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津,那是一座仿佛被相声艺术深深浸润的城市,街头巷尾的氛围浓郁得就连孩子们的童谣念起来都好似带着贯口的韵味。生于斯长于斯的周炜,家庭环境也为他的语言天赋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父母皆是老师,自幼他便展现出出众的语言能力。
天津,那是一座仿佛被相声艺术深深浸润的城市,街头巷尾的氛围浓郁得就连孩子们的童谣念起来都好似带着贯口的韵味。生于斯长于斯的周炜,家庭环境也为他的语言天赋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父母皆是老师,自幼他便展现出出众的语言能力。
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周炜就频繁活跃于课余活动的舞台之上。初次登台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小小的他站在那不算大的舞台中央,灯光洒在身上,丝毫不见怯场之色,几段诗词从他口中诵出,那抑扬顿挫的语调、清晰准确的发音,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真正让他与曲艺结缘,是在 10 岁那年家乡的一场庙会表演。台上曲艺艺人的精彩演绎,仿佛有一种魔力,深深吸引了周炜,自此,他爱上了 “模仿曲艺”。此后,他时常模仿着曲艺艺人的模样,给身边的小伙伴表演,那惟妙惟肖的神态、诙谐幽默的话语,总能把小伙伴们逗得哈哈大笑,笑声在街巷间回荡。
15 岁时,周炜凭借出色的表现被北方曲艺学校录取,这所被誉为曲艺界 “黄埔军校” 的学校,汇聚了众多怀揣曲艺梦想的学子。当时,在天津的曲艺圈子里,不少人都知晓出了个 “曲艺天才”,说的便是周炜。起初,他只是抱着业余学习的心态,可入学后,接受了更为专业系统的训练,他的曲艺能力愈发突出。别的同学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才能掌握的绕口令和贯口,周炜只需练习几遍,就能轻松驾驭,不仅如此,他还能巧妙地根据内容,为表演增添恰到好处的节奏感和充沛的情感,收获了同学们的一致称赞。
毕业之际,别人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周炜却凭借扎实的功底被特招进了文工团,还幸运地得到了马季老师的赏识。进入文工团后,虽说这里的条件比不上校园那般舒适,可周炜一心只看重舞台表演的机会。
每一个初入行业的新人,都会经历一段艰难的 “黑暗时期”,周炜也不例外。天还未亮,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之中,他便已起身开始苦练基本功,绕口令、贯口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打磨,那清亮的嗓子常常练得沙哑不堪,声音带着丝丝疼痛的颤音。起初,登台表演的机会寥寥无几,他大多时候是在后台辅佐前辈搭戏、帮忙整理道具。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丝毫懈怠,每次前辈登台表演时,他都会拿着小本子,眼睛紧紧盯着台上,仔细记录着表演的要点,若是遇到一个有意思的小包袱,还会在表演结束后,拉着前辈讨论半天,那认真执着的模样,仿佛在他眼中,舞台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珍贵的宝藏。
春晚常客与多元拜师学艺
随着时光的沉淀,周炜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1999 年,对于他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他第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凭借《真情 30 秒》这个节目,开启了自己的 “春晚生涯”。从 1999 年到 2010 年这十余年间,他多次亮相春晚舞台,留下了诸如《咨询热线》《街头卫士》《专家指导》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逐渐成为了春晚舞台上观众熟悉的常客。
除了春晚这个大舞台,在各大卫视举办的晚会以及各类曲艺节目中,也时常能看到周炜的身影。有时候,他是以表演嘉宾的身份登台,用精湛的技艺为观众带来欢乐;有时候,他又会作为打分的评委,凭借专业的眼光对其他表演者进行评判。
2008 年,更是他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这一年,他得偿所愿,正式拜姜昆为师,成为了姜昆的 “关门弟子”。其实,周炜从小就将姜昆视为偶像,心中一直向往着能跟随其学习曲艺技艺,此次拜师,可谓圆了他多年的梦想。
