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人类而言,预知未来,或者说“设计未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时代的发展总是出乎人的意料,上世纪人类畅想的“飞行汽车”、“移居火星”还为时尚早,但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却深刻地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对于车企而言,“设计未来”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决定
对于人类而言,预知未来,或者说“设计未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时代的发展总是出乎人的意料,上世纪人类畅想的“飞行汽车”、“移居火星”还为时尚早,但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却深刻地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对于车企而言,“设计未来”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发展,甚至和公司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
为了展示自身对未来的理念,各大车企都会推出“概念车”。乘用车企如此,商用车企业也是不例外。让我们将时钟拨回上个世纪90年代:彼时新千年即将到来。斯堪尼亚预计:全球道路交通运输将得到巨大发展,到2010年,公路运输规模将增长50%,平均行驶里程将增加40%,重型卡车数量将增加25%。发达的公路运输象征着繁荣的经济,但却对交通带来了新的挑战。运输效率、道路安全、燃油消耗等等,都是斯堪尼亚作为欧洲卡车行业领导者需要考虑的事情。
基于这一系列挑战,斯堪尼亚决定跳出当下桎梏,从头开始重新定义未来交通运输。他们与德国挂车制造商Krone克劳耐携手,一同推出了2010 Concept概念车。这款车型于1999年首次亮相,基于当时备受欢迎的斯堪尼亚4系卡车打造而来。然而在其外观上,你找不到任何斯堪尼亚4系卡车的影子,这便是斯堪尼亚2010 Concept的精妙之处。
在2010 Concept概念车的设计过程中,空气动力学是斯堪尼亚工程师极度重视的属性。4系卡车的造型硬朗耐看,但它那“不修边幅“的车身轮廓会带来额外的风阻风噪,这不利于整车的油耗及NVH表现。为了降低空气阻力,工程师为2010 Concept概念车设计了独特的圆润车头,如同美式卡车一般。车头部分主打圆润,与车身各面流畅过渡,为整车优秀空气动力学性能奠定基础。
除了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外,长头式设计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在碰撞发生时充当溃缩吸能区域,进一步保障驾驶员的生命安全。虽然长头区域仅突出于车身十几厘米,但对安全性和空气阻力的改善还是立竿见影的。
除了车头造型优化外,斯堪尼亚还为2010 Concept概念车设计了完善的车身导流系统。无论是车轮罩、底盘侧裙等设计,都旨在创造平滑表面,减少空气乱流生成,进而降低空气阻力,并提升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后轮及前轮均配备了轮罩,既能够降低空气阻力,还能避免转弯时卷入行人或异物。虽然现代卡车上见不到这种配置,但现代城市客车还是有不少类似设计的。至于减少雨水飞溅、保持车身整洁的作用,那就属于是锦上添花了。
显然,斯堪尼亚还不满足于此。为了进一步降低空气阻力,工程师们为2010 Concept概念车设计了主动式空气动力学系统。主车、挂车均配备了主动式导流板等配置,将整车空气动力学优化到极致。斯堪尼亚的工程师称:仅这些配置就能将车辆的空气阻力降低10%。综合优化下来,车辆运输货物的吨油耗能够降低20%-25%,这在当年可谓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道路交通运输繁荣,一大原因就是经济发达,来往各地的货物数量极高。为了提升货物周转效率,自然不能用“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暴力方法。为了提升货运效率,斯堪尼亚联合克劳耐设计了一套组合式货运系统,包含货厢、两轴挂车适配器、标准三轴挂车,整套列车长度可达28米,GCW总组合重量则高达64吨。放眼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如此的规格都是超过了法规限制的。
得益于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再加上385/55 R22.5规格的轮胎,斯堪尼亚2010 Concept整套列车的运输能力可较常规车型提升50%。在相同的货物运输量下,斯堪尼亚2010 Concept可使道路上的卡车数量减少33%。这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还能降低行业总体成本,并提升安全性。并且在转向后桥等技术的加持下,斯堪尼亚2010 Concept列车的转弯半径与常规车型相当,且能卸下挂车,以“单体“形式进行运输,灵活性极高。
在动力方面,斯堪尼亚2010 Concept概念车的变化不大。它基于经典的4系卡车发展而来,因此发动机也采用了4系同款的12升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这款发动机采用了涡轮复合技术,能够利用高温尾气推动曲轴,输出额外的扭矩,提高整体热效率,基本就是一台470马力的4系车型。
斯堪尼亚2010 Concept的设计工作历时四年,共计消耗了4000万瑞典克朗,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投资。然而,这款车型从未计划投入量产。不过,它的不少理念都在日后的运输行业中得到了应验,比如圆润车身带来的低空气阻力、载货车+挂车的大容量运输等等,无愧其2010 Concept之名。
你看我有几分像从前?
如今的斯堪尼亚已经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但2010 Concept概念车带来的设计理念还在延续。基于当今欧洲卡车司机短缺、电气化转型减缓、碳排放要求提升的背景,假如2010 Concept概念车生在当下,或许还真有投入量产的机会。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长者的话:“一个人的成就,固然要靠个人的奋斗,但同时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于人于车,都是一样的道理。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还想看到更多有趣有料的商用车内容,别忘了关注我们哦!
文图:heseaotter
来源:提加卡车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