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城市“守护之音”今天响起(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0 05:03 1

摘要:天津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本市相关规定,经市政府批准,9月20日上午10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年度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标志着我国第二十五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正式拉开帷幕,这不仅仅是一次演练,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国防公开课。

转自:天津日报

天津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本市相关规定,经市政府批准,9月20日上午10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年度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标志着我国第二十五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正式拉开帷幕,这不仅仅是一次演练,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国防公开课。

为何要在今天试鸣警报?

全民国防教育日与

警报试鸣的深刻意义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法定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我市选择在这一天试鸣防空警报,具有特殊而深刻的意义。

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国家设定的对全民进行大规模国防教育的主题活动日,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引导大家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

试鸣防空警报,首先是为了增强人民群众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国防观念和防空应急准备意识,帮助大家熟悉防空警报信号种类,提高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其次,这也是对全市防空警报系统的一次全面“体检”,通过实际鸣放检验设备战备性能,掌握覆盖效果,为科学布局和完善警报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此外,通过落实试鸣各项准备与组织工作,也有效提升了我市国防动员的实战准备能力和跨部门协调水平。

警报声背后的“信号密码”

三种警报如何区分

战时平时都有大用处

防空警报信号是国家统一规定的音响信号,是城市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战时用于防空袭斗争,是各级政府组织人员疏散掩蔽的基本手段,在平时也可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中的灾情预报与紧急报知,真正做到“平战结合”。

防空警报分为三种,通过声音长短组合来区分:

预先警报:

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这是在敌方可能来袭时发出的提示信号,告知人们需要做好疏散准备。

空袭警报:

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这表明空袭即将或已经开始,必须立即进入掩蔽场所。

解除警报:

连续鸣放一长声,时间3分钟。表示空袭结束,危险已解除。

天津的防空警报网有多强大?

科学布点+智能控制

实现“全域覆盖、精准预警”

您所在的小区、办公楼下,或许就隐藏着一台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警报器。目前,全市已建成覆盖16个区的防空警报网络,涵盖电动、电声、LED多媒体和手摇警报器等多种类型,按设置条件还分为固定式和机动式,形成了大型、中型、小型相结合,固定与机动互补的预警体系。近年来,天津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国动办)统筹全市防空警报“一盘棋”建设,努力构建警报数量分布合理、功能类型多样的建设格局,实现“上下贯通、各区联动”的体系布局。

在居民区、工作区等人群密集区域,充分考虑了人口密度、建筑分布和环境噪声等因素,通过差异化布点、论证式选高,减少音响重叠覆盖,确保预警效果清晰。在商业繁华区、热点旅游区等重要经济目标周边,则结合新技术手段,将数字信号传递与多媒体形式呈现相结合,实现防空警报信息与周边环境相融相映。

远郊区分布式建立了警报中间站、转发站,通过专线相连,实现有线、无线双备份控制,极大丰富了控制手段,提高了全市防空警报系统的整体抗毁能力和可靠性,全面降低了故障隐患的发生率。

一声警报响

背后是他们全年无休的守护

从今年7月起,全市国动系统已超前部署,启动警报专项巡检和维护工作。按照“管理属地化、机构网络化、工作全域化”原则,构建了市、区、警报设备设点单位三级联动管理体系。

截至试鸣前,全市国动系统累计已派出500余人次对全市各点位警报器进行“体检”,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通过警报中央控制端组织全网测试和分区测试更高达600余次,确保每一台设备都处于良好状态。

围绕无线通信原理、站点操作、应急处置等内容,市国动办组织了覆盖系统测试到终端养护全流程的专项培训,采取理论授课与动手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对40余名区级业务人员进行了强化训练,全面提高了其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

此外,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干扰,市国动办提前50天与教育部门、市考试院等多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分析研究意见反馈,逐条逐项协商。特别是统筹兼顾警报试鸣这一法定职责与全市考试安排等实际情况,完善应急预案,并在试鸣期间对部分敏感区域采取禁鸣管制措施,全力保证城市正常有序运行。

国防教育走进日常

防空警报是“战时之盾”

更是“平时之哨”

很多人不知道,防空警报系统在平时也大有用武之地。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公共安全事件,它同样可以用于紧急预警和群众疏散,是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为进一步推动国防意识深入人心,试鸣前五天,我市已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政务客户端等全媒体渠道广泛发布公告,并在全市主要街道、社区宣传栏张贴纸质公告10000余份,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彩页20000余份,广泛宣传科普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知识。

许多街道、社区、学校和企业借此契机,开展了人防知识小课堂、应急疏散演练等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让居安思危的意识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今天,当警报声回荡在海河两岸,我们聆听到的不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态度:居安思危,常备不懈。这声音背后,是一座城市对安全的守护,也是一个民族对和平的珍惜。它提醒我们,平安美好的生活背后,离不开坚实的国防和那些日夜守护着我们的人。 文 王音 张涛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