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是罗永浩公开吐槽西贝“都是预制菜还卖这么贵”,另一个则是刘强东在京东的直播间里下厨露了一手,顺便抛出一句“25元米其林外卖”的豪言。
说起最近餐饮行业的热闹事,西贝和刘强东这两位主角可算是火了一把。
一个是罗永浩公开吐槽西贝“都是预制菜还卖这么贵”,另一个则是刘强东在京东的直播间里下厨露了一手,顺便抛出一句“25元米其林外卖”的豪言。
这一来二去,网友们脑洞大开,甚至开始在网上喊话刘强东:“要不你干脆开个‘东贝’接盘吧?”
其实,这场舆论风暴的来头不小。
西贝因为被罗永浩质疑预制菜太多、价格太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贾国龙连着澄清、道歉,可偏偏效果不佳,网友调侃它“除了顾客是现宰的,其他全是预制的”,这种梗一旦被玩起来,品牌形象就很难自证清白。
而“东贝”这个梗,在网上也被炒得有模有样。
很多人认真分析刘强东开“东贝”有多大前景,甚至有人建议让罗永浩和罗振宇来当顾问,说起来像极了之前网友让雷军出卫生巾的段子。
归根结底,这反映了大家对餐饮行业“救世主”的期待。
但说到底,开“东贝”真的靠谱吗?其实,只要对行业稍有了解,都明白这事并不简单。餐饮不是流量游戏,烧钱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说到底,餐饮这事儿真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
首先,开餐厅是个投入大、回报慢的苦差事。
数据摆在那儿:2025年上半年,北京三千多家规模以上餐饮企业,一共才赚了不到两亿,利润同比还下滑67%。
这点利润,可能还不如顶流主播一晚带货赚得多。
更别说,京东外卖上线才几个月,已经亏了上百亿,刘强东还得节衣缩食搞转型,这时候再烧钱开餐厅,怎么看都不像明智选择。
再看行业大势。哪怕刘强东真开了“东贝”,他也很难做得比西贝好。
不是说刘强东不行,而是餐饮业的基本规律摆在那儿。
西贝其实已经是行业的天花板,无论食品安全还是管理都算一流,这次舆论风暴里没见谁能拿出更大黑料。
所以,光靠“现炒”做文章很难真正解决大家的核心诉求。
毕竟消费者一边想吃得快、吃得好、价格还便宜,一边又嫌等餐时间长、菜味不鲜,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心态,没人能长期满足。
所以,网友们希望刘强东来开“东贝”,其实更多是一种情绪出口。
现实里,无论是谁,想靠一家餐厅满足大家“现炒低价高品质”的幻想,都不现实。
餐饮业的核心,还是食品安全和供应链能力。市场需要用脚投票,而不是靠“英雄”来拯救。
当然,如果哪天刘强东真去开了“东贝”,把外卖的供应链能力和现炒标准化结合起来,顺带解决学生营养餐问题,那绝对值得点赞、刷屏“东哥666”。
但从大概率来看,刘强东会继续深耕供应链,把京东做得更强,“东贝”只是网友们的美好想象。
来源:潇湘十二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