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创新“点、线、面”模式织密爱心公益助残服务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17:05 1

摘要:德化县残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积极探索创新“点、线、面”模式,织密爱心公益助残服务网,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多方联动的助残工作新局面,

德化县残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积极探索创新“点、线、面”模式,织密爱心公益助残服务网,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多方联动的助残工作新局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找准助残活动“落脚点”

成立德化县“残疾人之家”,搭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扶残助残平台,并以此为中心向全县各个村(社区)进行辐射,实现爱心助残全覆盖。

一是打造县级综合枢纽。盘活现有公共服务资源,投入20万元改造德化县残联一楼闲置大厅,建成德化县首个“残疾人之家”,设有福乐书屋、残疾人作品展示橱窗、辅具服务站、技能培训区、社区服务点等,搭建一个集政策宣传、心理辅导、康复咨询、辅具适配、技能培训、义诊义剪、文体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以满足残疾人的多元需求。

二是搭建辐射服务网格。全面依托村(社区)“党建+”邻里中心,投入11万元设立爱心助残驿站8家,将残疾人精准纳入服务保障范围。驿站通过组织健康公益、近邻服务、社区康复、节日慰问等贴近残疾人生活、便于参与的常态化活动,有效活跃其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实现“村村有驿站,爱心人人享”的服务全覆盖目标。

三是构建共享融合空间。以“残疾人之家”物理空间为依托,将德化县助残济困协会(志愿者之家)办公服务场所一并设置其中,打造“共享、共建、共助”的实体化综合服务基地,推动“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既强化了“家”的归属感,也为志愿者与残疾人提供高效互动、融合互助的温馨环境。

二、牵起助残服务“连心线”

巧借爱心公益组织的强大队伍力量和影响力,与他们共建联动,共同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在爱心公益助残的面上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一是切实加强残联组织队伍。将影响力大的社会公益组织领头人纳入到残联班子中,推选德化县憨鼠爱心小分队队长、共青团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孙炳章任德化县残联兼职副理事长,投身慈善服务社会的企业家李文韧为德化县助残济困协会会长,助残济困协会志愿者队伍由德化县志愿者协会的中坚力量组成,有效带动公益助残活动全面有力开展。

二是密切对接社会组织中坚力量。与开展了20年公益活动的憨鼠爱心小分队长期合作,推选一名残联干部成为爱心小分队副秘书长,定期开展以“爱心助残 你我同行”为主题的互联网+志愿者助残活动,将孤、老、病、困、重度残疾人和“一户多残”家庭作为帮扶对象,通过基本帮扶和个性帮扶的方式,为农村残疾人提供物质慰问和亲情陪伴。累计筹集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组织爱心网友1.5万多人次,深入全县18个乡镇开展助残活动50多场次,惠及残疾人3000多人次。与德化县志愿者协会、德化县助残济困协会、德化县圆梦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中心等本地公益组织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举办送春联、情暖母亲节、世界孤独症日等主题活动30场次,覆盖残疾人家庭500多户,发放慰问品5000多件价值40多万元。

三是有效整合社会公益资源。在全国助残日等重要节点、为农村失能人群适配多功能护理床等专项活动中,向爱心企业和商会募集助残资金用于活动实施,近两年来共募集资金38万元40多家企业和商会,累计免费提供护理床、轮椅等辅助器具212件,发放慰问品850多件。同步组织志愿者、社会力量提供辅具现场组装教学、使用培训及爱心理发、生活慰问等“一站式”温情服务。积极引入外部资源,邀请泉州市星星爱心团、泉州TA50飞越巅峰公益团队、阳光太太志愿者协会等市级知名团队来德化开展公益助残活动10场次,慰问困难残疾人5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及爱心物资价值约15万元,有效拓宽服务外延和影响力。

三、拓宽助残力量“覆盖面”

进一步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助残工作局面,凝聚各方合力,在爱心公益助残的面上锦上添花,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让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一是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重视。主动争取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听取残联工作汇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会上作出重要指示精神,并积极争取残工委成员单位支持,推进惠残助残政策有效落实。县残联理事长充分发挥自己政协委员的作用,每年向县政协提交有关残疾人急难愁盼的建议案,引起县领导和政府部门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

二是加大扶残助残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公益助残服务工作,利用传播优势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社会扶残助残等正面典型,促推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央视、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泉州晚报等媒体报道我县助残志愿服务工作成效30篇次,微信公众号总阅读数、点击率均位于全市前三。

三是激发助残内生力量。在县残联和县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县民政局批准下,于2024年4月底正式成立德化县助残济困协会,下设助残济困志愿服务队,吸收德化县轮椅健身队负责人、盲人八段锦队长等优秀残疾人代表担任理事,引导其实现从“受助者”到“助人者”乃至“组织者”的转变。成立至今共募集慈善资金25万元,开展活动30场次,慰问残疾人200多户,发放慰问金5万元、慰问物资价值7万元。

德化县残联的创新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德化县公益助残做法先后被福建日报、泉州晚报等媒体网站刊登报道。德化县憨鼠爱心小分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评为“助残单位典型案例”。德化县残联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完善助残服务体系,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让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