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定投计划完成40期后,我终于领悟到:巴菲特推荐指数基金的真正精髓,绝非常人理解的“每月固定买入”那么简单。
定投计划完成40期后,我终于领悟到:巴菲特推荐指数基金的真正精髓,绝非常人理解的“每月固定买入”那么简单。
作为一名财经博主,我开始实施一个长达18年的定投实验,至今已完成40期。尽管当前收益率为-10.58%,但这个结果却跑赢了沪深300指数近15%。
与此同时,主流指数表现一片惨淡:上证指数-11.33%,沪深300指数-29.67%,中证500指数-15.56%,深证成指-31.57%,创业板指-32.25%。
这样的成绩单背后,隐藏着巴菲特的真正智慧。
01 巴菲特被误解的智慧,原话到底怎么说?
在中国的网络上,有数不清的文章声称巴菲特推荐指数定投。但这些文章多数断章取义,曲解了巴菲特的本意。
最常被引用的“证据”来自巴菲特1993年的伯克希尔股东信:“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通过分期购买一个指数基金,能够战胜职业投资者。”
完整看待这句话的上下文,巴菲特是在强调:不懂投资的业余投资者应该通过指数基金实现分散投资,而不是鼓励一种机械的定时定额投资策略。
另一个被频繁引用的观点是巴菲特2008年在股东大会上的回答:如果他只有30岁,没有太多时间研究投资,他会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到一个低成本的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巴菲特这里说的是“一次性投资”而不是“定期定额投资”。
02 定投真相,巴菲特从未推荐过“定期定额”
巴菲特确实推荐过指数基金,但他从未推荐过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定期定额”策略。
在1993年的股东信中,巴菲特使用了“space out”(分开)和“periodically”(分期)两个词。但这与国内大多数人宣传的“定投”完全不同。
巴菲特的核心思想是:避免在最糟糕的市场高点全部投入。他在2013年接受CBS采访时强调:“他们只需要确保不在错误的时间全盘买入。因此,他们应该在一段时间内买入股票。”
这种“分期买入”策略是为了规避择时风险,而不是倡导无脑的每月固定买入。巴菲特认为,如果你不是投资专家,不会挑股票,那就应该承认自己不懂,通过购买指数基金来分散风险。
03 数据说话,定投40期实际效果如何?
我的定投实验始于2021年3月,至今已经完成了40期投资。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
尽管绝对收益仍是负数(-10.58%),但相对于主流指数的表现,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跑赢沪深300指数15%,跑赢深证成指20%,跑赢创业板指21%。
这种相对优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定投平滑了买入成本,避免了在高点全部投入;二是选择了相对稳健的指数基金组合,降低了波动性。
尤其是在2021年那波小牛市中,很多新手投资者跑步进场推高指数点位,而定投策略则避免了在高点全部投入的风险。
04 中美市场差异,直接套用巴菲特策略的陷阱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中美市场存在显著差异。美国股市过去200年历史中,股票回报确实最好,比其他资产都要好不少。
但从1993年到2016年,以上证综指计算,中国股票的回报还不如同期的通胀率,实际投资回报为负。
这种市场差异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套用基于美国市场的投资规律和方法。在中国市场,完全复制巴菲特的指数投资建议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结果。
另外,美国有高度发达的指数基金市场,低成本指数基金种类繁多。而中国的指数基金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在产品多样性和成本控制上仍有差距。
05 指数基金本质,为什么它是普通投资者的优选?
