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红因为太美,被陈凯歌一见倾心娶回家,四年后生下如今的大明星陈飞宇,16岁就出道扛起家门,如今25岁主演新剧《献鱼》冲出3亿播放
陈红因为太美,被陈凯歌一见倾心娶回家,四年后生下如今的大明星陈飞宇,16岁就出道扛起家门,如今25岁主演新剧《献鱼》冲出3亿播放
她的美,是那种一眼就让人心软的
年轻时的陈红,真是「盛世美颜」这个词的代名词,很多人还惦记着《大明宫词》里的太平公主,那种大气、稳妥、华贵,像一朵盛开到正好的牡丹
能让一个拍过无数美人的导演当场动心,这份美,自带决定命运的力量
故事起点在1996年
陈红因《风月》与陈凯歌相识,很快相爱
当时外界也知道
陈凯歌与倪萍已同居六年,这段关系摇摆不定
命运偏偏挑人开玩笑
陈红怀孕了,陈凯歌以“负责”为由与倪萍分开,并在同年与陈红赴美国注册结婚,风波之后两人正式成为一家人
这段选择至今仍有争议,我理解所有情感里的受伤与站队,爱与责任,终究不是微博热搜能判定的事
1997年,大儿子陈雨昂出生;
2001年,陈飞宇来了
那几年陈红悄悄从镜头前退下
她把光环收进抽屉,换成制片人的坚硬日常,参与《无极》《搜索》等项目,片场的她不再是“最美的她”,而是“最忙的她”
有时候我觉得这一步很难,漂亮是天赋,转身是修行
陈红自认不上镜时不够灵动,我信
生活里很多人也是,聊起天眉飞色舞,一对着镜头就僵住
她不再和镜头较劲,把精力押在两件事上:作品,和孩子
大儿子后来做了导演,性格更安静;
小儿子陈飞宇,选择站到镁光灯前
16岁,陈飞宇凭《秘果》出道
之后《将夜》把他的少年感顶上去,《点燃我,温暖你》把他推入更热的讨论
说真话,资源好是事实,但镜头也是照妖镜,虚的捧不起,实的藏不住
到了今年,他25岁,挑起《献鱼》男一号,这部剧8月16日在优酷开播,短短时间全网播放量破3亿,云合数据评级升到S+,他演的“司马焦”冲到抖音角色榜第三
这就是成绩单,直白,冷酷,也管用
当然,《献鱼》口碑两极
豆瓣5.5分,争议点集中在“仙侠剧又来一锅”“导演子女是不是天然占优势”
我看到不少观众说看套路看麻了,也有人认同这剧反套路的劲儿,至少想把古早那套翻一翻
“资源倾斜”不是不能谈,但如果只谈出身,不谈作品,话题就永远停在八卦层面
你看
同样是“星二代”,张末从剪辑做起,转向导演,《28岁未成年》《狙击手》《拯救嫌疑人》一路把口碑和票房稳住,如今还做北影节创投评委
再看国外
提莫西·夏勒梅也是演艺世家出身,靠《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拿到奥斯卡提名,再用《沙丘》系列坐稳商业片C位,2025年还拿了演员工会奖最佳男主角
家世提供入口,后面的走法,得靠自己
回头看这个家
陈凯歌的新片《志愿军:浴血和平》定档9月30日国庆,陈飞宇参演,父子在大银幕同框的意味,不言自明
5月深圳电影会议上
陈凯歌与陈红同框亮相,互动上了热搜,网友照例会把镜头拉回多年前的情感史
有人说命运替她做了选择,有人说她自己握着方向盘
我更愿意相信,两件事同时成立
聊聊行业的风向
《2025年中国影视新技术发展报告》提到,超高清、AI、虚拟制作(LED虚拟拍摄)正在成为核心驱动力,全球虚拟制作市场今年预计突破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这不是空话
有报告披露,XR影棚能节省大约40%的制作成本,布光时间能砍掉一半,虚实灯光同步让拍摄效率往上蹿
国内企业也在猛冲
奥拓电子半年报显示,其影视业务新签订单1.23亿元,同比增长55.71%,全球中大型XR/VP虚拟影棚项目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剧组的“天候难题”和“远景开销”正被技术一点点吞下去
普华永道的调研说,2025年全球有87%的影视公司转向虚拟制片,给新生代演员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演,还要懂怎么在一面LED墙前“相信”世界的存在
这对陈飞宇们也是功课,镜头前的感觉要更准,节奏更稳,眼里的光得更“会说话”
技术在变,观众也在变
过去我们爱神话,现在我们爱证据;
过去看脸,现在看脸也看打磨
所以《献鱼》能火,是因为平台和暑期档,也是因为它确实提供了一些新鲜的叙述方式;
它评分不高,也说明“套路翻新”还没到让人心服口服的程度
这就是现实,没有谁能永远在顺风里跑
我总会想:
美,能不能改变命运?
当然能,但它只负责打开门,不负责把你送到终点
陈红拿到的是一把很特别的钥匙,门后是一地玻璃渣和一张餐桌,甜与痛都在上面
她后来做制片,把孩子们带大,把自己的美收进生活里,这也是一种成全
至于陈飞宇
16岁争光是一个节点,25岁扛剧是另一个节点,真正决定他站多高的,是接下来三五年的作品密度与难度
如果你问我值不值得,我会说,值不值要用作品说话
等到《志愿军:浴血和平》国庆档亮相,看完再评论也不迟
那些关于婚姻选择、关于“资源”的讨论,会一直在,但它们讨论来讨论去,最终还是会回到“你拍了什么,你演成怎样”
这不是一句漂亮话,这是行业最朴素的规矩
最后想把话说给每个在风口里被看见的人,也说给每个在角落里努力的人
争议会过去,档期会过去,数据会过去,但你今天练的台词、你对戏那一瞬的心跳,不会白费
陈红的美,陈凯歌的选择,陈飞宇的起跑线,都是时代给出的不同起点
跑到哪儿,取决于脚下这一步
来源:人生何处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