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闭源Gemini与开源Gemma双轨并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6 18:17 1

摘要:谷歌通过开源模型Gemma,降低了开发者的迁移成本,同时也间接巩固其闭源大模型Gemini的高价值客户群体。实现了“以开源换生态,以生态养闭源”的循环。

谷歌通过开源模型Gemma,降低了开发者的迁移成本,同时也间接巩固其闭源大模型Gemini的高价值客户群体。实现了“以开源换生态,以生态养闭源”的循环。

文|孙文娜

2025年3月12日,谷歌开源多模态大模型Gemma 3正式发布。这款仅需单块H100 GPU即可运行的27B参数模型,不仅性能对标谷歌闭源大模型Gemini 1.5 Pro,更以“低成本、高性能”的标签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这一举措被业界视为谷歌在开源AI领域的一次重大战略升级。

随着Gemma3的推出,谷歌在大语言模型领域的开源与闭源之争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闭源的Gemini与开源的Gemma双轨并行,谷歌试图在技术霸权与生态共生之间找到平衡点。

01

闭源Gemini:构建技术壁垒与商业护城河

谷歌的闭源旗舰模型Gemini是其技术领先性与商业化的核心载体。闭源策略的本质在于通过技术垄断建立竞争壁垒。

从技术层面看,Gemini的闭源特性保护了其核心资产,包括训练数据、算法架构和多模态能力。例如,Gemini 2.0 Flash在图像生成和动态推理上的精细化表现,使其在广告创意、工业设计等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闭源模式确保了这些技术细节不被竞争对手复制,维持谷歌在生成式AI领域的代际领先。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表示:“谷歌Gemini 2.0的核心突破在于其技术路径。它是一种原生多模态架构,从设计之初就立足于整合文本、图像、音视频、代码等多种模态。这种技术使其在多模态语义对齐以及复杂推理任务上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尤其是跨模态注意力机制,能够支持模型直接学习不同模态之间的关联,而不是简单地拼接单模态模型输出,或仅基于一种模态向另外一种模态向量的转化。相比于其他多模态大模型,Gemini2.0基于原生化的多模态架构设计,为其后续的功能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

商业变现是闭源的另一驱动力。通过API调用收费,Gemini直接服务于企业客户,例如与机器人公司合作实现端到端的任务控制,或在金融领域提供实时数据分析服务。这种“即插即用”的模式不仅简化了企业部署流程,还为谷歌创造了稳定的现金流。

02

开源Gemma:生态扩张的隐形杠杆

与闭源的Gemini形成鲜明对比,谷歌通过开源模型Gemma系列构建开发者生态,其目标在于扩大技术影响力而非直接盈利。

开源Gemma的首要价值在于降低技术门槛。单块H100 GPU即可运行的轻量化设计,使中小开发者能以极低成本部署AI应用。相较Meta的Llama 3或中国的DeepSeek-R1,Gemma在硬件适配性上更优,其多语言支持(覆盖140种语言)进一步吸引全球开发者。这种“低门槛、高兼容”的策略,让谷歌得以渗透至开源社区,积累技术生态底层的话语权。

对于谷歌来说,这一战略背后更深层的逻辑在于开源与闭源的协同效应。Gemma常被视为Gemini的“轻量版”,即开发者可基于Gemma开发基础功能,但当需求升级至复杂任务(如高精度图像生成)时,必须调用闭源的Gemini API。这种“免费试用+付费升级”的模式,类似云计算领域的“先用后买”策略,既培育了用户习惯,又为商业化铺路。

同时,在地缘政治层面,开源也是谷歌应对技术博弈的“缓冲带”。

面对Meta的Llama、DeepSeek-V3等开源模型的崛起,Gemma的开源策略可以帮助谷歌争夺开发者社区的话语权,避免生态被对手垄断。可以说谷歌以开源Gemma维系全球开发者关系,同时通过闭源Gemini保持对核心技术的控制。这种“技术锁在保险箱,钥匙分发给盟友”的做法,试图在国家安全与商业利益间取得平衡。

