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R 递给我一张冰冷的离职协议,上面的“协商一致”四个字,像个巨大的笑话。
HR 递给我一张冰冷的离职协议,上面的“协商一致”四个字,像个巨大的笑话。
“林辰,你知道,公司最近在优化组织架构。”
我点点头,没说话,目光越过 HR 油腻的头顶,看向窗外灰蒙蒙的天。
“优化”这个词,在互联网行业,约等于“滚蛋”。
我只是没想到,这个词会这么快砸到我头上。
毕竟,上个季度项目的 KPI,还是我带着团队拼死拼活拿下的第一。
老板张伟当时在庆功宴上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公司的未来。
现在,未来正在打包滚蛋。
我拿起笔,利索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没有争吵,没有质问,甚至没有一丝留恋。
没意思。
道不同,不相为谋。
收拾东西的时候,工位周围的同事们像一群惊弓之鸟,眼神躲闪,没人敢上来说一句话。
我理解他们,毕竟谁的饭碗都不是铁打的。
键盘,鼠标,几本专业书,还有一个半死不活的绿萝。
我把它们一件件塞进纸箱。
这就是我三年青春的全部遗物。
就在我抱着箱子准备离开时,一个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辰。”
我回头,是老板娘苏晴。
她穿着一条素雅的连衣裙,手里端着一杯咖啡,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惋惜和同情。
“真不好意思,老张他也是……为了公司。”
她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安抚了我,又维护了她丈夫的形象。
我扯了扯嘴角,没说话。
她看着我怀里的纸箱,轻轻叹了口气。
“你这么有能力,到哪里都不愁发展的。”
然后,她说了那句让我记了很久的话。
“去新公司,好好干。”
说完,她对我露出了一个鼓励的微笑。
我看着她的眼睛,那里面的真诚不似作伪。
然后,我笑了。
不是苦笑,不是冷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带着一丝轻松和嘲讽的笑。
苏晴脸上的微笑僵住了。
她大概以为我受了刺激,精神不太正常了。
我抱着箱子,对她点了点头,转身走进了电梯。
电梯门缓缓合上,隔绝了她探究的目光。
新公司?
是的,我会好好干的。
因为那家“新公司”的创始人,就是我自己。
而它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把张伟的公司,连根拔起。
故事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我向张伟提交了一份名为“奇点”计划的项目方案。
那是我熬了三个月,基于我对行业未来的判断,构思出的一个全新的去中心化数据交互平台。
我认为,这将是公司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护城河。
张伟只花了十分钟就看完了方案。
然后,他把方案扔回给我,像扔一张废纸。
“林辰,你是不是写代码写傻了?”
“这种东西,虚无缥缈,烧钱无底洞,能当饭吃吗?”
“我们现在这个项目,每个月稳定几百万流水,客户也满意,你折腾什么?”
“年轻人,要脚踏实地,不要总想着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我试图争辩,告诉他我们现有的技术架构已经落后,只是在吃老本,一旦有新的竞争者入局,我们会不堪一击。
张伟不耐烦地打断我。
“行了,我是老板还是你是老板?”
