,恐怕很难真正建起牢固的安全屏障。

如果俄罗斯和北约不能坐下来好好沟通,波罗的海地区只会越来越紧张。

爱沙尼亚想在强化防务和平衡民生之间找到合适的点,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对整个欧洲而言,怎么让这片区域跳出“你搞防御我就反制”的怪圈,才是最该好好琢磨的问题。

来源:墨史浅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