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奏响“春耕进行曲” 一起到田间地头领略“智慧”春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2 16:36 1

摘要:农时不等人,春耕正当时。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的农户们算着节气赶农时,通过推广种植“种一茬收两季”的再生稻,让同一块田里收获双倍收成。

央视网消息:农时不等人,春耕正当时。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的农户们算着节气赶农时,通过推广种植“种一茬收两季”的再生稻,让同一块田里收获双倍收成。

一大早,孝感市云梦县吴铺镇的这片稻田里,插秧机开始作业,随着机械臂的摆动,嫩绿的秧苗整齐插进水田,转眼间就铺展出大片新绿。今年,合作社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改良了育秧配方,较往年秧苗整体质量提升了不少。

同时,针对今年春旱的特点,专家们还手把手指导大家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据介绍,当地的再生稻亩产可达2700斤湿谷,相比其他稻种平均每亩可增收700斤左右。今年,云梦县计划播种水稻面积约59万亩,其中再生稻种植超过3万亩。

江西南昌:启动引调提水工作 保障春耕春灌

近期,南方早稻播种栽插全面展开,春耕生产也进入了集中用水高峰期。为了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江西南昌市积极开展外河提调引水和灌溉设施检修工作,保障灌溉用水需求。

在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农户们忙着插秧,由于用水需求比较大,当地调配了4台大功率抽水电泵和30台小功率电泵,将低处的外河水源输送到高处的内河、内港中,便于春耕用水。

除了做好水源调配外,当地政府组织农业、供电、水利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泵站、机井等设施维修,并对河道、农渠进行清淤作业。

目前,南昌市早稻播种栽插已完成148万亩,进度超过七成,在维护灌排工程方面,已修复泵站36座,维修水源工程81座,完成主干渠检修清淤62公里。

宁夏:制种玉米率先开始大面积种植

日前,宁夏进入到了玉米种植的时节,制种玉米作为生产玉米种子的玉米率先开始大面积种植。

在宁夏青铜峡大坝镇永丰村的一处农田里,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作业,这种拖拉机装有北斗导航系统,能按照预先设定的线路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覆膜三项工作。现在播撒的种子是制种玉米所需的父本,被称为杂交玉米的父本,当它开花后,花粉自然随风飘散,与母本杂交,最后长成制种玉米。

杂交玉米父本每年在4月上旬开始播种,母本播种一般从4月中下旬开始到5月上旬结束。今年,青铜峡市计划种植制种玉米6万余亩,预计生产玉米种子2700万公斤,主要供给西南地区。

新疆昌吉:科学田管 助力148万亩冬小麦增收

眼下,在新疆昌吉,正值冬小麦拔节关键期,当地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冬小麦水肥等田间管理。

在昌吉州玛纳斯县的一块高标准农田里,多架植保无人机正在按照北斗卫星设定好的路线进行喷施叶面肥作业,相比传统机车打药,无人机喷施不会碾压幼苗,原来300亩麦田喷施作业要1天才能完成,现在只需2小时。

在昌吉州奇台县,农技人员指导种粮大户在去年试验的基础上继续采取缩行种植技术,将传统4.2米播幅播种7行调整为6行,行距扩大至33厘米,使种子分布更均匀。

记者从昌吉州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当地148万亩冬小麦长势良好,第一轮无人机水肥田间管理预计4月12日全面结束。

来源:央视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