指数基金是以指数成分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通过购买全部或部分指数的成分股,构建与指数变动趋势相一致的投资组合。
指数基金的优势很明显:避免了基金经理追涨杀跌;指数永远存在,只要经济发展,指数就上涨;避免了老鼠仓,规避了基金经理人的职业道德风险。
指数基金还会定期调整样本股,避免了个股黑天鹅。比如2017年12月,就把乐视网调出创业板指数,将华大基因等调入样本。
最重要的是,指数型基金的费率是所有基金中最低的。在同等付出情况下,省钱就是赚钱。
06 实现财务自由,定投背后的数学魔力
定投的魅力在于通过长期坚持和复利效应,普通人也能积累可观财富。
举个例子:每年定投1.4万,40年总本金是56万,如果年化收益率20%,40年后资金将达到1.028亿。
当然每年20%的收益率非常难实现。巴菲特也被称为“股神”,正是因为其长期年化收益率在20%左右。
如果降低预期到年化10%,每年定投1.4万,40年后资金也能达到619.63万。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更为现实的目标。
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加大定投金额,如每月3000元甚至更多。这样实现1000万元的目标,对普通大众来说相当现实。
07 定投实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标的?
选择定投标的是关键一步。前提是标的在定投期限内不会关门倒闭。
对于股票的基本要求是:低估值、业绩优、每年盈利。好的标的选择如指数基金,沪深300基金就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在2018年12月相对低位一次性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并持有到现在,年化收益率高达30%左右。
本质上就是买低估值,用时间享受估值回归甚至估值溢价和泡沫。优质标的最好的投资时机,就是它最落魄的时候,人人弃之不取的时候。
避免选择涨幅很大的明星人气股作为定投起点,这类股票往往估值过高,风险较大。
08 心理考验,定投过程中必须跨越的心障
定投是一项长期工程,能接受半年甚至一年的连续下跌不赚钱,下跌是给你拿低位筹码的机会。
改变认知是第一步:要认识到每年盈利20%是非常难的事情,放低短线预期。稳定每年20%就可以是股神,所以不要买了股票就想立马涨,立马涨是运气好。
第二步是改变投资心态:定投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接受半年甚至一年的连续下跌不赚钱。下跌反而是获取低位筹码的机会。
第三步是降低预期:如果每年20%太难,可以把目标减半到每年10%。这样难度小很多,而长期结果仍然可观。
最重要的是坚持定投计划,不受市场情绪影响。定期投入,不离场,长期坚持,才能享受复利的魔力。
09 巴菲特真正的遗产,认识自己的局限性
巴菲特推荐指数基金的哲学核心是:当“傻钱”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后,它就不再傻了。
如果你不是投资专家,不会挑股票,那就应该承认自己不懂,通过购买指数基金来分散风险。如果你有一定的投资知识,有能力理解公司运作的规律,能够找到5到10个长期来看有竞争优势且价格合理的公司,那就不需要多元分散。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如果能意识到并且承认自己的局限,抛弃不切实际的贪婪幻想,舍弃主动型策略,寻求被动型策略,就已经超越了80%的人。
中国股市号称“七亏二平一赚”,大多数散户最终都是亏损的。以大多数人的智商之低,研究股票时间之短,努力程度之低,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战胜机构投资者。
10 长远视角,定投是一场人生马拉松
我的定投实验是一场长达18年的马拉松。这个计划最初是为了未来孩子设定的,尽管当时孩子还未到来,但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为他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
当孩子18岁成年时,这份由爱和智慧浇灌的财富,将成为他人生旅途中的一份珍贵礼物。如今,我的小宝贝即将迈入他的第一个生日,而定投实盘也已经稳健地走过了三年多的时光。
这段旅程不仅是关于财富的积累,更是关于爱、责任与自我成长的故事。作为父母,我们开始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知道这些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投资也是如此。坚持和信念的力量不仅会带来物质上的富足,更会传递一种精神上的财富。
定投实验还在继续,距离18年的目标还有很长路程。
但每一次定投,都是对投资本质多一分理解:不是预测市场,而是认识自己;不是追逐暴利,而是稳步前进;不是击败市场,而是与之共成长。
巴菲特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推荐什么具体投资策略,而在于承认无知、避免重大错误、坚持简单原则。
这些道理,不是读过就能理解,而是需要时间与实践的沉淀。正如人生很多重要课程,直到亲身经历,才能真正领悟。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内容与涉及标的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作推荐,投资者据此买卖,风险自担!】
来源:邱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