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和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网络主播成为新兴的高收入群体,MCN(多频道网络)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在光鲜亮丽的流量背后,一些主播和机构却在税收问题上动起了“歪脑筋”。9月19日,河北、湖南、辽宁等地税务部门集中曝光三起涉税违法案件,涉
重拳出击!主播与MCN机构偷逃税被重罚,释放哪些信号?
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和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网络主播成为新兴的高收入群体,MCN(多频道网络)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在光鲜亮丽的流量背后,一些主播和机构却在税收问题上动起了“歪脑筋”。9月19日,河北、湖南、辽宁等地税务部门集中曝光三起涉税违法案件,涉及两家MCN机构和一名网络主播,偷逃税金额巨大,处理处罚金额更是触目惊心。
案件一:河北楚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偷逃税超1261万元
据国家税务总局保定市税务局稽查局通报,河北楚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通过虚开发票、虚抵进项、多列成本等手段,违规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少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共计1261.51万元。此外,该公司还通过个人账户向主播发放报酬,未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359.70万元。
最终,该公司被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共计2010.06万元,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的行为也被罚款215.82万元。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案件二:湖南颜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代扣个税被罚百万
湖南颜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未依法为旗下主播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金额达208.86万元。2025年3月,长沙市税务局对其处以罚款104.43万元,并督促相关主播补缴税款及滞纳金。
案件三:主播李呈祥隐匿收入偷税243万元
沈阳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查明,网络主播李呈祥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个人账户收款、虚假申报等方式,隐匿直播带货收入,少缴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共计243.50万元。最终,其被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共计402.14万元,目前相关款项已全部入库。
依法纳税是底线,直播行业不能成为“税收盲区”
这三起案件的查处,再次敲响了直播行业税收合规的警钟。随着直播电商的爆发式增长,部分主播和MCN机构利用个人账户收款、虚构成本、虚开发票等手段规避纳税义务,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
税务部门此次集中曝光并严惩违法行为,释放出强烈信号:直播行业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个体主播还是机构,都必须依法纳税、合规经营。
平台、机构、主播三方需共筑合规防线
为规范行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已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要求平台企业及时报送主播及相关方的涉税信息。这意味着,未来平台、MCN机构和主播三方都将在税收监管体系中承担明确责任。
MCN机构作为连接平台与主播的关键环节,必须履行好代扣代缴义务,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主播则应增强法律意识,主动申报收入,杜绝“侥幸心理”;平台方也应积极配合税务监管,推动信息透明化。
结语:合规才是直播行业的“长期饭票”
税收是国家运行的基础,是社会公平的保障。对于直播行业而言,合规不仅是法律责任,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短期偷逃税或许能带来一时“红利”,但一旦触碰法律红线,不仅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得不偿失。
未来,随着税收监管手段的不断升级,直播行业将步入“强监管”时代。唯有守法经营、诚信纳税,才能真正赢得用户信任,实现长远发展。
来源:大卫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