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了解到,关税直接冲击或许有限,中国化工产品直接出口比例不高,大部分以下游制品方式出口,其中橡胶塑料制品出口比例较高。由于此前美国已经对中国轮胎加征关税,因此直接出口美国的主要是塑料及其制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
日前,美国对等关税落地,中国作为全球化工大国,会受到多少影响?
记者了解到,关税直接冲击或许有限,中国化工产品直接出口比例不高,大部分以下游制品方式出口,其中橡胶塑料制品出口比例较高。由于此前美国已经对中国轮胎加征关税,因此直接出口美国的主要是塑料及其制品。
与此同时,部分美国对中国依赖度较高产品还得到了对等关税豁免。对此,《华夏时报》记者向相关企业求证,金禾实业(002597.SZ)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三氯蔗糖和安赛蜜产品确实不在加征关税名单中,其实美国也有生产三氯蔗糖的企业,但是相对来说,公司产品成本和价格更有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加征关税也给了中国企业机会,以成核剂为例,若中国对美反制关税措施落地,国产替代有望持续加速。记者注意到,4月7日A股整体下跌情况下,国内成核剂企业呈和科技(688625.SH)一度涨超19%,从4月7日到4月11日,公司股价涨幅超30%。
出口比例不高
2018年以来,美国已经多次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征收关税,导致近年中国化工品对美国出口占比已有明显下降。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我国以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塑料及其制品为代表的化工品出口总金额约为3707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的金额约为446亿美元,占比约为12.03%。
记者了解到,中国对美出口的化工产品中,化纤、轮胎等占比相对较大,不过部分中国轮胎企业已进行了全球化布局,受到的关税冲击可能有望相应减轻。
赛轮轮胎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现在的关税还未最终落地,存在一定变数。轮胎产品问题主要归类到了232条款,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更多是轮胎行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关于232条款,记者查询到,3月26日,美国宣布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进口汽车和某些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4月3日,美国发布汽车及零部件232关税的细则,零部件范围扩大,包含了全钢胎、半钢胎的海关编码,墨西哥、加拿大的商品满足美墨加自贸协定的豁免。
信达证券指出,这意味着,轮胎在232关税范围内,不再叠加对等关税,即美国进口除墨、加外的轮胎一律25%关税,如原有双反关税的,232关税叠加双反关税。
赛轮轮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国内市场居多或者美国业务占比小的轮胎企业来说,受到的影响会相对小一些。“公司坚持全球化战略,目前已在青岛、潍坊、东营、沈阳及越南、柬埔寨建有轮胎生产基地,并正在建设墨西哥、印尼等生产基地。”
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若是主要轮胎产品适用25%关税,那么公司可能需要在终端市场提价,然后再和经销商去共同分担一些,不会企业全部承担,相对来说比较可控。
需要指出的是,化纤虽占国内化工领域出口美国比例较高,但是对于化纤行业来说,直接出口美国比例比较低。
我国是化纤主要生产国,全球地位较难撼动,相关产品中涤纶长丝、锦纶纤维出口占产量比例分别为8.6%、7.9%,出口至美占国内总出口的比例分别为 0.1%、0.5%,因此更多是加工成纺织品和服装后再进行出口。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是对美国直接出口承压、还是下游产业转移拖累内需都是短期影响,从长期看只是贸易流向的改变。一方面,若国内厂商让出美国市场,必然有其他地区出现缺口;另一方面,部分下游产业若从国内转移至其他地区,国内厂商也可积极开拓新市场弥补内需走弱。
部分产品被豁免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行政令中包含一份豁免清单,列出了符合关税豁免商品的具体税号和情况,其中就有化工产品,具体包括萤石、三氯蔗糖、维生素、钾肥、聚四氟乙烯等。业内预计美国对此类产品的自给率较低,故美国对其关税进行了豁免。
以三氯蔗糖为例,作为需求前景亮眼的第五代高倍甜味剂,该产品出口量近几年都维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行业也在过去多年的震荡洗牌过程中形成了一家海外企业和几家国内企业的供给格局。金禾实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
此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进口依赖度较高的部分高端化工产品如POE(聚烯烃弹性体)、电子特气、光刻胶、COC/COP(环烯烃聚合物)或将加速国产替代。
中国对美国的关税反制同样有利于相关产品加速国产替代。以成核剂为例,其是一种用于提高聚丙烯、聚乙烯等不完全结晶树脂材料的结晶度,加快其结晶速率的高分子材料助剂,是制造改性塑料的关键原材料。美国美利肯、日本艾迪科等国外先进厂商对成核剂开发使用存在先发优势,长期以来占据我国成核剂市场的主导地位。
2022年,美利肯公司在南卡罗来纳州布莱克斯堡新建的超级工厂投产,满负荷产能时能够将其旗下Millad透明剂产能提升50%以上,美国本土成核剂产能优势或再度巩固。据呈和科技2023年报和观研报告网,2023年,我国成核剂对外依存度为70%,海外产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若中国对美反制关税措施能够落地,短期来看由于我国的成核剂海外依存度较高,海外成核剂产品或难以立即得到替代,但随着近年来国内产量快速增长,业内认为未来成核剂进口替代率有望乘势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对等关税扰乱资本市场的同时,国内化工企业也开启了一轮回购增持潮。
记者不完全统计,中国石油集团宣布增持中国石油AH股28—56亿元,中国石化集团宣布增持中国石化AH股20—30亿元,荣盛控股增持荣盛石化10—20亿元,恒力石化实控人增持公司5—10亿元,赛轮轮胎实控人计划增持5—10亿元。
回购方面,华鲁恒升董事长提议回购资金总额为2—3亿元,万华化学董事长提议回购3—5亿元,卫星化学拟2—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新和成董事长提议回购3—6亿元。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