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在鸣沙山脚下、月牙泉边,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身影出现在2025年秋日的敦煌。这并非一次普通的商业考察或品牌宣传,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与精神溯源。在玉门关遗址前,他凝视汉长城遗迹,追问名字的起源;在莫高窟中,他驻足千年壁画,探寻色彩之美;在沙
9月19日,在鸣沙山脚下、月牙泉边,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身影出现在2025年秋日的敦煌。这并非一次普通的商业考察或品牌宣传,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与精神溯源。在玉门关遗址前,他凝视汉长城遗迹,追问名字的起源;在莫高窟中,他驻足千年壁画,探寻色彩之美;在沙漠腹地,他与治沙人对话,思考坚守的意义。
这场由长城汽车与央视新闻联合打造的《中国经济引力场》特别直播,不仅是一次文化致敬,更成为中国企业从商业实践向文化自觉跃迁的标志性事件。
长城汽车致敬敦煌文化:以“万里精神”引领汽车产业文化自信
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凝聚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辉煌历史。2025年9月,长城汽车携手央视新闻《中国经济引力场》栏目,在敦煌展开一场深度的文化寻根之旅。董事长魏建军亲赴玉门关、莫高窟、月牙泉等地,不仅溯源长城汽车的品牌精神,更从敦煌深厚的历史底蕴中,提炼出以“探索、坚守、自信、传承”为内核的新时代“万里精神”。
此次合作不仅是品牌传播活动,更是长城汽车将企业战略与文化使命深度融合的体现。在汽车产业竞争日趋同质化的背景下,长城汽车选择以文化破局,通过对敦煌这一中华文明符号的致敬,传递出中国汽车品牌的文化自信与历史担当。
技术探索与文化传承并重
长城汽车从敦煌汲取的不仅是美学灵感,更是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中的“探索精神”。例如,坦克500车型采用的“敦煌绿”色系,源自莫高窟217窟壁画中的矿物颜料,通过10万次色漆筛选实现了传统美学与现代工业的精准融合。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企业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也展现出其在设计语言上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能力。
在技术层面,长城汽车坚持长期投入,构建了涵盖内燃机、混动系统、智能驾驶等全产业链的自主研发体系。Hi4技术平台、4.0T V8发动机、Coffee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成果,均是长城在技术“探索”中的具体实践。企业还通过自建风洞、安全实验室等高端设施,筑牢产品质量根基,体现出“坚守”意志。
从制造出海到文化出海
长城汽车在全球化进程中强调“生态出海”,不仅在产品端实现多市场覆盖,更通过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如巴西工厂)、参与国际赛事、推广越野文化等方式,推动中国汽车文化走向世界。企业借助敦煌IP,将东方美学与工匠精神融入品牌叙事,助力中国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文化强国迈进。
践行公益,彰显企业责任
在敦煌期间,长城汽车还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与生态治理工作,捐赠资金及车辆用于莫高窟防沙工程,体现出企业在文化传承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行动。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品牌的社会形象,也更深刻地诠释了“万里精神”中“坚守与传承”的内涵。
长城汽车通过对敦煌文化的致敬,实现了品牌精神与文化深度的双向赋能。在“万里精神”的引领下,企业不仅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进步,更在以文化推动行业升级的过程中树立了标杆。未来,长城汽车有望继续以文化为纽带,在全球汽车产业中传递中国品牌的价值与声音。
来源:华山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