“这个项目,不许再提了,把心思放在你该做的事情上。”
那一刻,我彻底看清了他。
张伟不是一个企业家,他只是一个投机成功的商人。
他的眼里只有眼前的利润,没有未来的星辰大海。
从他办公室出来,我的心就凉了。
但我没有放弃“奇点”计划。
他不做,我做。
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偷偷搭建“奇点”的底层架构。
我知道这是在冒险,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一个星期后,我收到了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想实现你的‘奇点’吗?明晚八点,城南咖啡馆,二楼靠窗。”
我当时以为是恶作剧,或者是张伟派人来试探我。
但鬼使神差地,我还是去了。
在咖啡馆昏暗的灯光下,我见到了那个约我的人。
是苏晴。
她脱下了“老板娘”那层温婉得体的外衣,穿着干练的白衬衫和西裤,眼神锐利而平静。
“坐。”她指了指对面的位置。
我满心戒备地坐下。
“你怎么知道‘奇点’计划?”我开门见山。
她笑了笑,将一份文件推到我面前。
“我不只知道,我还觉得它很有价值。”
文件第一页,是我的那份项目方案。
后面,是她做的市场分析、竞品调研和一份详尽的风险投资评估报告。
比我做的还要专业,还要深入。
我震惊地看着她。
“张伟的书房,没有他锁不上的门,只有我不想看的文件。”她轻描淡写地说。
“你……到底想干什么?”我感到一丝寒意。
“我想投资你。”苏晴直视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
“成立一家新公司,实现你的‘奇点’计划,我做你的天使投资人。”
我大脑一片空白,这比小说还离奇。
“为什么?”我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这等于是背叛张伟。”
苏晴端起咖啡,抿了一口。
“我不是在背叛他,我是在为我的资产寻找更优的投资组合。”
“我和他结婚时,公司还只是个小作坊,我用我家的拆迁款,给他投了第一笔钱。”
“按道理,公司有我一半的功劳,但股权上,我只是个小股东。”
“这些年,他越来越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把公司当成他一个人的帝国。”
“这艘船,看着大,其实到处都是窟窿,沉没是早晚的事。”
“我总得给自己找条救生艇。”
她的话,冷静得像一个旁观者,让我不寒而栗。
这个女人,远比她表现出来的要复杂得多。
“你需要我做什么?”我问。
“辞职,或者,等着被他开除。然后,用我给你的钱,组建团队,把‘奇点’做出来。”
“他开除你的理由,我都替他想好了。”苏晴笑了笑,“就说你利用公司资源,干私活。”
我恍然大悟。
向张伟告密,说我偷偷开发“奇点”的人,就是她。
她亲手制造了一个让我离开公司的完美借口。
借张伟的手,把我推向她。
好一招釜底抽薪,借刀杀人。
“你就不怕我拿着你的钱跑路?”我盯着她。
“你不会。”苏晴非常笃定,“一个能为了自己的想法熬三个月,明知有风险还要偷偷开发的人,他的野心和骄傲,不允许他当一个骗子。”
“况且……”她顿了顿,“投资协议我会请最好的律师来拟定,你跑不了。”
我看着她,这个女人,有魄力,有眼光,也够狠。
和她合作,无疑是与虎谋皮。
但她给了我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好,我干。”我答应了。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张伟以为他清除了一个“不稳定因素”。
苏晴则完美扮演了一个贤惠的、为丈夫着想的妻子。
而我,带着五百万的启动资金和满腔的愤懑,开始了我的创业之路。
我租下了科技园里一个最小的办公室,只有五十平米。
然后,我开始招兵买马。
第一个我找的,是和我一起被“优化”掉的前端大神,阿哲。
他因为在内网上吐槽了一句“996 是福报?”,被张伟抓了典型。
第二个,是被张伟抢了项目功劳,一气之下裸辞的后端架构师,老高。
第三个,是因为生孩子休了产假,回来就被边缘化的UI设计师,菲菲。
我们四个人,组成了一个“前东家复仇者联盟”。
没有人提股权,没有人提薪资,我只把“奇点”计划的白皮书放在他们面前。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那是一种技术人看到梦想被付诸实践时,特有的光芒。
接下来的半年,是地狱般的半年。
我们没日没夜地写代码,画原型,讨论架构。
办公室的白板上,永远写满了各种公式和逻辑图,乱得像一幅后现代主义的画。
外卖盒在墙角堆成了山。
每个人都顶着黑眼圈,靠着无限续杯的咖啡和对未来的憧憬,强撑着一口气。
期间,苏晴来过几次。
她从不干涉我们的技术决策,只是默默地送来宵夜,或者在我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提供一些张伟公司最新的客户动态和技术短板。
她是最好的投资人,也是最可怕的情报员。
她告诉我,张伟的公司拿到了一个新的大客户,正在庆祝。
但他们的服务器架构,根本无法支撑这个客户预期的并发量。
“他们的技术负责人,已经提了三次扩容方案,都被张伟以成本太高为由驳回了。”
“这是一个机会。”苏晴看着我,“在他们系统崩溃的时候,就是‘奇点’登场的时候。”
我明白了她的意思。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超越,更是时机上的精准打击。
我们加快了进度。
