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全球光伏胶膜龙头企业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603806.SH,下称“福斯特”)发布了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过去一年实现营业收入191.47亿元,同比下降15.23%;归母净利润为13.08亿元,同比下降29.33%。从过往业绩来看,公司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近期,全球光伏胶膜龙头企业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603806.SH,下称“福斯特”)发布了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过去一年实现营业收入191.47亿元,同比下降15.23%;归母净利润为13.08亿元,同比下降29.33%。从过往业绩来看,公司已连续5年利润超10亿元。
同日,公司还抛出了一项引人瞩目的分红预案,根据该预案,公司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6.78亿元,分红比例进一步提升。
净利润下降,分红力度却加大。为深入了解公司大手笔分红背后的考量,《华夏时报》记者发采访函至公司邮箱,截至记者发稿前,未收到对方回复。
实控人一家控股61.94%
记者注意到,福斯特近年来多次分红,以最近三年为例,根据2022年利润分配预案,公司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为199,731,787.05元,占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低于30%。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显示,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555,021,209.52元,分红比例为30%。而到了2024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2.60元(含税)现金红利,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77,559,390.56元,分红比例高达51.82%。
从分红比例和额度来看,2024年度分红力度明显高于前两年。不过,公司2024年的利润却不及2022年和2023年。不仅如此,回顾公司过往年份分红情况,此次分红力度达到了历史峰值,分红金额创下新高。
截至2024年末,福斯特的第一大股东是杭州福斯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8.47%;第二大股东是林建华,持股比例为13.47%。林建华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和实控人。由于杭州福斯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由林建华及其配偶张虹100%控股,因此,林建华和张虹夫妻二人凭借直接及间接持股的方式,合计掌控了福斯特61.94%的股份。以此推算,实控人林建华及张虹或将分走公司4亿多利润。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2家光伏企业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或报告,在整个光伏行业中,福斯特是为数不多的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之一,在已公布业绩的企业里排名第五,并且连续五年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元。
然而,繁荣背后也隐藏着隐忧。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且净利润呈现逐季下滑的态势,特别是第四季度,这种下滑趋势更为显著,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18%。具体来看,2024年,公司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3.21亿元、54.42亿元、44.11亿元、39.73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2亿元、4.07亿元、3.3亿元、4953.45万元。
为深入了解福斯特第四季度利润急剧下降的原因,《华夏时报》记者向公司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对方回复。
从2024年年报来看,公司减值准备或对公司利润造成冲击。年报显示,报告期末,公司根据现行的会计政策,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计提信用减值准备24,819.19万元,对存货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6904.33万元,合计计提减值准备31,723.52万元。
光伏胶膜业务挑大梁
据了解,福斯特拥有光伏材料事业部、电子材料事业部以及功能膜材料事业部三大板块,从收入构成来看,公司主要依赖光伏材料事业部的主导产品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然而,2024年,这两大产品市场表现欠佳。
具体来说,2024年,公司光伏胶膜销售量281,055.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98%,但营业收入降至175.04亿元,同比降幅为14.54%。公司光伏背板销售量10,054.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50%,营业收入约6.07亿元,同比下降54.26%。
福斯特方面解释称,2024年度公司光伏胶膜业务呈现出“量增价减”的情况,虽然光伏胶膜的销售量同比增长24.98%,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但由于光伏胶膜产品单价随着原材料价格同步下跌,导致光伏胶膜业务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同时,由于2024 年度下游客户生产的组件以双玻结构为主,导致对公司光伏背板产品的需求量大幅下降,光伏背板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导致光伏背板业务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
简而言之,就是公司依靠的两大产品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一个“量增价减”,一个“量价齐跌”。
对于光伏胶膜市场情况,上海有色网资深分析师代佳芸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胶膜目前竞争格局为头部企业一家独大,市场难以形成行业自律联盟来抑制恶性内卷,头部企业通过压价,制约第二三梯队追赶者上市步伐,打压二三线企业扩张,逐步淘汰尾部企业,同时阻断组件厂自产胶膜的可能性,成本端价格高位,胶膜头部企业议价权较强,多数胶膜厂都在亏损,部分胶膜厂有通过与下游组件厂合资、开辟第二三增长极、拓展海外业务等方式规避恶性内卷。
相比之下,2024年,福斯特电子材料业务和功能性材料业务收入虽有增长,但整体贡献比例较小,难撑大局。
2024年,电子材料业务收入约7.19亿元,同比增长38.16%;功能性材料业务收入约1.42亿元,同比增长23.21%。尽管这两大事业部的主导产品感光干膜、铝塑膜等收入有一定的增长势头,但其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仍然有限。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