而在这一年,他还收获了 “牡丹相声奖”,站在领奖台上,与相声界的前辈师胜杰、石富宽一同接受荣誉,那场面,闪光灯不停闪烁,台下掌声雷动,周炜的脸上满是自豪与喜悦。
值得一提的是,在拜师姜昆之前,周炜还有一位师父。大学毕业之后,经老师介绍,他拜入了相声名家唐杰忠门下,唐杰忠老师对他关怀备至,为他的成长提供了诸多帮助。据说,当初姜昆在考虑收周炜为徒时,心里还曾有过顾虑,觉得自己好似在 “撬墙角”,不过好在唐杰忠老师并未反对,这才使得周炜顺利成为了姜昆的第二十六个弟子。
此后,周炜又拜师蒋大为学习声乐,拜师朱军学习主持技巧,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与积累,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明星,无论是小品表演、唱歌还是主持节目,他都能应对自如,在舞台上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言语失当引发事业危机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周炜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后竟会毁在了这张曾经给他带来无数荣耀的嘴上。
2021 年,河南遭遇了暴雨灾情,那肆虐的洪水、受灾群众的艰难处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众多明星纷纷发挥自身影响力,通过各种方式为受灾地区助力。周炜作为相声演员,也发布了一条为灾区人民打气的视频,本是一番好意,可不曾想,评论区里却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不少网友怀疑他 “光说不做”,开始对他 “催捐”,言语间满是质疑与催促。
面对网友的质疑,周炜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直接把那些 “催捐” 的人怼了回去。他似乎全然忘记了自己公众人物的身份,回复的语言虽然没有直白的脏话,可却越看越让人觉得粗俗,还涉及到了伦理问题。不仅如此,他就连私信里粉丝的质疑也 “不放过”,当有粉丝对他 “军人” 的身份提出疑问,觉得他的话语有损声誉时,他说话依旧相当不客气,直接回怼 “就这个态度”。
身为一个相声艺术家、公众人物,这般粗俗的回应方式,瞬间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不满。一时间,他的这些不当言论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他的人气也如坐过山车般急剧下降,很快就陷入了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的尴尬境地。
眼看舆论愈演愈烈,周炜赶忙站出来解释,声称自己是 “被盗号” 了,那些怼人的言论跟他毫无关系,全是 “盗号” 之人所为。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宣称已经委托了律师来处理此事。
可网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次 “盗号” 或许还能理解,可有心人仔细一翻,从 7 月底一直翻到 6 月初,发现周炜 “怼网友” 的记录多得根本 “翻不到尽头”,这又如何解释呢?
见 “盗号” 一说难以平息网友的怒火,周炜干脆把视频下架删除了,可这一举动却更让人觉得可疑,既然说是被盗号了,还委托了律师处理,那视频不正是证明自己被盗号的证据吗?为何要急于删除呢?
经过这次 “捐款风波”,周炜长期以来苦心经营的 “德艺双馨老艺术家” 形象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即便后来他试图 “亡羊补牢”,参与到物资发放等援助工作中,但网友们却不再买账了。
此后,他的春晚节目被替换,原本谈好的商业代言也换成了别人,工作职务也被进行了调整,事业几乎陷入了停滞状态。
其实,回顾周炜的演艺生涯,他一路走来太过顺遂了,出道后虽在文工团坐过 “冷板凳”,可没几年就凭借自身优势和诸多机遇,一步步走向巅峰,拜师姜昆后更是身份地位水涨船高,基本没再遇到什么刁难。姜昆评价他 “做什么有都样子”,潘长江夸他是 “相声里长得最帅的”,在众人的夸赞与追捧中,他仿佛生活在象牙塔里,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与网友的共情能力。
同样是因为一句话,事业跌入谷底,郭冬临也曾有过类似经历,再露面时,郭冬临成了带货博主,身材也发生了变化,大肚腩不见了,看起来消瘦了许多。而周炜呢,才五十岁的年纪,却已是满头白发,面容尽显沧桑,只能为了生活继续奔波,那落寞的背影,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感慨。
来源:一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