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营收、增盈利,瑞立科密IPO上会蓄势待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7 07:42 1

摘要:1979年,年仅17岁的张晓平就早早地步入社会闯荡,在瑞安市仪表厂里,干了9年时间。那时的张晓平是厂里一名普通工人,单位经济效益好,是人们眼中“端着铁饭碗的人”。

文/瑞财经 李姗姗

1979年,年仅17岁的张晓平就早早地步入社会闯荡,在瑞安市仪表厂里,干了9年时间。那时的张晓平是厂里一名普通工人,单位经济效益好,是人们眼中“端着铁饭碗的人”。

但张晓平有他自己的理想。1988年,即将而立之年的张晓平瞄准重型车配件市场,在瑞安城关北门头谢宅巷53号一间仅几十平方米的民房启航,创办了瑞安市红旗汽配厂。

自此,张晓平的创业之路犹如离弦之箭,勇往直前。他的汽配厂几经改制与更名,从小作坊到规模化企业,创业14周年之际,企业正式更名为瑞立集团,并在2004年登陆纳斯达克。

此后,张晓平并未停下脚步。2007年,他通过瑞立集团收购了一家专业从事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公司,即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立科密”)。

接手13年后,张晓平将瑞立科密送进了深交所主板的“考场”。历经16个月,瑞立科密的IPO进程迎来上会阶段。4月18日,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8次会议将审议瑞立科密的首发申请。

对于上市,瑞立科密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022年-2024年,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毛利率逐年提升;其突破了技术自主化,并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公司现金流量不断改善,偿债能力亦逐渐增强。瑞立科密此番能否成功过会,将拭目以待。

此次IPO,瑞立科密计划募集资金15.22亿元。其中,8.8亿元用于“瑞立科密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项目,3.08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8278.62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项目”,2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一、股东阵容豪华,子公司强势助力

递表前,瑞立科密的实控人为张晓平、池淑萍、张佳睿一家三口。其中,张晓平、池淑萍为夫妻关系,通过瑞立集团控制公司64.16%的股份,张佳睿为二人之女,直接持股7.4%,三人合计控制公司71.56%的股份。

实际上,瑞立科密一开始并非由张氏家族掌控。

瑞立科密的前身科密有限可追溯至2001年12月,由钟奋强、周锦城和张邻共同出资设立科密有限,初始注册资本为101万元,三人分别持股80%、10%、10%。

2007年,面对高速发展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为了更好地布局汽车制动技术产品市场,瑞立集团决定收购在汽车电控制动技术领域行业领先企业一一科密有限。

资料显示,瑞立集团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浙江省瑞安市,是从事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零部件以及酒店、贸易、文教等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曾于2004年7月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开创温州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先河。目前,瑞立集团由张晓平、池淑萍、张晓峰和曹爱分别持股82.92%、15.86%、0.92%及0.3%。

2007年12月,科密有限原股东钟奋强、周锦城、鲁敬民、邱国富、李思聪、刘宏、汪德舟、蔡瑞将所持有的科密有限51%的股权转让给瑞立集团,交易对价6120万元。收购完成后,科密有限实控人发生变更。

瑞立集团的到来,为瑞立科密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方面,公司股东阵容迅速扩大。

收购时隔六年后,2013年10月,瑞立科密进行股份制改革,股东数量已增至41位,包括瑞立集团、4家机构股东深创资本、科金控股、达晨创投、海汇科创,以及36位自然人股东。

其中,深创资本、科金控股为实力雄厚的国有资本,分别由深圳国资委、广州国资委实际控制,递表前,分别持有公司8.15%、4.76%股份;达晨创投、海汇科创则为知名风投,分别持股3.06%、3.06%;德邦证券通过德邦星睿持股0.01%。

此外,持有公司0.09%的匹克投资背后站着匹克集团。资料显示,匹克集团主要从事匹克“PEAK”品牌体育运动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分销及推广,实控人为许景南,在2023年的胡润百富榜上,许景南以140亿的财富排在全国的第406名,泉州的第二名。

另一方面,公司业务大规模拓展。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瑞立科密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和3家控股子公司。其中,温州汽科、武汉科德斯、温州立晨、扬州胜赛思4家子公司均是从瑞立集团手中收购而来。

2021年,为了提升瑞立科密在电子电控业务方面的自给能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避免同业竞争及减少关联交易,公司决定收购瑞立集团持有的温州汽科、扬州胜赛思100%股权以及温州立晨30%股权、武汉科德斯84%股权,分别斥资5.28亿元、3.61亿元、960万元及3948万元。

其中,收购温州汽科股权是以现金方式支付7392万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4.54亿元,向瑞立集团发行公司新增股本3683.02万元,发行价格为12.33元/股,对应公司估值16.66亿元。

四家公司的加入,为瑞立科密的业绩增长添砖加瓦。2024年,该四家子公司营收合计7.9亿元,净利润合计4073.15万元,占瑞立科密同期营收、净利润的比例分别达39.96%、14.82%。

