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展丨发明界的“意外惊喜”:那些改变世界的创意竟来自这些瞬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14:57 1

摘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秉承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统一的宗旨,以创新谋发展,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国家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文化惠民·每周一展

发明界的“意外惊喜”:

那些改变世界的创意

竟来自这些瞬间

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秉承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统一的宗旨,以创新谋发展,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国家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当你用可弯吸管惬意地喝奶茶时,

可曾好奇这根小管子藏着怎样的暖心故事?

电动牙刷这个“懒人福音”,

又是怎么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呢?

……

其实每项发明的背后,

都藏着一群人的“疯狂脑洞”,

他们不是闪电侠,

没有人是因为突然被雷劈出灵感,

而是像搭积木一样,

把时代的碎片拼成了新的可能。

可弯吸管:从父爱“改造”到餐饮标配

可弯吸管设计手稿

可弯吸管

你肯定想不到,

奶茶杯里随处可见的可弯吸管,

背后藏着一个超暖的父爱故事。

美国发明家约瑟夫・傅利曼,

看到小女儿费劲地够着直吸管喝奶昔,

小脸憋得通红,

那一刻,

老父亲的心疼瞬间转化为灵感。

他灵机一动,

找来一根直纸吸管,

塞进螺丝,

再用线绕着螺丝螺纹裹出波纹,

抽出螺丝后,

吸管就能随意弯折了。

这根“父爱”牌可弯吸管,

成功让女儿轻松喝到奶昔。

傅利曼把这个小改造申请了专利,

并成立公司量产。

一开始,

可弯吸管主要在医院大显身手,

帮助卧床病人轻松喝水,

降低呛水风险。

随着塑料工业化发展,

生产成本大降,

这种方便又实用的吸管迅速“出圈”,

成了餐饮界的宠儿。

现在,

不管小朋友喝果汁,

还是上班族喝奶茶,

可弯吸管都稳稳拿捏“舒适饮用”需求。

电动牙刷:牙齿清洁的“懒人福音”

1954年发明的Broxodent电动牙刷广告

世界上第一款无线电动牙刷

对于牙齿清洁,

手动刷牙费力又耗时,

对行动不便者更是不友好。

1954年,

瑞士牙医“勇敢”地站了出来,

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支电动牙刷Broxodent,

试图打破这一困境。

但初代电动牙刷,

又大又重,

还得插电,

像个笨重的清洁武器,

价格也高得离谱。

好在科技的马车总在一路向前,

1960年,

无线电动牙刷闪亮登场。

内置镍镉电池,

摆脱电线束缚,

厂商顺势开启商业推广,

电动牙刷慢慢走进了大众视野。

打字机:从视障者“笔友”到办公必备

世界上第一台商业销售的打字机——汉森书写球

1926年生产的经典打字机——雷明顿2号

如今办公分分钟都离不开的键盘,

最早是专为视障者打造的贴心“笔友”。

19世纪初,

意大利发明家佩莱格里诺・图里,

为帮助失明的菲维扎诺伯爵夫人写作,

“拼凑”出了第一台机械打字机。

这台机器配有带凸起字符的键盘和金属臂,

伯爵夫人通过触摸,

不依赖他人便能写下信件。

当然,

也有说法称是伯爵夫人的哥哥

阿戈斯蒂诺・凡托尼发明的,

图里只是改良并发明了复写纸。

1868年,

美国机械师克里斯托弗・莱瑟姆・肖尔斯

和助手卡洛斯・格利登,

联手搞出了更实用的打字机,

奠定了后世打字机基础,

沿用至今的英文字母键盘布局也由此诞生。

那么问题来了,

键盘为嘛不按字母顺序排列?

因为早期打字机是机械结构,

按字母排序,

万一哪个打字员的手速一快,

字键就会卡壳。

为解决这个问题,

只能打乱字母顺序,

给字键回弹留出时间。

虽说后来技术进步了,

字键不卡了,

但大家习惯已养成,

“QWERTY”键盘布局就这么沿用下来,

成为全球办公标配。

拉链:从“鞋子扣”到万物“连接器”

惠特科姆·贾德森设计的拉链雏形

吉德昂·桑达贝克设计的现代拉链

如今衣服、包包上随处可见的拉链,

最初的灵感竟来自一双难系的靴子。

19世纪末,

美国工程师惠特科姆・贾德森

看到妻子每次系长靴鞋带时都很费时费力,

还总系不紧。

他就想:简单点,系鞋带的方式简单点,

递进的情绪请省略,

你又不是个演员,

别设计那些情节。

于是,

贾德森开始冥思苦想。

他观察到火车车厢的连接装置,

受到启发,

设计出一种由一排排金属齿、

滑动装置组成的自动钩扣,

能迅速把靴子两侧扣紧。

1893年,

他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这个发明,

不过当时的金属齿不是容易卡住,

就是容易脱落,

被人好一番嘲笑。

后来,

瑞典工程师吉德昂・桑德贝克

拿起拉链的接力棒,

对其进行改良,

把金属齿做得更均匀,

把滑动装置做得更顺滑,

还给它起了个特殊的名字——“拉链”。

到了20世纪,

拉链先是在军服上普及,

士兵们能迅速穿脱军装,

效率杠杠的。

之后,拉链进军时装界、箱包界,

甚至航空圈,

成了无处不在的“万物连接器”。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