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四版《三国演义》播出已经好多年了,但这部剧依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剧里每个角色都演得相当出色,特别是鲍国安演的曹操,真是让人记忆犹新,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人们一说起曹操,脑海中浮现的不是他的画像,而是鲍国安的那个形象。
九四版《三国演义》播出已经好多年了,但这部剧依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剧里每个角色都演得相当出色,特别是鲍国安演的曹操,真是让人记忆犹新,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人们一说起曹操,脑海中浮现的不是他的画像,而是鲍国安的那个形象。
其实当年选曹操的时候,导演王扶林真是遇上了麻烦。原本选好的李姓演员临阵磨枪,甩了个大牌,搞得王扶林怒火中烧,直接在剧组发飙,喊道:“还拍啥,连曹操都跑了!”不过,李姓演员一走,王扶林脑袋中灵光一闪,最终找到了鲍国安,正是这位演员让曹操这个角色真正活了过来。
三国开拍
三国演义的拍摄得追溯到1989年7月的某一天。那一天,王扶林带着一帮演员在北京怀柔的一个小村子忙着拍戏,忽然接到了个电话,那头是央视的领导。这位领导乐呵呵地说道:“王扶林,我们马上到你们剧组,想跟你聊点事儿!”
王扶林心里也在琢磨,这央视领导跑来找他能是什么事儿呢?心里其实有点紧张,想了半天,他隐约觉得,这事儿应该跟《三国演义》的开拍有关。说起来,那会儿正是个好时候,86版《西游记》和87版《红楼梦》一播出,马上就火得不行,观众都在夸得停不下来。央视一看,这劲头不错,决定把四大名著都拍一遍。这样一来,既能让大家重温古人的经典名著,也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实在是两全其美呀。
可《三国演义》可不是个普通的戏,跟《红楼梦》那种基本在大观园里拍的完全不一样,也不像《西游记》能到处跑着取景。毕竟,原著里有不少场面是大规模的战争,光是这些就得耗费不可小觑的人力和物力。要想把这部戏拍得好,首先得找一个让央视放心的导演,而王扶林无疑是最佳人选。
央视的领导来了,满脸笑容地说道:“台里已经决定了,你就负责指导《三国演义》这块事儿!”王扶林听完,心里乐开了花,不过他也提了个小要求:“我想花一年的时间,深入研究下《三国演义》的文化和历史。”
这要求真是挺合理的,咱们可以看作是闭关修炼。几年后,王扶林回忆起那段经历,感慨万分:“身为导演,光拿到剧本可不行,得好好理解文化和历史,不然拍出来的作品只会让观众觉得空洞,缺乏深度。”于是,王扶林组建了一支导演团队,共有六位导演,大家不仅要研究《三国》的文化背景,还得开始选角。一个个经典角色的选人问题,愁得导演们脑壳疼。
王扶林规定,每个经典角色的选拔得六位导演一致通过,要是一位导演不看好,就得重新找人。剧组对演员的要求那是相当严格,虽然严苛,但也充满了戏剧性。许多演员都是临时被拉去试镜,心里想着试试看,结果却意外演绎出了不朽的经典。像陆树铭,他当时在西安话剧院,经过别人的推荐,才到剧组试戏,没想到一试成主角,演出了关羽这一经典角色。
一进屋,陆树铭作了个揖,笑着说:“请恕关某人姗姗来迟!”身高一米八六的他,立马把六位导演甩了一脸震惊,就这一眼,大家都认定他非关二爷莫属。结果,六位导演的眼光真是没得说,陆树铭演的关羽到现在依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后来的刘备和张飞的选角,都是一眼就看中了。导演王扶林原想着一切都挺顺利,没想到曹操的选角竟然让他火冒三丈,真是少见的情况。
临时拒演
依照王扶林的规定,每位演员都得先来剧组试戏。大家想着把曹操这个角色给一位姓李的演员,那可真了不得,那位演员当时正红的发紫,普通剧组请他简直跟上天取星星一样难。不过,三国演义可不一样,央视主导的,分量不是一般的小剧组能比的。李姓演员接到邀请时,态度真是有点傲娇,他直接说:“我这人不试镜,非得让我直接上戏,或者让我选角,否则我就不演了。”
他还提了个要求,想自己挑角色。毕竟,三国演义里那些经典人物可不是随便找找就行的,找个合适的角色,对演员的未来发展可是大有裨益。王扶林和其他五位导演都觉得这位李姓演员挺合适的,干脆就答应了他的要求。经过一番选择,在导演们的推荐下,他勉为其难地选了曹操。剧组和演员之间的合作,必定得签合同,三国演义剧组也没例外。