二、主销产品量价齐飞,毛利率持续增长

瑞立科密是一家专业从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和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技术服务。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电子制动控制系统(EBS)、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电控空气悬架系统(ECAS)等主动安全系统正向开发能力的企业,核心产品已涵盖气压制动/液压制动、电控制动/线控制动等主流技术路线,广泛应用于商用车、乘用车及摩托车的制动安全等领域。

经过 20 余年的技术积累和业务实践,瑞立科密已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企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至2023年,公司气压电控制动产品包含的制动防抱死装置(ABS)产量和销量连续10年排名行业第一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出具的证明2021年至2023年,公司气压电控制动系统产品市场占有率均排名行业第一位。最近三年,公司ABS、ESC、EBS产品在商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4.00%、23.72%和27.92%,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数十年的积累与沉淀,公司品牌“科密(Kormee)”已成长为行业一线品牌,拥有大量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整车厂客户资源,包括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集团、北汽福田、上汽红岩、陕汽集团、金龙客车、中通客车、中集车辆、奇瑞、吉利、春风动力、钱江摩托等一众国内主流龙头整车企业。

2022年-2024年,瑞立科密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26亿元、17.6亿元、19.77亿元,取得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6.47万元、2.36亿元、2.69亿元,业绩持续增长。

其中,2023年及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分别增长32.73%、12.33%;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3.3%、13.98%。

从收入结构来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是公司营收的主力军,各期贡献超80%收入。其中,气压电控制动系统、液压电控制动系统更是重中之重,两大产品的畅销成为瑞立科密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2022年-2024年,公司气压电控制动系统销量分别为59.21万套、76.89万套、82.65万套,三年增幅达39.59%;同期液压电控制动系统销量由2022年的49.95万套大幅增长69.97%至2024年的83.9万套,同时,销售均价由353.35元/套增至411.85元/套,上涨16.56%,实现量价齐飞。

此外,瑞立科密的第二增长曲线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业务,在2024年取得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8.28%。

瑞立科密业绩的稳步前进与加速进军海外市场亦密切相关。2022年-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分别为6573.86万元、2.02亿元、3.12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由5.06%增至16.07%。可见,公司海外市场的开拓已取得初步成功。

收入增长的的同时,瑞立科密盈利能力表现强劲。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2.03%、29.7%、29.73%,三年提升了7.7个百分点。

其中,气压电控制动系统、液压电控制动系统期内分别增长了8.5个百分点、6.27个百分点;另外,智能驾驶产品、技术服务毛利率分别大增15.67个百分点、22.99个百分点。

三、技术自主化突破,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瑞立科密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紧跟市场需求,把握行业前沿,不断对现有技术和产品进行更新迭代,历经二十多年持续自主研发,形成了自身较好的技术实力。

目前,瑞立科密独立掌握电控系统控制策略及底层驱动设计技术,拥有自主源代码,具备电控系统软件平台的持续优化能力。

截至2024年末,瑞立科密已取得授权专利459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3项,并形成了22项与公司主营业务和产品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

瑞立科密技术成果的取得归功于不断加码的研发投入。2022年-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分别为9372.9万元、9678.97万元和1.1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保持在5.50%-7.07%,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11.17%。

基于重视新产品及新技术的研发,公司的研发费用率总体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022年-2023年,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93%、4.88%,瑞立科密较之分别高出2.14个百分点、0.62个百分点。

公司研发团队规模同步扩张,截至2024年末,研发人员达384人,占总员工数的15.37%,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4.17%。此外,公司通过跨部门项目小组机制整合研发、生产、市场等多环节资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不仅如此,瑞立科密还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围绕电控制动系统前沿技术开展合作。通过“产、学、研、用”策略,公司将高校理论资源与产业实践结合,提升研发效率。例如,其承担的1项国家级火炬计划、1项863计划及4项省级研发项目,均体现了技术生态整合能力。

此次IPO募资,瑞立科密将进一步强化研发能力。公司计划从15.22亿元募资额中拿出3.08亿元升级研发中心,引进先进设备及行业人才,重点突破线控制动、智能悬架等前沿技术,巩固其在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领域的领先地位。

四、“造血”功能持续发力,偿债能力连年增强

业绩持续增长之下,瑞立科密的“造血”能力迅速提升。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正,实现2.13亿元;到了2024年,更是高达4.92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比例为182.9%。

“造血”功能持续发力,瑞立科密手持现金逐年增长。2022年-2024年,公司货币资金分别为9532.03万元、1.28亿元、3.0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72%、6.42%和14.61%,实现量的飞跃。

截至2024年末,公司短债合计1.61亿元,账面现金足以覆盖短债。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2.05、2.10和2.41,速动比率分别为1.34、1.39和1.85。整体来看,公司资产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整体维持合理水平,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报告期各期分别为46.39%、44.7%、39.25%。

来源:乐居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