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乡鸡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引发行业震动?事情要追溯到2023年3月15日。当时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些餐饮企业在没有明确标注的情况下大量使用预制菜。
餐饮界因为“预制菜”话题再次热闹,起因是西贝莜面村和罗永浩的交锋,话题迅速延伸到整个行业的现炒与预制菜之争。
在热度还没有过去时,全国连锁餐饮品牌老乡鸡,以一份20万字的《菜品溯源报告》成为了一个新的焦点。
老乡鸡不仅没有回避预制菜问题,反而主动公开了菜品的加工方式、原料来源,还开放后厨直播。
这一举动,不仅获得了罗永浩在直播间的公开点赞,也把整个行业的注意力引向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餐饮企业是否应该公开使用预制菜的真实情况?
老乡鸡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引发行业震动?事情要追溯到2023年3月15日。当时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些餐饮企业在没有明确标注的情况下大量使用预制菜。
引发了消费者对吃了啥产生了强烈质疑。很多品牌选择沉默,老乡鸡却在2023年4月回应了这场风波。
他们在官网发布了一封《致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公开信》,并附上了详细统计:截至当时,老乡鸡共有119道正餐菜品,其中84道现做(占比70.6%)、33道半预制(27.7%)、2道为复热预制(1.7%)。
不仅如此还一并公开了202家供应商、484份追溯档案,包括食材来源、加工方式、运输冷链等信息,并明确区分了半预”和复热预制的标准定义。
同时老乡鸡还在多个门店上线了后厨视频直播,消费者可以在线查看后厨操作流程。这些信息全部对外公开毫无保留。
有人担心,公开预制菜会不会自毁招牌?这个问题在行业内讨论已久。许多餐饮老板担心,一旦向消费者说明某些菜是预制的,顾客就不愿意点单,甚至对品牌失去信任。
但老乡鸡的做法已经给出了的答案。这样做不仅没有吓跑顾客,反而赢得了更高的信任度。网络上很多网友留言表示,虽然知道有预制菜,但起码你告诉我了,相比那些号称现炒实际上是复热的商家,老乡鸡的做法更具诚意。
主播罗永浩也在直播中点名表扬老乡鸡,“我希望中国所有使用预制菜的企业向老乡鸡学习。”这句话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大范围的传播,随后多个餐饮品牌也开始尝试在菜单上标注预制菜与现做菜的区别。
老乡鸡的这套操作不是零成本。将整个菜品链条建立追溯系统、开放后厨、培训员工解释菜品分类,这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从现在的政策来看透明化正在变成一种常态。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于2024年审查通过,正在准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未来餐饮门店是否使用预制菜、如何标注、信息披露程度,都有可能纳入监管体系。
这就意味着像老乡鸡这样提前信息透明的企业,反而抢占了合规红利。在规则尚未强制前,先一步建立信任机制,带来的不仅是公关效应,更是品牌的长期价值。
老乡鸡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模式:你可以选择点现炒,也可以选择点半预制,菜单标注清晰,价格也有差异。这种把选择权交还给消费者的做法,赢得了一致的好评。
老乡鸡这次的做法是一次商业策略的升级。它通过公开、溯源、直播,把预制菜从一个避之不谈的话题,变成了品牌的竞争优势。
透明不是完美,但透明是信任。在这个信息对称的时代,消费者要的不是全现炒的幻想,而是想知道你让我知道我吃了什么。当老乡鸡拿出20万字的溯源报告,其他品牌还在犹豫要不要说真话时,市场已经做出了选择。
来源:瑛子的分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