在“奇点”平台 1.0 版本上线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四个人谁都没睡。
我们一遍遍地做着压力测试,修复着每一个微小的 bug。
凌晨五点,当测试结果显示一切完美时,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下一秒,我们四个人像疯子一样拥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天亮了。
我们的“救生艇”造好了。
现在,是时候去观赏那艘巨轮的沉没了。
我们没有做任何宣传,只是通过几个技术圈的KOL,放出了一些“奇点”平台的测试报告和技术白皮书。
同时,我们针对张伟公司的几个核心大客户,做了精准的邮件推送。
邮件内容很简单:我们提供一周的免费试用,如果我们的平台在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上,不能碾压你们现有的供应商,我们分文不取。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
三天后,苏晴预言的“崩溃”如期而至。
张伟公司那个新拿下的电商大客户,搞了一场大型促销活动。
活动开始不到十分钟,他们的服务器就崩了。
用户无法下单,后台一片混乱,客户的投诉电话直接打爆了张伟的手机。
而就在这时,这家电商的技术总监,想起了我们那封邮件。
一个小时后,我们接到了第一个付费客户的电话。
多米诺骨牌,倒下了第一块。
有了第一个成功案例,后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那些饱受张伟公司技术老旧、服务傲慢之苦的客户,像找到了新大陆一样,纷纷转向我们。
我们的“奇点”平台,凭借着卓越的性能和灵活的架构,在行业内一炮而红。
张伟终于意识到了危机。
他开始疯狂地降价,试图留住客户。
但他不知道,他的对手,对他公司的成本结构和客户底价了如指掌。
每一次他降价,我们都能给出一个更低,但依然能保证盈利的价格。
他陷入了一场由我们主导的,必输无疑的战争。
两个月后,张伟公司的流水已经腰斩,核心技术人员也开始动摇,纷纷向我们投递简历。
那艘船,真的开始沉了。
决战的时刻,在年底的行业峰会上到来。
我和张伟的公司,都被邀请作为演讲嘉宾。
我们被安排在同一个下午。
张伟先上场。
他看起来憔悴了很多,强打着精神,宣讲着他那套过时的产品和“客户至上”的空洞口号。
台下的听众,大多心不在焉地刷着手机。
轮到我上场了。
我没有穿西装,只是一件简单的 T 恤和牛仔裤。
我走上台,背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我们新公司的 Logo——一个简洁而充满力量的“奇点”符号。
我没有讲情怀,没有喊口号。
我只用了十分钟,展示了“奇点”平台的实时数据流和几个震撼人心的性能指标。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放下了手机,专注地看着大屏幕。
张伟坐在第一排,脸色从错愕,到震惊,再到煞白。
当我的名字和创始人身份,出现在大屏幕上时,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终于明白,那个在背后捅了他致命一刀的神秘对手,就是那个被他亲手开除的,不起眼的小小技术总监。
演讲结束,全场掌声雷动。
我走下台,张伟冲了过来,一把抓住我的胳膊,眼睛血红。
“是你!一直都是你!”他嘶吼着,失去了所有的体面。
我平静地看着他:“张总,商场如战场,不是吗?”
“你哪来的钱?你不可能有这么多钱!”他想不通这一点。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走了过来。
是苏晴。
她今天穿了一身剪裁得体的职业套装,气场全开。
“他的钱,是我给的。”苏晴站在我身边,对张伟说。
张伟的表情,比刚才看到我时还要精彩,像是被雷劈中了一样。
“你……你……”他指着苏晴,嘴唇哆嗦着,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张伟,我早就跟你说过,你的那套已经过时了,你不信。”
“我劝不动你,只能选择一个更值得投资的未来。”
“顺便通知你一下,”苏晴递给他一份文件,“这是离婚协议书,和我的股权回购申请。你公司的市值,我已经请人评估过了,我很乐意用白菜价,收购你手里的全部股份。”
张伟看着文件,又看看我,再看看苏晴,最后,他双腿一软,瘫坐在了地上。
他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不仅输了公司,也输了家庭。
我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没有复仇的快感,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苏晴转向我,伸出手。
“林总,合作愉快。”
我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心温暖而有力。
“苏总,合作愉快。”
我们相视一笑。
我想起了那天在公司,她对我说:“去新公司,好好干。”
原来那句话,不是一句简单的安慰或客套。
那是一句来自合伙人的,最早的期许和命令。
而我的那个笑,也并非嘲讽。
那是一个阴谋家,对另一个阴谋家,心照不宣的回答。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