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敦煌,风沙与壁画并置,荒漠与文明并生。对一位中国汽车人而言,这里既是出发地,也是归属感的坐标。魏建军把敦煌当作一面镜子:以敦煌的探索精神自勉,以务实的行走丈量责任。他不把车企的叙事停留在技术、价格和配置的短跑里,而是把车当作文明的延长线,把品牌当作文化的使者
在敦煌,风沙与壁画并置,荒漠与文明并生。对一位中国汽车人而言,这里既是出发地,也是归属感的坐标。魏建军把敦煌当作一面镜子:以敦煌的探索精神自勉,以务实的行走丈量责任。他不把车企的叙事停留在技术、价格和配置的短跑里,而是把车当作文明的延长线,把品牌当作文化的使者。文化的信仰、技术的胆识、产业的耐心,在这里汇流成一种更朴素也更坚韧的路径——以探索对话千年,以担当回应时代。
敦煌起点:文化向导的坐标
当长城汽车携手央视在敦煌开展文化直播,玉门关的探索精神与莫高窟的艺术底蕴被重新带回大众视野。与其说这是一次传播,不如说是一次“精神共鸣”的再造:以现代工业语言,解释古老文明的韵律;以企业家的脚步,丈量文化向导的坐标。这种从敦煌出发的叙事,让技术不再孤立,产品不再抽象,汽车文化有了可以被感知的源头与去处。
务实之心:从赛事到治沙
务实,是魏建军的底色。从推动敦煌拉力赛到深入大漠支持越野文化,是把探索精神变成可实践的土壤;从听闻治沙人坚守事迹后当场捐赠公益基金与长城炮,到参与铺设近20万平方米草方格,让“守护万里之美”从口号化为行动,这既是企业担当,也是一种与土地、与人同频的职业伦理。越野是一种运动,治沙是一种坚守,而它们在敦煌交汇成同一种精神:用长期主义抵御风沙,用匠心守护文明。
美学对话:让传统驰骋道路
当千年矿物色遇见现代车漆,敦煌绿从壁画“复活”到车身,完成了一次跨时空的美学对话。它不是简单的历史复刻,而是基于材料与工艺的创新表达——以十万次色漆筛选实现矿物颜料与现代涂装的精准匹配,让坦克系列成为可移动的敦煌美学载体。汽车由此超越了性能参数,成为流动的文化符号,让“传统不再只留在墙上”,而是从博物馆驶向公路,从记忆驶向日常。
从制造到文化:现代商队的远行
中国已是全球制造重镇,但强国之路终将指向文化影响力。把越野赛事从小众推向大众、以赛事IP与用车文化为媒,让探索、坚韧与交流的丝路精神再次上路,这是长城汽车扮演“现代商队”的方式。它继承丝路的探索与诚信,以自研与场景化应用打通技术与文化的断点;它也以“文化向导”的自觉,拓展中国车企的叙事情境:从制造高地驶向文化丝路,从规模优势驶向精神共识。
使命与担当的延续
敦煌不是终点,而是校准方向的起点。以敦煌为坐标,魏建军选择了一条更难、更慢,但更稳的路:在风沙中寻找秩序,在美学里安放技术,在公益里兑现承诺。车不止是车,品牌不止是品牌。中国汽车人的使命,不只是把车造得更好,更是把文化走得更远,把责任扛得更稳。当“现代商队”继续向前,文明的回响也会继续同行。
来源:车圈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