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米此次政策发布正值空调行业“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其核心内容为:自2025年10月1日起,购买指定型号“小蓝翼Pro”系列空调的用户可享受十年内免费上门维修、人工及材料费用全免的服务。小米集团空调事业部总经理李明在发布会上强调:“这是对产品品质的终极考验,也是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昨晚在直播中宣布,米家空调正式推出“10年免费包修”服务。
只要在2025年1月1日起完成首次安装的米家空调都能升级10年免费包修服务。
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通过微博强硬回应,直言“十年免费包修是承诺,十年不用修才是实力”,将两大品牌的“技术底气”与“营销策略”之争推向台前。
小米此次政策发布正值空调行业“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其核心内容为:自2025年10月1日起,购买指定型号“小蓝翼Pro”系列空调的用户可享受十年内免费上门维修、人工及材料费用全免的服务。小米集团空调事业部总经理李明在发布会上强调:“这是对产品品质的终极考验,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长期保障。”
然而,政策细节中“需定期通过小米APP完成健康检测以维持保修权益”的条款,被部分消费者质疑为绑定智能生态的营销手段,而政策仅限新机型、未覆盖全系产品的范围,也与格力自2021年起对全系家用空调实施十年包修的举措形成对比。
格力朱磊在微博中称,格力空调故障率已降至万分之三,依托862项质量检测工序和“筛选分厂”严控零部件,维修成本占比不足营收的0.3%,因此“敢承诺十年包修”;而部分品牌若连压缩机、换热器等核心技术未掌握,超长售后可能成为企业负担。他进一步呼吁行业回归“主掌握核心科技+坚守品质良心”的本质,而非用短期销量绑架消费者认知。
这一表态被解读为对小米代工模式、供应链稳定性的隐晦质疑——尽管小米2025年线上销量跃居行业第二,但线下市场份额仅0.43%,且依赖第三方工厂生产,技术积累与品控能力仍与头部企业存在差距。
消费者对这场“十年之争”态度分化。支持格力者认为,其敢承诺十年包修,源于对核心技术的自信,例如有用户表示“我家用了8年的格力柜机,至今没修过”;倾向小米者则看重其生态整合能力与性价比,认为“十年包修至少说明敢兜底,智能空调是未来趋势”;中立观察者则提醒关注政策细节,如“包修是否包含人为损坏”“十年期限从安装日还是购买日算起”等,呼吁厂商明确条款,避免“文字游戏”。
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测算,十年包修将使企业售后成本增加40%-60%,中小品牌恐难跟进,而头部企业则通过技术升级倒逼成本下降——例如格力、海尔等已通过“黑灯工厂”和AI质检系统将故障率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的1/5。
与此同时,多地消协开始将“超长包修”纳入空调选购推荐标准,部分城市甚至出台地方性法规,要求厂商明确标注“包修”(全免费)与“保修”(仅免人工或材料)区别,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格力则宣布将于10月启动“品质中国行”活动,在全国300个城市提供免费空调检测服务,进一步强化“技术+售后”双标签。这场争论背后,是中国家电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竞争”转型的深层逻辑:当市场增速放缓,消费者愈发理性,企业唯有以核心技术筑牢品质根基,以超长期售后构建信任壁垒,方能在红海竞争中突围。
正如朱磊在微博结尾所言:“市场终将证明,靠数据注水赢来的排名,不如靠十年不修赢来的口碑。”
来源:科技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