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哪吒在泰国市场卖出了将近8000辆车,仅次于比亚迪和名爵,甚至把特斯拉甩在身后。当地近50家门店、三个电池服务中心,一度让哪吒成为泰国消费者心中的“国民电车”。
当中国新能源车热潮退去,一位高管在泰国的坚守,成了“飞地”最后的记忆。
哪吒汽车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之时,泰国分公司却逆势上扬。
2024年,哪吒在泰国市场卖出了将近8000辆车,仅次于比亚迪和名爵,甚至把特斯拉甩在身后。当地近50家门店、三个电池服务中心,一度让哪吒成为泰国消费者心中的“国民电车”。
作为哪吒泰国分公司副总经理的陈尹斌,是这场“逆势突围”的重要推手。他策划的泡水测试直播,让哪吒X一炮而红;那一年哪吒X上市72小时内拿下超1000台订单,三个月订单突破7000台。
他曾说:“只要我们在泰国稳得住,或许就能帮总部一把。”而从数据看,哪吒泰国2024年营收超12亿元人民币,足以支撑一个压铸工厂的落地。
可惜,再强的“边疆堡垒”,也扛不住“大本营”的崩塌。
2024年10月起,国内关于哪吒汽车的负面消息接连不断:“破产”“裁员”“不再造车”……哪吒浙江工厂停产、供应商追债、股权冻结,连员工工资都开始断发。
陈尹斌的工资也只到账一半。
他本想靠泰国的良好表现“反哺”总部,但现实是,泰国分公司账户上的资金,反而被总部抽调回去。员工们开始焦虑,供应链也感到风声鹤唳。
他试图稳定军心:“泰国很有钱,不会倒。”但他心里也明白,能调的钱,已经不是救命的输血,而是总部最后的“提款机”。
2025年6月,陈尹斌悄然离职。他没有告诉大多数同事,只是对市场部几位密切合作的员工交代了实情。那天他发了朋友圈,晒出自己在哪吒度过的2594天。
这位在2018年就加入哪吒的元老,终究没能等到公司命运的反转。
哪吒泰国分公司并未“官方”关停,法律意义上仍在运营。但没有新车、没有零件、没有人手,它已经失去了生命力。
陈尹斌本想做“最后离开的人”,但最终选择提前下车。他说:“不是我不想坚持,而是坚持已经没有意义。”
哪吒泰国留下的,只是一位年长中国员工在负责“善后”。车辆售后靠库存零件和第三方备件支持,2.5万名泰国车主成了“孤岛用户”。
而他本人,也开始了新的人生阶段,入职了新的公司。但在朋友圈、社交平台,他依然会转发哪吒相关的新闻,甚至为哪吒GT打抱不平:“这是很棒的中国跑车。”
哪吒汽车的命运,还未彻底尘埃落定。重整计划在推进,投资人也在寻找。但在这场新能源浪潮退去的背后,像陈尹斌这样的“理想主义者”,选择了用最后的沉默,告别了自己倾注七年的品牌。
哪吒汽车的故事,不只是一个车企的沉浮,更是一群人关于理想、选择与坚守的注脚。像陈尹斌这样的人,曾在异国他乡披荆斩棘,也在风暴来临时独自收场。
在时代的浪潮里,他们是第一批下水的人,也是最后一批上岸的人。
来源:球哥开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