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江苏省“最美医务工作者”推选结果正式出炉,20位来自不同医疗机构和专业领域的医务工作者获得殊荣。
近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江苏省“最美医务工作者”推选结果正式出炉,20位来自不同医疗机构和专业领域的医务工作者获得殊荣。
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坚守在护佑人民健康的工作一线,用仁心守护生命、以拼搏书写担当。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系列报道,进一步展现这些获奖者的动人风采与先进事迹,让医者之光点亮更多人心中的希望。
今天,我们走进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五魁村,了解村医孙少辉的故事。
“三夏”时节的五魁村,是人口最集中的时候,孙少辉计划着抓紧时间为村民们送去诊疗服务。他背着药箱沿着田间小路,走走停停,一边为村民量血压、测血糖,一边仔细叮嘱注意事项。“哪家有需要,我就往哪家去”,这是孙少辉四十多年不变的习惯。
村民韩以威介绍,此前正是孙少辉的及时提醒,让他躲过了一次健康危机。“那天少辉来俺家给量血压,一量血压高了,少辉看我眼睛也红,让我赶紧去镇上住院,幸亏去了,到了医院诊断出轻微脑梗”,说起这事,韩以威满是感激。
告别了韩以威,孙少辉立刻赶往村民陈宗美家。陈宗美今年89岁,行动不便,此前只要她到卫生室看病,孙少辉都会送其回家。每隔几天,孙少辉还会主动上门察看她的身体情况。陈宗美对孙少辉充满感激:“少辉,我拿什么报答你,我自己的孩子,也没对我这么上心。少辉不光对我好,对全大队人都很负责,村里没有人说他不好的。”
从陈宗美家出来已经下午两点多,孙少辉立刻赶回家里吃饭。结婚36年,家里的大小事全靠妻子徐璐操持,提起丈夫,徐璐的语气里有心疼,也有无奈:“家里的事他都顾不上,一门心思扑在卫生室,他基本就住在卫生室了。别人都有休息日,他也从来没有,每天早上五点上班,晚上十点都不下班。”
“住在大队,村民找我方便,一直住那,一住就几十年。”孙少辉的话质朴无华,却藏着对村民深深的牵挂。匆匆扒拉几口饭,他又匆匆赶回卫生室,心里还惦记着每天要来注射的村民张承来。
村民张承来患有糖尿病近十年,需要每日注射胰岛素,但他同时患有帕金森病,双手不听使唤,无法自己注射,孙少辉就成了他的“专属注射员”。每天早晚,张承来都会准时到卫生室,而孙少辉也从未让他等过。“我已经打了816天胰岛素,一共1446针。”孙承来感慨道,“我自己都感觉很麻烦,可是我问少辉主任,你怕不怕麻烦,他总说不怕麻烦,这是他应该做的,所以他在老百姓心目中口碑非常好,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几十年来,孙少辉一个人扛起了五魁村的门诊和急诊,成了村民口中的“全科医生”,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村民有需求,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我们村有12个小组,村里有300多名高血压患者,72名糖尿病患者,30多名肿瘤患者,81名残疾人,170多名0至6岁儿童……”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都已刻在孙少辉的心底。这些数字,对孙少辉而言,不是生硬的统计,而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
“和孙主任共事的这几年,我感受到孙主任对乡村医疗事业的付出。”同事张笑这样评价孙少辉,“他每天都会下队看看村民,这些我都打心底里佩服。孙主任对村民的全心全意,毫无保留的关心照顾,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孙少辉不断地探索学习新的诊疗知识和技能,一点点练就了全科医术。四十二年的坚守,孙少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乡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孙少辉始终怀着一颗热忱之心,在小小的卫生室里,为村民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