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斯诺所言的话,就更能理解为何红军高度重视宣传工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20:18 2

摘要:前篇,我们在《看毛泽东如何从小小的《时事简报》入手做红军的宣传工作》中写到:红军创立初期,不仅不重视,甚至还有些看不起宣传工作。

前篇,我们在《看毛泽东如何从小小的《时事简报》入手做红军的宣传工作》中写到:红军创立初期,不仅不重视,甚至还有些看不起宣传工作

宣传队伍不健全,宣传队成了老弱病残“收容所”;宣传员被称为“闲人”“卖假膏药的”;工作不成体系,“做一点不做一点都没有人理它”。

现状是如此严峻,所以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指出: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

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由这个宣传任务之实现,才可以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所以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

但至此,我们还是会问:宣传对红军真的这么重要吗?没有身处当时的环境,自然也是难以理解红军当时的处境。

偶然间翻看埃德加·斯诺1938年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开篇《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部分,仿佛带我们回到那个年代,了解了那时中国的宣传现状,这才恍然大悟,突然明白了:共产党如不重视宣传,不积极作出口头、书面甚至行动上的宣传,就无法将真相告知天下。

1937年英文初版

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中华天朝的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红星照耀中国》斯诺

中国红军的存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谜一方面是国民党利用宣传优势大肆抹黑红军,一方面是“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他们的地区比西藏还要难以进入”。还有,红军自身宣传力量薄弱,很多真相也难以传播至全国。

于是,社会上就流传着各种关于红军情况的不同说法。让我们听听斯诺亲身经历的情况吧:

就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存在着争议。在今天看来真是不可思议。

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有争议的。有些人否认红军的存在,认为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有几千名饥饿的土匪罢了。有些人甚至否认苏维埃的存在。这是共产党宣传的捏造。——《红星照耀中国》斯诺

当然,也有人“称颂红军和苏维埃是中国要摆脱一切弊害祸患的唯一救星”。

南京说,“红军不过是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也就是说与历史中的秀才造反没什么区别,成不了大事。

共产党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放而斗争。——《红星照耀中国》

斯诺进一步在问:他们是不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读过《资本论》和列宁的著作没有?他们是斯大林派还是托洛茨基派?或者两派都不是呢?

如果他们是斯大林派,为什么没有攻占大城市?这是不是证明红军不是真正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运动,而基本上仍然是农民的造反吗?

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仍然是农业人口,工业体系即使不说是患小儿麻痹症,也还是穿着小儿衫裤,在这样的国家怎么谈得上“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呢?——《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南京官方宣布,毛泽东已经死了。真的如此吗?

还有其他许多红军领导人,多次报道已经毕命,可是又在新闻报道中重新出现,不但毫毛无损,而且仍旧在指挥着新的军队同国民党对抗,他们又是些什么人呢?

国民党宣传,共产党管辖区域的妇女是“共妻”制。那农民支持它吗?如果不支持,那么是什么力量在维系住它的?

红军的兵力有多少?真像共产国际出版物所吹嘘的那样有五十万人吗?果真如此,他们为什么没有能夺取政权呢?——《红星照耀中国》

南京蒋介石在一九三五年宣布:已经消灭了 共匪的威胁

但现实是:“共产党到一九三七年在中国战略地位最重要的西北占领了一块比以前更大的整块土地,又怎样解释呢?如果共产党真的是完蛋了,那么,为什么日本在著名的广田弘毅第三点中要求南京同东京和纳粹德国缔结反共协定以“防止亚洲布尔什维化”呢?”

同时,蒋介石自己的部下私下也承认:红军从整体说来是那么无敌。

但同时,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也没有南京在同他们作战时能利用的现代技术,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扩大了自己的队伍的呢?

事实是:他们却身经百战,经历过封锁、缺盐、饥饿、疾病、瘟疫,最后还有那六千英里的历史性“长征”,穿过中国的十二个省份,冲破千千万万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终于胜利地出现在西北的一个强大的新根据地上。

正如斯诺所说:多年来关于共产党暴行的恐怖故事层出不穷地充斥于中国那些领津贴的本国报纸和外国报纸。

真相已经淹没在国民党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中了。在国统区的人们很难得知真相,也难以理解红军根据地里老百姓已经过上的幸福生活。

就是这样的宣传战,舆论战之下,红军不得不高度重视宣传,不仅做标语宣传,编制《时事简报》,还发动土改,释放俘虏,欢迎如斯诺这样的外国记者来开放式采访。种种这些,都是为了加强宣传工作,发动更多民众。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竟没有一个非共产党观察家能够有把握地、准确地,或是用亲身调查过的事实解答这些问题,这似乎是荒唐可笑的。——《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和妻子海伦·斯诺

来源:一起读毛选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