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评委嫌180天的老鸡是“骨头带红像啃树皮”,岳云鹏也说“口感很硬”,这下广东网友不认了,集体震怒:你那还有鸡味吗!没吃过正宗的不要说话!
你敢信?
一盘鸡能让年轻人集体破防!
评委嫌180天的老鸡是“骨头带红像啃树皮”,岳云鹏也说“口感很硬”,这下广东网友不认了,集体震怒:你那还有鸡味吗!没吃过正宗的不要说话!
但这背后,大家在意的真只是白切鸡吗?
全进华上的综艺叫《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他带着两个身份来的: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哥哥,还有“村席大厨”。
他16岁就入了餐饮行,后来在湛江搞种植养殖,还帮同乡卖货,对家乡的味道特别较真。
这次他端上桌的白切鸡,是湛江本地果园养的,没喂过饲料,吃五谷杂粮长大,在橙子树下待了180天,还配了沙姜、姜蓉、大蒜辣酱拌香菜三种蘸料,光听着就觉得地道。
可评委周晓燕尝了后,说比自己以前吃的白切鸡“嫩度差了点”,岳云鹏也直截了当说“肉有点硬”,最后全进华遗憾淘汰了。
换别人可能就认了,但全进华这边却没服软。
他们说周晓燕不是广东人,不懂这边菜系的规矩,鸡得养够天数,皮才脆、肉才紧实,那些30天、60天的嫩鸡,在广东饭店里用,肯定会被投诉,还说“广东白切鸡是yyds,不懂吃的才选嫩鸡”。
这话一出口,网上立马就炸锅了。
支持全进华的大多是广东网友,尤其是湛江本地人,都说180天的走地鸡才有“鸡味”,嚼着有嚼劲,那些嫌老的,是没吃过正宗的湛江白切鸡。
还有人替他抱不平,说周晓燕是淮扬菜大师,不懂粤菜就别乱点评,甚至有人去周晓燕的社交账号下留言,语气还挺冲。
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有外省网友说,吃鸡不就图个嫩乎、多汁吗?
肉硬得咬不动,再正宗有啥用?
连一些广东网友也不站全进华,说自己就喜欢嫩鸡,他不能代表所有广东人,评委说的是厨艺和口感,又不是否定粤菜,没必要这么较真。
后来全进华直播做白切鸡,随口提了句“北方人可能吃不惯这种清淡口味”,争议就又升级了。
有人说他搞偏见,有人说他只是实话实说,评论区里你一句我一句,从鸡的老嫩吵到南北口味差异,差点没吵出个结果来。
仔细想想,大家吵的哪里是一盘鸡的事情啊?
其实是对家乡味道的守护。
全进华坚持180天的鸡才正宗,是因为这鸡里有湛江的风土,有他从小吃到大的回忆;广东网友护着白切鸡,是因为这道菜是粤菜的招牌,是家乡的名片。
就像四川人见不得别人说火锅辣得难吃,陕西人听不得有人吐槽油泼面没味道,东北人护着小鸡炖蘑菇一样,大家护的不是一道菜,是藏在菜里的乡愁。
可守护不代表要把自己的标准当唯一,更不能说“不懂这个就是外行”,毕竟有人爱吃老鸡的紧实,有人偏爱嫩鸡的多汁,口味本就没有高低之分。
蔡澜先生之前说过,“你觉得好吃的,就当它正宗”。
这话特别实在,美食本来就是多元的,要是都按一个标准来,那得多没意思?
就像白切鸡,不管是180天的老鸡,还是30天的嫩鸡,只要吃的人觉得香,就是好鸡。
这盘白切鸡引发的论战,早超出了美食本身。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大家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也提醒我们,热爱不代表要排斥不同的声音。
毕竟,吃的是美食,品的是人心,没必要为了一口吃的,伤了和气。
你怎么看?
来源:文渊的历史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