陈端表示:“谷歌现在开始对一些轻量级模型的开源,是面对DeepSeek等开源生态长尾渗透效应的一种应对策略。因为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性能、强推理’的优势吸引了中小开发者。从小规模的应用场景出发,进行终端市场的渗透。谷歌通过开源模型Gemma,降低了开发者的迁移成本,同时也间接巩固其闭源大模型Gemini的高价值客户群体。”

03

双轨制的商业逻辑

谷歌的开闭源双轨制并非简单的技术路线选择,而是商业战略的精密设计,其核心在于分层覆盖市场并构建生态闭环。

从市场分层看,闭源Gemini主攻高附加值的企业级市场。例如在医疗领域,Gemini Turbo通过分析患者病史生成个性化诊疗方案,其闭源特性保障了数据隐私和方案独占性;而开源Gemma则服务于长尾场景,如教育机构利用其开发定制化教学助手。这种“高端闭源、长尾开源”的分工,让谷歌实现市场规模与利润的最大化。

北清经管简约研究所AI应用导师、AI烽火会主理人罗飞认为:“谷歌的开源与闭源的探索类似于一家公司的市场策略,有的公司既要有高端产品,也要有低端产品。谷歌既要有闭源能力好的大模型覆盖高端市场,也要有符合市场低消费用户群体的开源模型。在此背景下,Gemma应运而生,它用于覆盖谷歌其他私有化部署的市场。”

虽然开源模型不直接盈利,但它驱动了谷歌云服务(TPU算力租赁)、开发者工具(AI Studio)等关联业务的增长。

近两年来,谷歌云服务在AI的助力下增长强劲,已被视为谷歌的第二增长曲线。根据谷歌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谷歌云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28.4%、28.8%、35% 和30.1%,业绩增长不断提速,实现“以开源换生态,以生态养闭源”的循环。

陈端指出:“虽然谷歌现在开放了模型的权重,但其本质上还是一个开源与闭源相互嵌套的架构。其多模态扩展接口软闭源,确保开发者不能轻易复现其完整的基础链条来获得核心壁垒。开源是在局部形成‘引流效应’,这其实是一种构建分层生态的理念。开源大模型Gemma满足普惠型需求,抵御外部竞争;而闭源大模型Gemini则是发挥其‘护城河’优势,专注面向B端大客户的高利润场景。

04

开源与闭源的博弈终局

在AI大模型的竞争格局中,关于开源与闭源的发展路径,业界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支持融合论者认为,开源与闭源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将基于场景需求形成分工协作的混合架构。

谷歌已在Gemini Robotics-ER项目中实践这一模式,即闭源模块处理空间感知,开源模块控制机械臂动作,既保障核心技术不外流,又保持应用灵活性。闭源确保技术壁垒与商业回报,开源扩大生态影响力,两者在技术栈的不同层级实现共生。

激进派则断言,开源将凭借生态优势彻底颠覆闭源体系,开源模式通过低门槛接入吸引全球开发者贡献智慧,形成指数级创新速度。

中国通过DeepSeek等开源模型,正在重构全球AI技术标准。DeepSeek-R1推理模型训练成本仅为557万美元,不到OpenAI GPT-4的十分之一,且性能接近闭源模型。开源通过算法优化与社区协作,正在打破“算力霸权”,使得中小机构甚至个人都能参与AI创新。

正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所言:“在颠覆性的技术面前,闭源形成的护城河是短暂的。”罗飞则表示:“在全球视野下,我更看好开源的模型,开源终将超越闭源。”

无论终局如何,这场博弈的核心在于“技术权力分配的重构”。开源倡导者试图打破硅谷算力垄断,闭源守卫者则竭力维持技术霸权。尽管开源、闭源的博弈还在继续,但可以确定的是,AI的未来将不再由单一模式定义,而是取决于开发者社区的向背与商业落地的效率。

在AI日益渗透人类社会的今天,如何在封闭与开放之间划定边界,或许比技术突破本身更具挑战性。

来源:商学院杂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