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瓶装水市场,“娃哈哈纯净水”常被某些声音包装成“国民记忆的象征”,甚至被贴上“老百姓心中第一”的标签。然而,当怡宝、康师傅、景田等品牌以碾压性销量统治货架,当天然矿泉水以两位数增速抢占市场时,这种强行赋予的“民心第一”显得尤为可笑——消费者的钱包和选择,
在中国瓶装水市场,“娃哈哈纯净水”常被某些声音包装成“国民记忆的象征”,甚至被贴上“老百姓心中第一”的标签。然而,当怡宝、康师傅、景田等品牌以碾压性销量统治货架,当天然矿泉水以两位数增速抢占市场时,这种强行赋予的“民心第一”显得尤为可笑——消费者的钱包和选择,早已撕碎了这场自欺欺人的情怀戏码。
经常看到有人在评论中发布这样的论调
销量暴击:数据戳破“民心第一”的泡沫
2023年,怡宝纯净水年销395亿元,市场占有率32.7%,稳居行业龙头;康师傅以1元/瓶的极致低价,年销破 130亿元,牢牢控制下沉市场;娃哈哈纯净水年销仅 80亿-100亿元,市场份额不足10%,甚至被今麦郎“凉白开”(年销约60亿元)等区域品牌逼近。
更讽刺的是,天然矿泉水市场(百岁山、农夫山泉天然矿泉水等)以年均 12%-15% 的增速狂飙,而娃哈哈纯净水增速长期徘徊在 1%-3%。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清晰无比:所谓“民心第一”,不过是小众人群的怀旧呻吟。
产品化石:包装30年不变
包装30年不变,596ml规格与90年代毫无差异,而怡宝推出运动盖设计、景田以玻璃瓶高端线抢占礼品市场,今麦郎“凉白开”甚至以“熟水”概念开辟新赛道。消费者直言:“娃哈哈的瓶子土得让我不好意思在办公室喝。”
营销掉队:看不到业务员的娃哈哈
怡宝签约顶流明星、赞助马拉松赛事,将纯净水与“健康活力”绑定;百岁山靠“水中贵族”广告横扫高端场景。而娃哈哈的营销仍停留在《西游记》动画贴片和宗庆后个人IP,年轻人戏称:“这是中老年品牌最后的倔强。”
竞争对手早已从产品、价格、场景三方面完成对娃哈哈的合围:
怡宝:以“运动补水”概念切入写字楼、健身房,用渠道渗透率碾压;康师傅:1元价格带彻底锁死下沉市场,让娃哈哈的“性价比”沦为笑话;百岁山:以矿泉水品类避开纯净水红海,用“高端水”形象收割商务人群;今麦郎凉白开:打出“更适合中国人体质”的伪科学牌,精准击中健康焦虑。
反观娃哈哈,既无康师傅的价格屠刀,又缺百岁山的品类壁垒,甚至拿不出今麦郎的“概念创新”。当对手用现代商业规则重构战场时,娃哈哈仍在用“民族品牌”的道德绑架和“童年回忆”的情感牌负隅顽抗。这种战术的本质,是对市场规律的傲慢与无知。
天然矿泉水的终极嘲讽:消费者“用脚投票”健康升级
天然矿泉水市场的爆发,进一步揭露了娃哈哈“民心论”的荒诞。百岁山矿泉水市占率连续7年第一,高端市场份额超40%;连元气森林都推出“有矿”矿泉水,以“软矿泉水”概念抢夺年轻人。网友锐评:“当全民讨论矿泉水时,娃哈哈还在用‘27层净化’这种上世纪的话术——它净化了水,却净化不了自己的落后。”
谁在制造“民心第一”的幻觉?“娃哈哈纯净水民心第一”的叙事,本质是扭曲现实的泡沫!
部分60后、70后将童年记忆等同于品牌价值,却忽视了自己早已不是消费主力;社交媒体上“支持国货”的声浪被算法放大,掩盖了线下渠道的真实溃败;道德绑架,将商业竞争异化为“爱国与否”的站队,仿佛不喝娃哈哈就是不支持民族企业。
商业世界没有“回忆税”,消费者的钱包也不会长久为情怀买单。或许正如网友预言:“再过五年,娃哈哈纯净水唯一的归宿,是陈列在‘怀旧博物馆’里,和AD钙奶一起接受中年人的集体凭吊——而那才是它‘民心第一’的最后舞台。”
来源:爱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