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得知陵水法院一宗围绕名誉权纠纷的案件将在小巴车里开庭审理,来自黑龙江的游客陶阿姨瞬间“燃”起了好奇心:“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庭审,没想到今天法庭开到了咱眼前,这可真是件新鲜事!”
4月11日上午9时30分,一辆印有“车载便民法庭”的蓝白色小巴车,缓缓停靠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南湾猴岛景区大门口,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的目光。
在得知陵水法院一宗围绕名誉权纠纷的案件将在小巴车里开庭审理,来自黑龙江的游客陶阿姨瞬间“燃”起了好奇心:“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庭审,没想到今天法庭开到了咱眼前,这可真是件新鲜事!”
4月11日,名誉权纠纷案在“车载便民法庭”审理。记者 麦文耀 摄
欠款引发名誉权纠纷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现在开庭!”上午10时,随着审判员孙宛宛敲响法槌,一场“特殊”的庭审拉开帷幕。
原告谢斌(化名)是当地一名专门收购生蚝的生意人,坐在原告席上的他脸涨得通红,开庭没多久便率先“炮轰”被告:“法官,他不仅在抖音发视频,还骑着电动车用喇叭在镇上到处播放,造谣我欠钱不还!”谢斌攥着一叠材料,声音十分激动,“街坊邻居都听到了,我这生意以后还怎么做?”
被告席上的生蚝批发商陈宇(化名)也不甘示弱,大声嚷道:“法官,他欠了我两年钱不还,还威胁、辱骂,扬言要殴打我的父亲,我忍不了!”见双方争执不下,都在气头上,孙宛宛连忙当起了“和事佬”:“你们不要再吵了,多伤和气,都冷静一下。”
其实,这场纠纷的起因并不复杂。2023年,谢斌向陈宇采购了一批生蚝,因到货后认为“货不对板”遂要求退货。但陈宇却以生蚝属于生鲜,有严格的保鲜时间为由拒绝退货,因此时至今日,这笔540元的货款仍未支付。
其间,陈宇多次讨要货款均未果,给对方打电话不接,微信还被拉黑。无奈之下的他,果断使出“下策”。今年2月1日,陈宇在抖音账号发布两条视频,并附上谢斌的微信截图,配文“找人找人!新村镇谢斌欠我540元货款两年不还,他家住哪里和他的门店在哪里?”“遇到恶劣客户,他欠生蚝钱不给,感觉遇到流氓了,大家支招一下,该怎么办?”
更让谢斌难以接受的是,陈宇还骑着电动车,用大喇叭在新村镇主干道循环播放,说他欠钱不还,还要打人。咽不下这口气的谢斌,遂以侵害其名誉权诉至陵水法院,要求陈宇在抖音平台和新村镇范围内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以及经济损失、误工费5000元。
庭审上剑拔弩张 双方争执不下
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围绕欠款事实及名誉权受损等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以及最后充分陈述意见。其间,谢斌和陈宇又突然“上火”,互相指责了起来。
“你们应该通过正常途径取回货款,而不是四处造谣!”谢斌坚称自己并非恶意拖欠货款,而是因为货物存在质量问题才拒绝支付,“生蚝不新鲜,我要求退货,他却说‘生鲜概不退换’。”陈宇这边则出示了送货单和通话记录:“生蚝当天凌晨捕捞,全程冷链配送。他收货将近两个小时才说有问题,明显是想找借口赖账!”
见此情形,孙宛宛随即打断争执:“视频浏览量虽然不高,但‘流氓’‘恶人’这类词确实可能构成侮辱。欠款金额再小,维权也要合法。”考虑到此类纠纷若处理不当,容易进一步激化矛盾,为妥善处理纠纷,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孙宛宛决定采用“情法共融、柔性解纷”的方式对双方进行劝导。
调解过程中,孙宛宛从法理和情理两方面入手,向当事人释明相关法律法规,分析案件的利弊得失。同时,积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努力消除误解和隔阂。结合典型案例,向被告重点解读民法典中关于名誉权的规定,详细阐释网络侵权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经过多轮劝导,双方的“火气”逐渐降了下来。
庭审持续两个小时,虽然在法庭调解阶段双方未达成一致的调解意见,但原告、被告均表示有调解意向,只是未达成一致的调解方案。审判员遂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对此,孙宛宛直摇头。其实,调解对双方都有利。这类小额纠纷调解成功率很高,但有一些人宁愿争口气,也不愿低头,导致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远不止540元,得不偿失。
将司法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
庭审结束后,陵水法院工作人员借此契机,在南湾猴岛景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其间,法官结合相关典型案例,向旁听群众讲解了有关名誉权的法律规定,引导广大民众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权益,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此外,工作人员还发放宣传资料,希望大家能将这些法律知识带回家,让更多人了解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记者采访中,孙宛宛感慨良多,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群众在网络平台上的言论自由并非没有边界,其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在发表言论时,应当秉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谨慎负责的态度,切莫因不当言行,在行使权力时对他人的合法财产、人身权利造成侵害,否则将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截至目前,陵水法院“车载便民法庭”已开展普法宣传6次,巡回审理案件4起。孙宛宛表示,下一步,陵水法院将继续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充分运用“车载便民法庭”灵活、便捷、高效的特点,常态化开展各类典型案件的巡回审判活动,主动将司法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街巷广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据悉,早在1月8日,3台“车载便民法庭”列装海南法院,交付给琼海法院、陵水法院、三亚城郊法院开展基层司法服务。
此次列装的“车载便民法庭”利用5G移动物联和AI技术,集诉讼服务、多元解纷、执行指挥、远程接访、法治宣传等五大创新功能和全域立案、全域送达、智能庭审、诉调确认、现场裁判等五大特色功能于一体,把智慧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搬上车”,与旅游法庭、瓜菜法庭、渔排法庭、医疗法庭、交通巡回法庭等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鲜明特色的法庭品牌相得益彰。
来源:无线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