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华阴市以“弘扬教育家精神,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积极营造争做“四有”好老师的浓厚氛围。在这片教育热土上,一批批优秀教师静心从教、潜心育人,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华阴市以“弘扬教育家精神,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积极营造争做“四有”好老师的浓厚氛围。在这片教育热土上,一批批优秀教师静心从教、潜心育人,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于平凡中彰显不凡,用坚守与智慧诠释教育的温度与深度。本期带您走近华阴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武燕,聆听她的育人故事。
武燕,女,汉族,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任华阴市职业教育中心副政教主任。在职业教育这片希望之田中,她以匠心的教育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师生心目中可信、可敬、可亲的榜样——她既是政治坚定的引领者、学生成长的筑梦人,也是清正廉洁的执教者、平等关爱的知心朋友,更是德育创新的实践者。
守初心 以责任深耕职教育人沃土
武老师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行动,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思想引领,把准育人方向。她担任政教处副主任期间,积极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落实,策划“我们的节日——弘扬传统文化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道德修养。在学籍管理、高考资审等关键环节始终保持“零差错”,为学校管理提供坚实保障。
赋能成长,破解职教困境。针对职校生常见的学业自卑和职业迷茫,她开展青春期励志教育,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走进陕青院大学零距离体验”等实践性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职业认同、明确发展方向。她所带班级学风浓厚,学生表现突出——郭凯荣获2013年陕西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张天星成功考入陕西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并取得火车司机证书,顺利步入职业征程;2020届毕业班升学率达到82%。
廉洁从教,恪守职业底线。在校服采购、高考资格审查等敏感事务中,她始终坚持“阳光操作”,主动邀请家长代表参与监督、上级部门现场指导,实现校服征订“零投诉”,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谋创新 以突破塑造职教德育品牌
武老师不断探索德育创新,从团队建设、文化营造到实践拓展,逐步构建起具有职教特色的德育体系,让教育焕发活力与温度。
强化队伍,筑牢德育根基。作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领航员”,她定期组织业务提升大会、“越奋斗越青春”学习分享会和班主任沙龙,推动经验交流与共同成长;选派青年班主任到华岳初中观摩学习、参加心理健康培训,系统提升团队专业素养。
涵养文化,浸润工匠精神。积极推进“一班一品”工程,指导各班级立足专业特色,打造融合职业道德、技能与精神的“匠心文化”长廊,建成12个特色班级文化空间,使学生在日常环境中感悟工匠精神、树立职业理想。
拓展实践,提升育人实效。创新实施“职业体验+公益服务”双轨实践模式,组织学生参与十冶社区重阳敬老、华山烈士陵园祭扫、荣军院史馆学习、五一劳动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与劳动中锤炼本领、升华思想。
结硕果 以坚守绘就职教育人新篇章
多年的倾心付出,换来的是育人质量的显著提升。武老师的努力不仅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也为学校德育品牌的树立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学生成长成效显著。近三年来,通过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每月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推选活动,涌现出如华阴市“最美少年”董昭仪、“新时代好少年”潘羽婕等一批优秀典型,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引领作用。
家校社协同育人深入推进。持续完善“家校共育机制”,通过定期家长会、“从心出发直播课”、“讲师团进课堂”等途径,积极整合家庭与社会资源,构筑学生健康成长的支持网络。
自我提升永不止步。她始终保持学习者的姿态,积极参与2025年渭南市高中班主任暨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并获评优秀学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2024年师德考核获“优秀”等级,家长和学生的真诚问候更是她砥砺前行的温暖动力。
展望未来,武燕老师将继续秉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信念,以更充沛的热情、更严谨的态度、更创新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华阴职业教育事业,为培养既具精湛技能又怀高尚品德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职业教育中心)
来源:视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