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月入300万,50岁负债4600万,妻离子散后,他靠一根烤肠翻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14:34 1

摘要:相信很多人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估计都以为这人肯定是摆烂了,不愿意还钱了。

文|七月

编辑|七月

负债4600万,却躲在一个地方卖烤肠?

相信很多人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估计都以为这人肯定是摆烂了,不愿意还钱了。

可谁能想到,这名50多岁的大叔,竟然真能靠着卖烤肠东山再起,重新闯出一片天。

在青岛一家商业广场内,有个不大的烤肠档口,每天都排着长队。

来买烤肠的人里,有人是冲着那口满口爆汁的纯肉味,有人却是冲着这个老板来的。

因为这个穿着干净围裙、熟练翻烤香肠的老板唐健,曾经是青岛餐饮界响当当的唐总。

36岁开豪车住豪宅,月入300万,50岁却沦为负债4600万的老赖,躲在山洞里与坟墓为邻。

如今57岁,靠着这根12元的烤肠,他不仅活出了人样,还把生意做到了月销7位数。

唐健的人生起点,其实比很多人稳。

他毕业于中国民航学院,毕业后顺理成章进了民航系统,捧上了别人眼里的铁饭碗。

那时候的他,有稳定的收入,娶了贤惠的妻子,没多久又有了孩子,日子像温水煮茶,安稳得让人羡慕。

可唐健总觉得缺点什么,他骨子里藏着股不服输的劲,看着身边有人下海经商赚了钱,他也心动了。

30岁那年,他做了个让全家人反对的决定,辞掉民航工作,拿着攒下的钱,拉着几个朋友合伙开餐馆。

1997年,青岛的餐饮市场还没那么卷,大多是小本经营的夫妻店。

唐健偏不走寻常路,他和股东凑了200万,在当时还算偏僻的地方,盖了栋两层高的吊脚楼开饭店。

别人劝他太冒险,他却认为:“开饭店,食材和服务是根,环境是面,两样都得过硬。”

结果他真的把两者都做到了实处,每天天不亮就去菜市场挑最新鲜的菜,聘请四川老家的厨师打磨川菜口味,连服务员的微笑弧度都要手把手教。

那时候万元户都稀罕,唐健的饭店刚开业,一天营业额就能做到4到6千,不到半年就收回了成本。

尝到甜头的唐健,又把目光投向了海边。

他租下一栋民国时期的老建筑,改造成了酒吧,还交给妻子打理。

没想到妻子也是经商的好手,硬是把酒吧从街边小馆做成了青岛人的婚礼圣地,最多的时候,一年有上百对新人在这里办户外婚礼。

到2006年,唐健的产业已经不止这两家,他手里的餐饮品牌个个是硬招牌,最高日营业额能冲到32万,全年营收近千万。

36岁的他,开着奔驰,住着海边别墅,身边围绕的不是合作伙伴就是行业大佬,别人见了他,都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唐总”。

那时候的钱,对唐健来说更像个数字。

他习惯了被追捧,也习惯了只要想做,就没有不成的顺境。

可他没意识到,命运的馈赠早就暗中标好了价格。

2014年,青岛的餐饮市场渐渐饱和,唐健的店里客流量开始稳中有降。

看着账本上的数字,他心里的焦虑越来越重:“餐饮来钱太慢了,得找个更快的路子。”

就在这时候,朋友跟他提了一嘴绿化工程:“种树赚钱快,半年就能回本几百万,比你开餐馆轻松多了。”

唐健心动了,他算了笔账,自己的餐饮全年利润,可能还不如别人种树半年赚得多。

他拉着朋友凑了200万,风风火火开起了种树公司。

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一巴掌:苗木种下去需要养护,长大需要时间,想卖出去还得找工程项目,这些他都没考虑过。

一年下来,200万本金赔了个精光。

按理说,这时候及时收手还来得及,可唐健拉不下脸。

他觉得认栽就是输,干脆找民间借贷补窟窿,想着再搏一把就能翻身。

没想到,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200万到800万,再到后来的3000万,等他终于撑不住想清算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欠了4600万。

为了还债,他卖掉了3套房子,把豪车全拿去抵押,连手中饭店的股份都忍痛转让。

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合作伙伴,一夜之间全没了踪影,有人甚至避他如避瘟神。

最让他难受的,是家庭的破碎。

妻子看着他整天酗酒、一蹶不振,彻底寒了心,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有一次,他想给孩子买两个汉堡,孩子却懂事地说“太贵了”,那时候他才知道,曾经的富二代孩子,如今为了躲债主,连性格都变了。

