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主要累及育龄女性的慢性、多器官受累的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过去40年中,SLE患病率上升了2-3倍。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SLE患病率约在3.2~517.5/10万人之间,我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主要累及育龄女性的慢性、多器官受累的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过去40年中,SLE患病率上升了2-3倍。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SLE患病率约在3.2~517.5/10万人之间,我国SLE患病人群超过100万,平均发病年龄为30.7岁,已经成为我国人群高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狼疮中最常见的一种。目前其病因尚未肯定,大量研究表明与免疫异常、遗传、内分泌、感染和一些环境因素有关。常见症状包括蝶形红斑、关节疼痛、发热、贫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当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手段包括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疟药及中成药物等,虽然能使多数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常伴随感染、血液毒性、骨质疏松等多种不良反应。
最大的问题是:现有治疗手段并不能阻止SLE的病程进展,部分患者病情难以控制,甚至会发展成危及生命的状态。
目前,我国84.13%的SLE患者正在使用激素治疗,其中部分患者用于维持治疗的激素剂量偏大,不良反应也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多。仅有0.76%的SLE患者能够达到无药物治疗疾病完全缓解。如何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降低脏器受累累积,使用能维持疾病稳定的最低激素剂量、甚至实现激素停用,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是当前中国SLE诊疗中面临的挑战。
研究显示,干细胞凭借其强大的免疫调节特性被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具有免疫调节的特性,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发挥了“训导员”的作用,可对患者失衡的各种免疫细胞进行“调教”,让其不再对自己组成成分进行攻击。
因此,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科研机构都在致力于MSCs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取得许多积极的临床成果。
盘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案例
临床案例一:
2022年1月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第26卷第1期上发表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专家共识》明确表示:
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安全且有效。目前全世界约有1500多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率达60%,使重症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年病死率从原来的35%-45%下降至16%,且迄今为止未观察到移植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大提高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存质量。
而在2017发表的一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论文中也刊载了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案例二:
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细胞生物治疗中心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发表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器官或多系统病变和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而理论上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该团队科研人员通过开展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的疗效评估。
结果显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使C57BL/lpr小鼠的各项相关指标恢复到正常对照小鼠水平,且高剂量治疗组效果最为显著。
临床案例三:
2018年,国际期刊《STEM CELL REPORTS》上刊登了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这是一项开放标签的II期临床试验,81名重度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接受异体骨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并进行了平均长达5年的随访。
该研究中,22名患者第一次细胞治疗使用的是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中4名患者因病情复发,在第二次治疗时接受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而其他59人所有疗程的治疗都选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有39名患者接受了3天的环磷酰胺治疗,其它42例患者未接受该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生存率和临床缓解情况
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84%。在5年随访中,有27%的患者处于完全临床缓解状态,另有7%的患者处于部分临床缓解状态,5年疾病缓解率为34%。总共有37例患者达到临床缓解状态,随后有9例患者复发,5年总复发率为24%。另外,随访期间,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血清白蛋白、补体C3、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以及蛋白尿水平持续改善。
更重要的是,这一疗法还可改善多个器官功能,多名患者治疗前的症状得到改善,包括间质性肺炎、弥漫性肺泡出血、Stevens-Johnson综合征、癫痫、头痛等。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特异、精准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有效避免免疫耐受,直达该病病灶,从而有效阻断疾病进程,被认为在该疾病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国卫生物也在该领域不断探索,申报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干细胞治疗方法》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为ZL202311440077.6)。本发明涉及了多种MSCs修饰方法,有助于增强SLE中MSCs的免疫抑制。
相信随着研究的进展,间充质干细胞将帮助更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获得生命的延长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资料:
[1] Park MJ, Kwok SK, Lee SH, Kim EK, Park SH, Cho ML. 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duce expansion of interleukin-10-producing regulatory B cells and ameliorate autoimmunity in a murine model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ell Transplant. 2015;24(11):2367-2377.
[2]杨旭燕.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与“达标治疗”[J].浙江医学,2019,41(06):510-512.
[3] Sun L, Akiyama K, Zha ng H, et al. Me s e nc hymal stem cell tra ns pla ntation re ve rs e s multiorga n d ys function in s ystemic lup us e rythematos us mice a nd huma ns [J ]. Stem Cells, 2009, 27 (6): 1421- 1432.
[4] 巩小凡,贺颖,方明红等.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41(05):363-365.
[5] Lisnevskaia L, Murphy G, Isenberg 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Lancet. 2014;384(9957):1878-1888.
[6] 曾小峰,李梦涛,田新平.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展报告 2020[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2.
[7]Tang WY, Liu JH, Peng CJ, et al.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rch Immunol Ther Exp (Warsz). 2021;69(1):7. Published 2021 Mar 13.
[8] Sun L, Akiyama K, Zhang H,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reverses multiorgan dysfunct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mice and humans. Stem Cells. 2009;27(6):1421-1432.
[9] Wang D, Sun L. Stem cell therapies for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urrent progress and established evidence. Expert Rev Clin Immunol. 2015;11(6):763-769.
[10] Liang J, Zhang H, Hua B, et al. Allogen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in refractory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pilot clinical study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Ann Rheum Dis. 2011 Jan;70(1):237]. Ann Rheum Dis. 2010;69(8):1423-1429.
[11] Li A, Guo F, Pan Q,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Hope for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nt Immunol. 2021;12:728190. Published 2021 Sep 30.
[12] Ma C, Xia Y, Yang Q, Zhao Y. The contribution of macrophages to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lin Immunol. 2019;207:1-9.
来源:国卫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