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美国硅谷,不少年轻工程师工作节奏快,对扫地机器人等智能清洁电器的需求不断增长。据预测,到2030年,北美机器人吸尘器市场规模将增长至9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8.8%,北美将成为中国智能清洁电器的重要市场。
在美国硅谷,不少年轻工程师工作节奏快,对扫地机器人等智能清洁电器的需求不断增长。据预测,到2030年,北美机器人吸尘器市场规模将增长至9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8.8%,北美将成为中国智能清洁电器的重要市场。
追觅科技美国硅谷店内,店员在展示新产品。
人民网记者 邓圩 摄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今年初,中国企业追觅科技的一款扫地机在北美上市,首发两周内全渠道销售额达170万美元。北美春季促销期间,该企业业绩同比增长362%,其中,扫地机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300%,洗地机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630%。
今年6月,追觅科技在美国加州地区的第六家零售门店正式开业。走进店内,最新的智能清洁类产品以及个人护理类产品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工作人员忙着向顾客介绍产品。顾客索菲亚说:“我十分看好中国的科技产品,不仅质量好,还有很实用的技术软件支持。”
“技术背后,是一段漫长的攻关之路。”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扫地机事业部总裁孟佳介绍,一直以来,扫地机器人受圆形机身的限制,无法清扫到墙角、家具底部等位置,影响使用体验。“2022年,我们决定攻克这一难题。”孟佳说。
刚开始,研发人员把机身的圆形改成方形。可扫地机器人在实验场地跑起来却处处“碰壁”,稍微复杂一点的障碍都难以越过。于是,研发人员更换方案,让抹布盘一直伸出机身,但这样设计,美观性大打折扣。
研发人员没有放弃,先后拿出了30多种方案,最终找到了一种当下可行的方案:给机器人装上微型机械臂,再给其配上“AI大脑”,让其能精准识别墙角、家具底部等位置,并及时通过机械臂将抹布盘推出,待清扫完毕后,再让抹布盘回归原位。
得益于技术突破,这款机器人一经推出就成为畅销产品,2023年卖出100多万台。“国外的扫地机器人需要5年才能更新换代,但我们平均10个月就可以推出新一代产品。”孟佳说,“密集的创新,让我们在竞争中底气十足。”
尝到创新“甜头”的,还有同样位于江苏苏州吴中区的星迈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离美国北加州追觅专卖店10公里左右,就有一家星迈创新的代售店。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公司,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拓展北美市场。依托亚马逊等线上购物渠道,在最近的一次促销活动中,其高端泳池清洁机器人平台销售成绩亮眼。
如何快速赢得市场?“我们靠的是持续创新。”星迈创新创始人王生乐介绍,传统的泳池清洁机器人有明显的缺点——只能清扫池底和四壁,无法浮起来清理水面上的垃圾;机器人工作完后,还得靠人工将其打捞出来,非常不方便。
针对行业痛点,星迈创新的研发人员反复试验,找到了解决方案:机器人沿着墙壁往水面上爬,等机身稍微露出水面,一个个米粒般大小的小孔便迅速吸进空气,把浮腔里的水排出,减轻重量后就能浮出水面。
2023年8月,王生乐带着5台试产样机到美国用户家中测试,却出现了“意外”:机器人放到5个泳池里,3台样机没能完成清洁就“趴窝”了。
原来,机器人此前都在四四方方的泳池内测试,池底也是平的;可在美国,不少泳池设计奇特,有些池底还是圆弧形。到了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机器人一下子“无所适从”。
回国后,王生乐立刻组织建造了十几个符合国外使用场景的泳池造型。研发人员一边测试,一边修改算法、调整参数,终于解决了问题。当团队带着新样机再次到北美测试时,绝大多数用户都很满意。
2024年初,星迈创新推出第一代泳池清洁机器人。虽然定价相对同类产品更高,但产品一经上市就得到市场认可,当年销售额近4亿元。今年年初,加入了“AI大脑”的第二代泳池清洁机器人上市,单台售价超3000美元,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受到欢迎。目前,第三代产品正在紧张测试中,新的产品不仅更“聪明”、清扫效率更高,还能自动下水和上岸。
星迈创新拥有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达百余项。“在全球市场竞争,必须靠持续不断的创新,有了‘看家本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王生乐说。
编辑手记
用户痛点就是市场增长点
吕钟正
安装机械臂,配备“AI大脑”,扫地机器人可以精准清扫墙角、家具底部等位置;增加排水功能,优化算法参数,泳池清洁机器人能够在池底和水面作业……持续迭代创新,国产品牌清洁机器人在海外广受欢迎。
产品走俏,关键在于精准抓住了海外用户痛点。用户痛点是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如传统扫地机器人受机身限制,难以清扫到狭窄角落;传统泳池清洁机器人只能清理池底和墙壁,无法自动浮上水面。这些让用户感到“不便利”的地方就是商机,也是企业开辟新市场的发力点。
把用户痛点转化为市场增长点,要在创新中寻找解决方案。企业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迭代创新,更需要深入真实场景、理解用户实际体验,在反复验证中优化产品。不少中国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数据了解用户,为用户创造优质的个性化体验,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以创新为驱动,洞察市场、回应市场,中国企业一定能在海外竞争中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5.9.19 第7版
人民日报记者 王伟健
人民网记者 邓圩
版面责编:吕钟正、韩春瑶、吴凯
本期责编:刘莉莉、罗彦、罗阳光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小肖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