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项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大家当作科学八卦看看即可。这类研究,有很多局限性,比如相关性≠因果性、实验剂量巨大等,容易受混杂因素影响。其结果仅仅是统计学上两条曲线趋势相似,而无法真正证明其因果关系,更不会影响目前关于牛奶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谣言:每周超3.5杯牛奶,肝癌风险增加45%?
真相:这种说法完全是对新研究的错误解读。
最近,哈佛一项新研究引起热议,该研究称每周超过3.5杯(840ml)牛奶,肝癌风险或增加45%。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和困惑。
这项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大家当作科学八卦看看即可。这类研究,有很多局限性,比如相关性≠因果性、实验剂量巨大等,容易受混杂因素影响。其结果仅仅是统计学上两条曲线趋势相似,而无法真正证明其因果关系,更不会影响目前关于牛奶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目前,肝癌明确的高危因素是酒精、黄曲霉毒素等,牛奶并不在其中。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喝牛奶的健康收益远大于潜在风险,建议大家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喝够300~500毫升牛奶。(来源:科学辟谣)
为什么会秋季过敏?
真相:秋季过敏可能由花粉接触、尘螨滋生、真菌孢子扩散、冷空气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鼻腔冲洗、免疫治疗、环境控制等方式缓解。
秋季过敏通常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涕、眼睛发痒、皮肤瘙痒等症状。如果过敏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来源:@科普中国)
破解无人机、摆拍相亲……成都公安公布六起网络安全相关典型案例
详情:本周为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9月17日,成都市公安局公布六起网络安全相关典型案例说法警示。
一、刑事处罚典型案例
案例一:陈某非法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案
犯罪嫌疑人陈某利用无人机技术漏洞,非法破解无人机GPS信号及信息系统功能,擅自解除无人机限高、限速等安全防护措施,共计非法破解无人机5台,非法获利3万余元。该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规定,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现已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警方提示: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无人机的地理围栏、限高、禁飞区限制为国家强制性安全措施。非法修改无人机系统功能属于违法行为,可能引发重大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侵入敏感区域、泄露机密信息、扰乱空中秩序等。此类行为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二:刘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犯罪嫌疑人刘某、周某以“免费拍摄新生儿成长照”为诱饵,伪装成医院工作人员骗取孕产妇信任,非法获取新生儿信息,并将信息贩卖给成都某影楼拍摄机构。公安机关依法查处该团伙,抓获涉案人员5名,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经查,影楼负责人通过多渠道非法购买新生儿信息10万余条,其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现已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警方提示:非法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属于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无论用于何种目的,均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购买公民信息用于商业活动亦属违法,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三:王某等人组织考试作弊案
犯罪嫌疑人王某、周某等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发布“科目一包过”广告,诱骗考生缴纳费用后,安排其至成都以外驾校考场参与“驾考科目一”理论考试,并提供作弊软件协助考生通过考试。公安机关依法抓获涉案人员30名,扣押电子设备33台。该团伙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规定,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现已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相关考生因违规行为被取消考试成绩,一年内不得申领驾驶证;查实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驾驶证者,撤销机动车驾驶许可,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3年内不得再次申领驾驶证。
警方提示:组织或参与考试作弊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可能引发连锁法律风险。非法取得证件后若因技术不精导致事故,将对个人及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行政案件典型案例
案例一:自媒体摆拍相亲采访视频引流案
自媒体账号“成都优圈恋爱”在某平台发布一段33秒视频,内容为一男子自称系省级机关正科级干部,年收入35万至40万元,有车有房,引发公众关注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查,外省某科技有限公司为博取流量,通过多账号制作、发布虚假相亲采访视频,虚构公务员、国央企工作人员收入信息,向婚恋平台引流并获取返点提成。公安机关依法对涉案人员刘某溪、张某、李某罡、徐某兴、冯某、李某等6人作出行政处罚。
警方提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虚构身份、编造虚假信息的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请公众提高警惕,不轻信、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
案例二:成都太古里发生严重车祸事故谣言案
网民张某某在微信群转发一段外省交通事故视频,并称“成都太古里发生严重车祸”,引发公众误解和恐慌。经核查,该视频内容系外省事故,张某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
警方提示:网络谣言易引发社会恐慌,公众应通过权威渠道获取信息,切勿轻信、转发未经核实的内容。
案例三:教育博主直播谎称保送清北班案
网络教育博主孙某某在直播中宣称“只要报我名字即可进入清北班、强基班”,引发家长群体焦虑并导致投诉。经查,孙某某虚构“缴费成为会员即可安排考生进入某校特定班级”的事实,严重扰乱教育秩序。公安机关依法对孙某某处以行政拘留。
警方提示:教育领域信息关乎公众切身利益,任何虚构事实、误导公众的行为均将依法追责。(来源:成都公安)
来源: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来源:成都网络辟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