47岁的唐健,从云端跌进了泥沼。

2015年冬天,他兜里只剩12块钱,买了张去崂山的车票,躲进了茶涧庙附近的一个山洞里。

有一天,他站在山顶的悬崖边,看着底下的云雾,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跳下去,就什么都不用愁了。”

可就在他抬脚的瞬间,脑子里闪过母亲的脸,闪过孩子说“太贵了”时的眼神,还有74个债主等着他还债的模样。

他终究没敢跳,当晚蜷缩在睡袋里,像个孩子一样哇哇大哭,哭到天亮。

40天后,唐健下了山,他鼓起勇气约见了20多个债主,低着头鞠躬道歉,把自己投资失败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没想到,这份坦诚还真的打动了一部分债主,他们同意了唐健慢慢还钱的想法。

47岁的唐健,没了人脉,没了本钱,连找份正经工作都难。

母亲把自己攒了一辈子的20万养老钱拿出来,让他再试试创业,可他接连栽了跟头:

2017年在青岛啤酒节租摊位卖羊肉串,把妹妹给女儿的学费都亏光了,2018年开水果捞店,最后连房租都交不起。

妹妹哭着求他:“哥,你别做生意了,找个班上吧!”

唐健也想过放弃,可看着母亲日渐佝偻的身子,他又咽不下这口气。

他跟妹妹借了7000块钱,咬着牙说:“再试最后一次。”

这次,他选了个最不起眼的生意,卖烤肠。

2017年夏天,青岛夜市里,多了个戴着大口罩的摊主。

唐健怕被熟人认出来,除了吃饭,口罩从来不敢摘。

烤肠是母亲亲手灌的,老太太每天从早上10点忙到晚上10点,胳膊累得抬不起来,却从没抱怨过一句。

一开始,摊前没什么人。

唐健急了,想起自己做餐饮时的诚信二字,他干脆把从麦德龙采购肉料的发票,一张一张贴在摊位上。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慢慢有了效果。

有人试着买了一根,发现真的香而不腻,就这样,回头客越来越多。

有时候,顾客会问他:“老板,你看着不像摆摊的,以前是做什么的?”

唐健这才敢摘下口罩,苦笑着说:“以前开餐馆,后来赔了,现在卖烤肠还债。”

2020年8月,一个女生偶然拍下他卖烤肠的视频,发到了网上。

没想到,视频火了,青岛不少老顾客认出了他:“这不是唐家老院子的唐总吗?”

有人特意赶来照顾生意,有人在评论里鼓励他:“能经得起大起大落的人,都值得点赞。”

这也是唐健第一次感受到了流量的力量。

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之下,他开始学起了直播。

最开始的他连短视频都不会拍,更别说直播了。

可他不想错过机会,跟着年轻人学剪辑,对着镜子练话术,第一次直播时,手都在抖,最后却卖了100多单。

2022年,《钱江晚报》报道了他的故事,负债4600万卖烤肠还债的话题冲上热搜。

全国网友都知道了青岛有个烤肠大叔,甚至有人专门从外地赶来,就为了吃一根他烤的肠,跟他说句加油。

2024年,唐健的烤肠生意早已不是小打小闹。

他盘下了一间2000平米的厂房,引进了德国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每天能批量生产几万根烤肠。

他的烤肠也走进了很多人的家庭,每天的销售额都稳定在20万右,月销轻松破百万。

如今的他,家庭也慢慢恢复了温暖,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家,孩子再也不用隐姓埋名,能大方地跟同学说“我爸爸卖烤肠,可好吃了”。

债主们得知他的情况,不仅没再催债,还时常跟他说“慢慢来,我们信你”。

有人问他:“现在离还清4600万还有多久?”唐健笑着说:“快了,但我更开心的不是还债,而是我终于活成了母亲希望的样子,不逃避,不放弃。”

或许这才是唐健能够做到东山再起的真正原因吧。

参考信息:

海报新闻:《欠债4600万卖烤肠还债的唐健:有信心还清贷款,想复制罗永浩模式》2025-09-11

杭州日报:《欠债4600万,曾在西湖边卖烤肠,他说“食字下面是一个良”》2024-04-29

来源:史不得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