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日傍晚6点多,市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二楼的走廊里,往来的患者逐渐稀疏,一位中年妇女却熟门熟路地走进晁岳汉的诊室。她的目光首先落在诊室南墙悬挂的那幅书法作品上:居中位置以竖排之势舒展着“圣手”二字,笔力遒劲,足有两个九寸餐盘大小;作品左侧的两行小字“驾言登五
图为晁岳汉在为患者进行脉诊
□刘萍 党玉洁 李振根 文/图
9月15日傍晚6点多,市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二楼的走廊里,往来的患者逐渐稀疏,一位中年妇女却熟门熟路地走进晁岳汉的诊室。她的目光首先落在诊室南墙悬挂的那幅书法作品上:居中位置以竖排之势舒展着“圣手”二字,笔力遒劲,足有两个九寸餐盘大小;作品左侧的两行小字“驾言登五岳,圣手医百病”,似在静静诉说着这幅作品背后的故事——它出自一位被晁岳汉从病痛中解救的患者之手。这位患者擅长书法,对晁岳汉的仁心仁术感触至深,特意潜心创作,将心声凝于笔端,赠予晁岳汉。
一
诊室里,81岁的晁岳汉刚送走几位患者,正对着电脑整理一天的病历。他身着白大褂,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和中医的智慧,眼神依旧清亮,听力依旧清晰。听到脚步声,他抬头见是那位中年妇女,便和蔼地问道:“你服完了一周汤药,感觉好些了吗?”
这位中年妇女姓张,因患慢性脾胃病四处求医,病情反复难愈。经人介绍找到晁岳汉后,通过中药调理,张女士多年的顽疾终于得到缓解。
从此,她成了晁岳汉的“回头客”,不仅自己常来复诊,还常把身边有需要的亲友推荐过来。“晁院长,我这阵子胃口好多了,心情也舒畅了不少,今天特意来谢谢您,顺便再让您给我把把脉,看看后续调理要不要调整方子。”张女士笑着说,语气里满是信赖。
这样的“回头客”,在晁岳汉五十载从医路上不计其数。从中医学院的青涩学子,到市中医院的主任医师、副院长,再到退休后依旧坚守门诊的精诚医者,晁岳汉用半个世纪的时光,在中医临床的沃土上深耕不辍,以精湛的医术攻克疑难杂症,以温暖的仁心守护患者安康,成为无数人心中信赖的医生、贴心的朋友。
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晁岳汉,为跟上医学知识与技术的迭代步伐,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不仅先后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而且坚持多渠道“充电”,几十年来从未间断。
1990年,当时的市卫生局为充实市中医院的技术力量,将德艺双馨的晁岳汉从市第一人民医院调到了市中医院。
在市中医院任职期间,晁岳汉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开拓进取,在治疗心脑血管病、脾胃病、抑郁症、风湿病等领域业绩卓著,声誉渐起。他先后获得新乡市优秀共产党员、新乡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曾担任河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会员、河南省中医学会理事、河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组成员、新乡市中医学会副会长、新乡市中医药开发学会会长等。
二
虽然职务几度变迁,但是晁岳汉的初心始终如磐,“以患者为中心”早已化作他的自觉行动。
患者吴女士至今记得,2018年冬天,她因多种基础病缠身,加上服用西药过敏,继而引发心力衰竭,心慌、气短的症状越来越严重,连下床走路都十分困难。在多家医院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这让她陷入无尽的苦恼中。后来经人推荐,家人用轮椅推着她来到晁岳汉的诊室。
初次见到吴女士时,晁岳汉注意到她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眼神里满是焦虑与无助。他没有急于为吴女士把脉开方,而是先让其慢慢平复情绪,然后耐心询问她的发病过程、用药情况及日常饮食作息。“大姐,你别太担心,你的情况虽然复杂,只要咱们找准病因,慢慢调理,肯定会好起来的。”晁岳汉温和的话语像一缕春风,吹淡了吴女士心头的愁云,她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
经过仔细辨证,晁岳汉认为吴女士的心力衰竭与药物过敏损伤脾胃、气血不足有关,便为其制订了“健脾益气、养血强心”的治疗方案。考虑到吴女士行动不便,无法每周来医院复诊,晁岳汉主动提出上门为其诊治。从此,他每周都会抽出半天时间去吴女士家中,为她把脉、调整药方,还详细叮嘱她的家人如何进行饮食调理和康复锻炼。在晁岳汉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料下,吴女士的身体日见好转:3个月后,她已经能自己慢慢走路了;半年后,心慌、气短等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在临床工作中,晁岳汉始终坚持“三个一”原则:给患者一个微笑,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多问一句病情,让诊断更精准;多讲一句注意事项,让治疗更有效。
对于心态乐观的患者,他会及时给予鼓励,助其延续良好的状态;对于焦虑多思的患者,他会耐心倾听诉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解读病情,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其缓解焦虑;对于疑难杂症患者,他会厚积薄发制订诊疗方案,不断优化处方,帮助患者摆脱顽疾困扰,拥抱健康生活。
前段时间跟着晁岳汉实习的中医大学毕业生小杨感慨道:“在晁老师这里学习,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医术,更深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实现了学识与思想的双重升华。”
三
“中医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不能固步自封,要学会吸收现代医学的先进成果,为我所用。”这是晁岳汉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知行合一”的真实写照。
工作中,他十分关注现代医学的发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硕果累累;他经常阅读医学文章,及时了解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并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消化吸收后用于临床实践,造福患者;为给中医传承创新留下珍贵的学术成果,他先后在省级以上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晁岳汉是一位勇立时代潮头的医者,治学严谨,包容豁达,凡是对诊疗疾病有益的方法全部予以接纳,并努力将其发扬光大。
早些年市中医院推广无纸化开处方时,晁岳汉成为该院第一批用电脑开方的资深中医;CT等先进影像设备刚兴起时,他就将这些设备的检查结果,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好帮手”。
有一次,一位患者因反复头痛就诊,晁岳汉通过问诊与脉诊,初步判断其患有脑部血管疾病,但仅凭中医辨证,无法确定具体病因。于是,他建议患者进行CT检查。拿到CT片后,晁岳汉仔细观察,发现患者脑部有一处微小的梗死灶。结合中医辨证,他确定患者属于“气虚血瘀、脉络阻滞”,便为其制订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于诊断精准、治疗及时,患者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还有一位患者,因大脑外伤后遗症导致上肢长期不受控制地抖动。晁岳汉通过脉诊与研读CT片找准症结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其治疗,最终终结了患者上肢抖动的症状。
时光仿佛格外眷顾晁岳汉,历经80余载风风雨雨,他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诊治疑难杂症依旧得心应手,为患者进行健康科普时,语言亦如春风拂面般亲切易懂。
每个人的爱好与快乐各不相同。有人问晁岳汉退休后的爱好与快乐是什么,他笑着回答:“我有三个爱好,也对应着三份快乐:第一个爱好是为患者诊治疾病,看到患者康复后露出笑容是我的第一份快乐;第二个爱好是对年轻中医师‘传帮带’,看到中医院后继有人、中医事业薪火相传是我的第二份快乐;第三个爱好是坚持每天健步走锻炼身体,通过现身说法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为‘健康新乡’建设‘添砖加瓦’是我的第三份快乐。”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