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锋|四川省卓越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0 23:37 1

摘要: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下简称“三组”组长)是连接学校决策与一线工作的关键纽带,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力量。其角色定位决定了必须肩负起“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重任,而“做精神领袖”“当学术权威”“带成功团队”三大使命,正

个人简介

王世锋

头雁领航 群雁齐飞

——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三大使命

犍为师范学校附属初级中学 王世锋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下简称“三组”组长)是连接学校决策与一线工作的关键纽带,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力量。其角色定位决定了必须肩负起“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重任,而“做精神领袖”“当学术权威”“带成功团队”三大使命,正是这一角色的核心体现。深入践行三大使命,对打造优秀团队、实现育人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做精神领袖

凝聚思想共识,筑牢团队发展之魂

学校形象是学校发展的“无形资产”,学校决定是保障教育教学有序推进的“行动指南”。“三组”组长需率先垂范,坚决维护学校形象——在对外交流中主动宣传学校办学理念与成果,在对内管理中及时纠正损害学校形象的言行;坚决执行学校决定——将学校的教学计划、德育要求等细化为团队可操作的具体方案,确保政策落地不打折扣、不走形变样。例如,在学校推进“双减”政策落实时,年级组长需牵头制定年级课后服务方案,教研组长需组织教师研发轻量化作业,备课组长需监督作业设计质量,以“两个坚决”确保政策在基层高效执行。

教育工作兼具专业性与情感性,积极的氛围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负面情绪则会影响教学质量与团队协作。“三组”组长需坚持传递正能量——在团队中主动分享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学生的成长故事,用身边的榜样力量感染成员;坚持传播好声音——及时回应教师的困惑与诉求,对教师的付出给予肯定与鼓励,避免抱怨、指责等消极言论蔓延。当团队中出现教师因教学压力产生负面情绪时,组长可通过谈心谈话倾听诉求,协调资源提供支持,同时组织团队活动增强归属感,让“好声音”成为团队的主流声音。

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三组”组长需将这一核心价值融入团队管理,引导成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与职业观。通过定期开展主题研讨,如“如何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怎样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团队成员明确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在制定团队目标时,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核心导向,避免过度追求分数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例如,备课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组长可引导教师不仅关注知识点讲解,更要设计德育渗透环节,让团队思想始终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持一致。

当学术权威

夯实专业根基,扛起教学引领之责

学术权威是团队的“专业标杆”,能够为成员提供专业指导、解决教学难题,推动团队整体学术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升。“三组”组长需在课堂、教研、育人等关键领域树立权威,成为教师信赖的“专业引路人”。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作业是巩固知识的关键环节,命题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三者共同构成教学质量的“基础三角”。“三组”组长需成为课堂权威——能够精准把握课程标准,带头上好示范课,对团队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精准点评与改进指导;成为作业权威——熟悉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教师设计分层、个性化作业,避免机械重复的无效作业;成为命题权威——掌握科学的命题方法,确保命题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既能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又能引导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例如,备课组长在组织周练命题时,应指导教师围绕核心知识点与能力目标设计试题,避免超纲或重复命题,保障测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教研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钥匙”,教改是适应教育发展趋势的“动力”。“三组”组长需成为教研权威——能够精准定位团队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课题研究等,推动问题高效解决;成为教改权威——主动关注教育改革前沿动态,如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带领团队开展教改实践,将先进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例如,教研组长在了解到团队教师对“跨学科教学”存在困惑时,可邀请专家进行专题培训,组织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设计比赛,带领团队逐步探索出符合学科特点的跨学科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创新。

教育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三组”组长需成为育人权威,引导团队将育人目标融入教学全过程。一方面,需熟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指导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需统筹协调年级、学科的育人资源,设计一体化的育人活动,如年级主题德育活动、学科实践育人活动等,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例如,年级组长可针对初中生青春期心理特点,组织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协调班主任、心理教师、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引导学生正确应对青春期困惑,提升育人实效。

带成功团队

秉持包容理念,打造卓越发展之队

成功的团队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载体”,“三组”组长需以包容的胸怀、务实的举措,团结带领团队成员共同进步,打造“一流”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

团队成员在教学经验、专业特长、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既是团队的“多样性资源”,也可能成为协作的“障碍”。“三组”组长需秉持“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胸怀,尊重成员的个性差异与不同意见,为每个成员提供发挥优势的平台。例如,在集体备课中,组长可鼓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分享教学技巧,支持年轻教师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允许成员对教学方案提出不同建议,通过充分讨论形成最优方案,让团队成员在包容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贡献。

团队的整体实力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三组”组长需树立“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理念,关注团队中的薄弱成员,通过精准帮扶推动全员进步。对于新教师,可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师徒结对”,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一对一指导;对于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师,可组织针对性的听课评课活动,帮助其找出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对于面临职业倦怠的教师,可通过谈心谈话、调整工作任务等方式,帮助其重新找回工作热情。例如,备课组针对新教师备课困难的问题,组长可制定“新教师备课帮扶计划”,安排老教师与新教师共同备课,逐节课打磨教学方案,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工作。

明确的目标是团队前进的“动力源泉”,“三组”组长需带领团队树立“争创一流”的目标,通过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在年级组管理中,可设立“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选标准,鼓励班级之间、班主任之间良性竞争;在教研组建设中,可围绕“优秀教研成果”“优质课比赛”等目标,组织团队开展攻关;在备课组工作中,可设定“优质作业设计”“高效集体备课”等目标,推动备课组整体水平提升。同时,组长需及时对团队成员的优秀表现进行表彰与宣传,让成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归属感,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最终打造出一流的团队。

综上,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成功的团队没有失败者。“做精神领袖”“当学术权威”“带成功团队”是“三组”组长的核心使命,三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精神领袖为团队提供思想引领,学术权威为团队夯实专业基础,成功团队为使命践行提供组织保障。“三组”组长需深刻理解三大使命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以“头雁”之姿引领“群雁”齐飞,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升学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