虽说这六位导演对李姓演员多少有些看法,不过大家都想求个平和,盼着他能把戏拍得利索,把曹操的形象给刻画得完美,所以导演们受点儿委屈也是值的。等一切准备妥当,众人推推搡搡,准备在剧组大干一场,力争让观众们对《三国演义》的评价能跟《西游记》和《红楼梦》比肩。没想到,李姓演员却突然递上了辞呈,直言自己在《三国演义》剧组待不下去。
这可把六位导演给弄得一头雾水,王扶林愁得直跺脚,但为了整体利益,他又一次诚恳地邀请李姓演员,希望他不要让大家失望,一起把《三国演义》这部经典作品搬上荧幕。然而,李姓演员根本不在乎这些,心一横就走了。在王扶林眼里,剧组就像是一支军队,李姓演员作为主演之一一走了之,众人的士气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有些工作人员不解地问:导演,我们啥时候能开机啊?王扶林气得火冒三丈,本来脾气就不错的他这会儿怒吼道:连曹操都跑了,还拍啥三国啊!有人接口说:没了张屠户,难道咱就只能吃毛猪?没事,咱再找人就行。一时间,六位导演拼命动用所有人脉,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几天下来却还是没消息。正当大家有些失落的时候,鲍国安突然出现了。
经典曹操
那天,六位导演中有一位不停地翻着演员名册,忽然,眼前一亮,发现了鲍国安这个演员。鲍国安接到剧组的电话后,立刻就对曹操这个角色产生了兴趣,赶紧往剧组去试戏。演完了,没一个人跟他说具体的结果。他心里有点不安,觉得自己可能是被剧组轰出门了。但第二天一大早,他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正是总导演王扶林。
导演兴奋地说道:“鲍国安,我这就赶过去你家,记得等我哦!”不到半小时,王扶林和几位导演就到了鲍国安家。握着鲍国安的手,他激动地说:“你真把曹操演得活灵活现!”鲍国安挺高兴,想着和这位总导演聊聊曹操的细节,结果王扶林一句话就打发了他:“我相信你一定能演好曹操!”
大家都知道,能拿到《三国演义》这样的大剧组的角色可真不容易。鲍国安沉浸在兴奋中,王扶林接下来说的那句话更是让他乐得合不拢嘴:“明天上午同一时间,我来找你签合同!”接下来的日子里,鲍国安开始努力补习各种文化和礼仪,剧组把三国时期的礼仪全都翻阅了一遍,大家演员们也都踏上了繁重的学习之路。剧组当时喊出了一个口号:“咱们上要对得起写名著的老祖宗,下要对得起看名著的观众!”
鲍国安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曹操演活!他在剧组里的付出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多年后,三国演义的角色再聚首,有人感慨:鲍老师演的曹操真是用汗水浇出来的!这位老艺术家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他几乎把《三国演义》翻烂了,细致琢磨曹操究竟是个啥样的人,每一个表情背后都想要找个深意。虽然过程异常艰辛,但若干年后,再回想起当年饰演曹操的经历,鲍国安脸上的幸福之感油然而生:没有那段苦日子,哪能塑造出这么有深度的曹操!
在剧组里,“曹操、刘备、关羽、张飞”那会儿发生了一段搞笑的故事。拍摄到深夜,他们都饿得撕心裂肺,干脆跑去村里的玉米地里偷吃玉米。没想到,玉米地的主人突然出现,几个人一看情况不妙,立马跑路。结果,饰演刘备的孙彦君被老乡当场抓住,那场面真是尴尬得不要不要的。“曹操”他们为了救人,赶紧回剧组拿钱,把“刘备”给赎了出来。
《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巨作可真是不简单,1990年开始拍摄,经过不少波折,直到1994年才算拍完,整整拍了84集,花费了7950万,平均一集成本也在80多万。而对比一下,之前拍《红楼梦》的时候,每集也就16万左右,真是让人感慨下了个大血本。剧一播出,就迅速火了起来,观众们都惊掉下巴,有观众甚至给剧组寄信,夸得那叫一个高,直说:“你们是咋拍的,每个演员都像从书里走出来的!”
这部《三国演义》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连国外的观众也没闲着,像日本和泰国的伙伴们,出高价购了版权,结果一上映就火了。现在想想,鲍国安老师演的曹操,简直是经典,老中青三代都为之着迷。再对比那位临时退演的李姓演员,鲍国安真是让大家见识到啥叫演员的自我修养,没得说!
鲍国安:演过曹操,这辈子值了! - 文娱 - 中工网
94版《三国演义》,为啥这么稀罕啊?-虎嗅网
举报/反馈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