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腺探泌 | 徐奔教授、严维刚教授:晚期前列腺癌遇瓶颈?破解之道——49周坚持治疗,持续应答撬动长期生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20:32 1

摘要:在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中,早期出现影像学应答往往预示着积极的治疗结果,这将为后续治疗带来哪些获益?获得应答后持续治疗时长如何?这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2025年亚洲泌尿外科协会(UAA)大会上公布的ARCHES研究5年随访事后分

在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中,早期出现影像学应答往往预示着积极的治疗结果,这将为后续治疗带来哪些获益?获得应答后持续治疗时长如何?这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2025年亚洲泌尿外科协会(UAA)大会上公布的ARCHES研究5年随访事后分析,为上述关键决策提供了高级别的循证依据。

该分析深入揭示了mHSPC患者接受强化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与总生存期(OS)和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之间的强关联性,并指出治疗持续时间(DOT)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些发现对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和患者全程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期“前腺探泌”将聚焦ARCHES研究的事后分析,特邀徐奔教授解读三大核心发现及其临床启示,并邀请严维刚教授进行深度点评。

徐奔教授:

97%的应答者在49周内达到缓解,可耐受恩扎卢胺者应治疗≥ 49周以增加缓解的可能性

此前,ARCHES Ⅲ期研究[1]已证实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恩扎卢胺在mHSPC患者中具有确切临床获益,ORR高达83%(vs. 安慰剂组64%),其中37%的患者病灶完全消失[达到完全缓解(CR);vs. 安慰剂组23%],帮助患者实现“强效缩瘤”,但这种疗效的显现并非“立竿见影”,而是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

ARCHES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2]显示,ADT+恩扎卢胺的早期应答者在治疗13周内达到缓解[部分缓解(PR)+CR],但也有部分晚期应答者延迟至13周以后才达到缓解。这意味着在治疗初期,即便影像学检查未出现明显好转,也不应轻易停止治疗,这可能会使这部分本可最终获益的患者错失良机。更令人鼓舞的是,>13周应答患者反而更容易达到“肿瘤完全消失”——晚期应答者达到CR的比例更高(54% vs 35%)。

该项事后分析[2]还指出,97%的恩扎卢胺应答者都发生在49周之内。因此,对于对可耐受恩扎卢胺 + ADT治疗的患者,应坚持治疗≥ 49周,从而增加患者获得客观缓解的可能性,这段“等待”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是值得的。

徐奔教授:

治疗应答者5年中位OS、rPFS尚未达到终点,唯有坚持,方能获得持续获益

应答不是终点,而是生存突围的起点。在接受ADT+恩扎卢胺治疗的患者中,应答率与5年OS(P=0.01)和5年rPFS(P

ARCHES研究的探索性分析[2]发现,即便同为应答者,与ADT+安慰剂相比,接受ADT+恩扎卢胺强化治疗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5年OS,同时该治疗方案也与rPFS改善相关。具体来看,恩扎卢胺组从随机分组至全因死亡或影像学进展的中位时间尚未达到,而安慰机组分别为45.6个月和16.6个月,不仅如此,恩扎卢胺组死亡风险与影像学进展风险分别下降了50%(HR=0.50)和72%(HR=0.28)。这清晰地表明,恩扎卢胺能深度、持久地抑制肿瘤,防止其复发和进展。正是这种“维持效应”,将最初的疗效转化为了显著的长期生存获益。对于mHSPC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不应仅满足于“是否起效”,更应着眼于“疗效能持续多久”。

专家点睛

严维刚教授:

以ORR为导航,以持续治疗为引擎,迈向mHSPC长期生存新高度

ARCHES研究的这一深度分析[2],犹如为mHSPC的临床实践点亮了一盏明灯。它明确告诉我们,治疗应答不仅标志着当前疗效,更预示着长期生存的可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晚期应答者中,CR率高达54%(vs. 35%)——这一发现极具临床启发性,说明部分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虽“迟”但“深”,甚至更有可能实现肿瘤的深度消退。

同时,我们更应看到,治疗应答所带来的生存红利。数据[2]显示,应答者的5年中位OS和rPFS至今仍未达到终点,优于PD或SD人群。这意味着,一旦患者开始应答,就获得了长期生存的重要契机,而要将这一契机转化为实际获益,仍需依靠“坚持治疗”。

在mHSPC治疗中,“起效”只是开始,“持续应答”才是影响最终结局的关键。即便同为应答者,相较于安慰剂组,恩扎卢胺应答者死亡风险降低50%、疾病进展风险降低72%;具体来看,恩扎卢胺组从随机分组至全因死亡或影像学进展的中位时间尚未达到终点,这一结果鼓励临床医生在治疗中更注重“疗效的深度与持久性”。

未来,我们应更加重视治疗过程中的个体化监测与全程管理,以ORR为导航,以持续治疗为引擎,帮助更多mHSPC患者实现长期、高质量的生存突破。

[1]Armstrong AJ, Szmulewitz RZ, Petrylak DP, et al. ARCHES: A 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of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With Enzalutamide or Placebo in Men With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J Clin Oncol. 2019 Nov 10;37(32):2974-2986. doi: 10.1200/JCO.19.00799.

[2]Li JH, Pu YS, Jiawei T, et al. Prognostic association between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mHSPC) treated with enzalutamide (ENZA): a post hoc analysis of ARCHES. Presented at: UAA 2025 Annual Meeting; August 2025.Abstract ID: 562.

专家简介

严维刚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 医学博士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微创学组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北京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家委员会秘书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为泌尿肿瘤及微创泌尿外科,重点为前列腺癌、肾癌及肾上腺肿瘤。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20多篇为SCI 收录。

专家简介

徐奔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SCI文章28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等3项课题,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

曾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学论文比赛一等奖、最佳教案奖、最佳现场展示奖、最受学生欢迎奖

主讲课程《下尿路症候群》获全国高质量医学教师教学发展在线课程

Preparation Date 2025-09-02

Expiration Date 2027-09-01

仅供医学卫生专业人士阅读

编辑:Nobody

审校:Nobody

执行:Ly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泌尿外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