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河北鸡泽县东刘庄村,80 岁的陈兰明爷爷最近成了“网红”,谁能想到,这位一辈子跟庄稼、账本打交道的老人,如今竟握着鼠标闯起了电竞圈。
在河北鸡泽县东刘庄村,80 岁的陈兰明爷爷最近成了“网红”,谁能想到,这位一辈子跟庄稼、账本打交道的老人,如今竟握着鼠标闯起了电竞圈。
更有意思的是,他还有个00后队友杨昊磊,直播时一口一个“爷爷”地喊着,俩人用河北口音喊“Go!Go!Go!”的画面逗乐了无数网友。
从连电脑都不会用,到40天就能独立玩游戏开直播,陈爷爷靠一本记满操作要点的笔记、一股子认真劲儿,不仅在游戏里站稳了脚,更让直播间成了网友追更的“宝藏地”,圈粉无数。
河北省鸡泽县东刘庄村的陈兰明爷爷,今年80岁了,一辈子身份可不少:农民、乡村教师、公社会计。
以前他的笔记本记的都是麦子玉米收支、养猪明细,现在可好,满满都是游戏要点,键盘字母啥用、鼠标左右键干啥、游戏符号啥意思,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
带他入圈的是26岁的孙子陈亚恒,其实爷孙俩感情深,陈亚恒就是爷爷拉扯大的,但差了半个多世纪,真没啥共同话。
以前陈亚恒回家,爷爷总问“啥时候结婚”,他聊两句就想走,他知道爷爷愿意学新东西,会网购还能用手机听小说,索性在爷爷80岁生日时,决定教他打电竞。
可陈爷爷之前连电脑都没碰过,这难度可不是一般大。
咱们年轻人玩游戏觉得稀松平常,可对老人来说,每一步都是挑战:眼睛得盯紧整块屏幕,右手按键盘得灵活,左手还得找准“W”键,手腕带动鼠标移动也得练。
有个杭州的老年玩家说,看小伙子玩“空中滞留”要三个键配合,自己根本做不到,还有人光学“走路”就练了好久,游戏里总对着墙、对着天瞎迈步。
陈爷爷也一样,有次还专门给孙子打电话求助,问弹出的窗口咋关,陈亚恒后来才明白:“我们看是窗口,他眼里就是一块屏幕,不是不会,是摸不着门道。”
谁也没料到,就这么练了40天,陈爷爷居然能在游戏里独立生存了!这得归功于他那股老派的认真劲儿,上号前先翻笔记复习,打完一局就用对勾错叉记输赢,比上学时还用心。
现在他不光玩得像模像样,还在孙子支持下开了直播,甚至有了个00后队友杨昊磊。
杨昊磊说,网络对他是“能放得开的地方”,对陈爷爷却是“新世界”,老爷子玩游戏像逛公园,爱到处摸摸看看。
一开始杨昊磊喊“Go!Go!Go!”,陈爷爷听不懂,后来也跟着用河北口音喊,特逗,直播时网友总听见他俩喊 “爷爷”,都戏称他俩是“葫芦娃”。
更有意思的是,陈爷爷把人生经验全用到游戏里了,他年轻时闯过不少事,改革开放初期下海办厂卖辣椒酱,可惜没成功。
考了师范学校碰上困难时期没分配工作,当民办教师14年,为了养活7口人,放弃了转公办的机会,他说人生像游戏,输的时候多,但“不亏欠谁,踏实”,还劝人“别贪太多”。
这股“知足”劲儿在游戏里特明显,玩了40天,他就攒了一亿多游戏币,可同段位的大多“破产”年轻人都爱往物资多的核心地图冲,要么花钱买高级装备。
陈爷爷偏不,专挑普通地图的边边角角,捡别人看不上的小战利品,别人一次带几十万,他每次就三四万,慢慢攒。
打架也有策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长征不也这样嘛,”杨昊磊说老爷子还总算着“一颗子弹多少钱,贵不贵,开始觉得老人“抠门”,后来才懂这是岁月养出的谨慎。
没打游戏前,陈亚恒总觉得爷爷“思想陈旧”,直到教游戏才知道,爷爷年轻时“可能闯了”,陈爷爷也很少跟孙辈说过去的事,觉得年轻人不爱听,现在聊游戏时,倒慢慢把往事讲了出来。
杨昊磊以前也不理解老人,现在明白了“两代人教育差太多”,游戏里陈爷爷操作慢,有时转个弯就跟丢了,杨昊磊俩就喊“别急爷爷,我回来找你”。
有老年玩家说年轻人太自我,打不好就骂人,可年轻人也慢慢懂了老人的“抠门”其实是稳重,这游戏就像座桥,让两代人站到了彼此的角度。
看陈爷爷直播的粉丝也说,跟年轻人的电竞直播比,看老爷子玩的挺放松的,不用费脑子研究技术,听他唠嗑就挺好。
有个教老人打游戏的主播说得在理:好多老人是“正儿八经玩游戏”,反倒是些年轻人“被游戏玩”,太在乎输赢。
不过孙辈们也没忘提醒:游戏解闷行,可千万别变成网瘾老人,80 岁的陈爷爷用键盘敲开了新世界,也敲开了和晚辈的沟通门,这可比赢多少局游戏都值。
结语从连窗口都不会关的电脑小白,到拥有00后队友、圈粉无数的电竞“网红”,80岁的陈兰明爷爷用40天的坚持,书写了一段特别的故事。
那本从养猪明细变成游戏笔记的本子,藏着他的认真,更架起了跨代沟通的桥。
曾经无话可聊的爷孙,因游戏知晓了彼此的过往,初见时觉得“抠门”的队友,也读懂了岁月沉淀的智慧。
来源:快看张同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