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终于明白了孩子的良苦用心,还不算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06:57 1

摘要:我不仅没有批评他,还表扬他懂得维护正义。也是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的行为并不是叛逆,而是他们心里藏着最干净的善意。

文/关山阅

导语: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是一些专家在扭曲讲天道一样。

上周五,班主任突然打电话过来,说孩子和同学打架了。

我放下手里的工作,急忙冲到学校,拉过孩子。看到他灰头土脸的却倔强地仰着头。

原来他“打架”是因为同学嘲笑单亲家庭的小林“没爸爸”,他冲上去捂住对方的嘴:“不许欺负我兄弟!”

我不仅没有批评他,还表扬他懂得维护正义。也是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的行为并不是叛逆,而是他们心里藏着最干净的善意。

“顶嘴”背后的求救信号

朋友的女儿总在饭桌上顶嘴:“你根本不理解我!”

朋友觉得: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

直到有一次她偷看孩子日记:“妈妈总说别人家孩子好,可我只想听她说‘你也很棒’。”

小时候老人总说:孩子是别人家的好,庄稼是自己家的好。

遇到别人的孩子要多夸奖。这话是没错,但是夸别人的时候,最好不要在自己孩子面前,或者直接作对比,让自己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间久了就会有自卑心理。

孩子的顶嘴,是笨拙的呐喊——他们只是希望被看见真实的感受。

心理学家阿德勒:所有叛逆行为的背后,都是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拖延症”里的隐藏心事

孩子的一名男同学,每次写作业都要拖到半夜,家长总是抱怨孩子做事拖拉。直到有一天,家长看到了孩子书包里的草稿纸。上面画满了戴着博士帽的爸爸。

原来,爸爸在家里经常抱怨当年没有好好读书,孩子以为这样就可以帮助爸爸完成梦想,只要自己作业写的慢一些,就可以多让爸爸陪自己一会,结果被父母误会成了拖拉。

拖拉不是懒惰,是孩子和父母相处的倒计时。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成人总在催促孩子快跑,却忘了他们需要时间捡拾路边的星星。

“闯祸精”的另类温柔

表姐抱怨儿子总把零花钱“乱花”,直到大扫除时发现床底铁盒——里面装满给更年期妈妈买的“静心口服液”,盒盖上歪歪扭扭写着:“妈妈吃了就不凶了。”

看到这一行字的时候,表姐再也绷不住了,她紧紧抱住儿子,儿子却用恐慌的眼神看着他。

孩子闯的祸,有时是裹着泥巴的礼物。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而不是大呼小叫。

作家龙应台:从孩子出发的初心,总能抵达最温暖的终点。

或许只有蹲下来,我们才能看见孩子眼里的光。我们总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喜欢用大人的世界去丈量孩子的世界,却忘记很多时候,他们的“错误”中藏着珍贵的成长密码。

下次当孩子“不听话”时,试着问一句:“你想告诉妈妈什么?”

最好的教育,不是把孩子雕琢成完美作品,而是读懂他们笨拙却滚烫的爱。”

来源:乐妈育儿Lel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