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鬼才郭嘉不死,他和诸葛亮谁厉害?三国鼎立局面会不会被扼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2 16:59 1

摘要:他之所以会这么伤心,此后数次哭郭嘉郭奉孝之死,就是他感觉到了这个人是自己事业的贵人,可惜他命太短了。

公元207年,年仅38岁的郭嘉咳血死在北征乌桓的路上。

曹操看到郭嘉死了哭得像个孩子。

他之所以会这么伤心,此后数次哭郭嘉郭奉孝之死,就是他感觉到了这个人是自己事业的贵人,可惜他命太短了。

就在同一年,27岁的诸葛亮,刚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山。

这对颇有实力悬念的对手,像两条平行线永远错开了。

假如郭嘉没死,三国的剧本是不是会按照另一条道路走下去?

诸葛亮和郭嘉直接对决,会不会让历史发生重大的改变?

一、刘备逃不出曹操的势力范围。

郭嘉早就跟曹操说过,刘备要归降,如果他不服降,必然要被郭嘉设计害死。

就连曹操自己都知道刘备不是池州之物,何况是郭嘉呢?

他们其实早就知道刘备野心大,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总是非得要自己带着关羽张飞单干。

郭嘉生前就建议曹操软禁刘备,可曹操没有听他的,最后等到刘备逃跑了才知道郭嘉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要是郭嘉还活着,他会怎样对待刘关张?

刘备肯定是不会给实权,张飞要是不降,那么大概率会死。

关羽的话,可能会被派到某个重要的碍口城池守城。

总之他不可能容忍会对曹操有战略威胁的人存在。

建安十三年,曹操八十万大军压境东吴边境。

在原来的历史发展线里面,程昱看出黄盖诈降,但他却劝不动曹操,但若是郭嘉在场呢?

郭嘉有没有可能劝得动曹操?

程昱的话,在曹操这里可能只有三分的重量,但是郭嘉就不一样了,此前郭嘉一次次的帮助曹操算准了局势

当年预判孙策必死,连刺客作案时间都卡得很准,可见这个人确实有不同一般的能力,暂且不说什么玄乎的,就他的感知能力就比其他人要强那么一些。

假如郭嘉没有死,按他的习惯,八成会眯着眼睛对曹操说:

“主公啊,黄老将军的船吃水太浅,装的是可能是火油不是粮草!”

转头就会让张辽带三百死士埋伏在芦苇荡里等着黄盖。

那么黄盖不死也回不去了。

另外他可能玩心理战。

为什么这么说呢?

所谓的谋士,其实就是在赌一种局势的发展,赌的也是对方谋士的策略和心思。

孙权的母亲吴国太正犹豫要不要降曹,她会这么想,一点也不奇怪,毕竟是妇人嘛!

郭嘉可能派人去建业散布谣言:

“周瑜要献大乔小乔求和!”

孙权肯定是不会主动投降,他可能要换掉周瑜,这么一来诸葛亮是否还有心思联吴抗曹恐怕多少有些顾虑!

在剩下可以替代周瑜的人当中:鲁肃、吕蒙、陆逊三人是最有可能得,可这三人当中能够和曹操抗衡并且能识破郭嘉计策的人,恐怕是一个也没有!

曹操在赤壁就算赢不了,至少能保住襄阳大本营。

假如刘备逃出去了,到了荆州刘表的地盘,郭嘉也不可能放过他。

刘备想借荆州?郭嘉估计早把江陵城算计在内了。

“跨有荆益”是刘备集团的基本盘,但遇上郭嘉这种专挖墙脚的,怕是要出大事。

他当年整袁绍儿子们,可是连亲兄弟都挑拨得自相残杀。

刘表死了之后,刘琦大概率是要投降曹操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表手下本来就有亲曹派,比如蔡瑁、蒯越,要想拉拢他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给他们一个重要的职位,他们必定要反了刘表。

另外刘琦自己也是有两个打算。

刘琦之所以依附刘备,主要还是因为后勤补给和兵力两个因素!
刘表让刘备接手荆州,而不是直接传位给刘琦,可见刘表和刘琦之间,早就有了嫌隙,甚至刘表已经笃信刘琦守不住荆州。

刘琦怎能甘愿将荆州拱手让给刘备?

这个时候郭嘉出来,让东汉朝廷给刘琦册封一番,那刘琦很有可能就违抗父命,自立为主。

刘备此时要是硬抢,郭嘉可能建议曹操直接发兵协助刘琦。

就此时的刘备和曹操实力,相差巨大,刘备不可能跟曹操硬钢。

要是到了刘备站稳脚跟的阶段,也就是刘备已经夺取了荆益两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三国之势。

郭嘉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应该就是长安。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后来有人就说了要是郭嘉在,司马懿可能永久都被埋没,那么司马懿替代的位置大概就是郭嘉的位置。

此时要是刘备已经死了,吴蜀关系破裂了,那么对于郭嘉来说,正是好事!

要是刘备没有死,那么刘备会伙同关羽在东边于东吴死磕。

背面大概率还是诸葛亮和郭嘉两人的主战场。

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郭嘉估计早升到军师祭酒了。

街亭失守那次,马谡在山上扎营纯属找死但也只是伐魏失败。

但要是郭嘉坐镇长安,可能直接让张郃带骑兵绕后把蜀军粮道断了。

这招他在打乌桓时就已经玩过,轻骑突袭五百里轻松拿捏。

要是断了蜀军粮道,诸葛亮可能要气死。

要说司马懿是把诸葛亮给耗死了,那郭嘉肯定不是这种性格!

他最可能得做法就是主动出击!

要说主动出击他最有可能也是先取汉中和西城。

这两个地方,地处秦岭南麓,虽然在补给上可能不是那么方便,但是只要拿下这两座城池,也就基本上堵住了诸葛亮北上的咽喉要道。

加之诸葛亮每次出征,都是劳师远征,他最担心的就是补给,相比之下从蜀中到汉中,斜谷、子午都要近很多,不管山路多难走,毕竟还是有通道在那里!

只要郭嘉的补给通道不被断掉,他就有把握守住这两座城池。

这里藏着一条暗线:

郭嘉要是活着,司马懿这辈子最多当个教书先生!

史书记载司马懿装病躲曹操征召,这招在郭嘉面前啥也不是。

当年郭嘉看透袁绍人品,也只用七天时间,对付司马懿这种职场新人他是分分钟拿捏!

他要是在许昌散播一些什么言论比如

“司马家祖坟冒青烟,要夺权篡位!”

司马防对曹操的了解,他连夜把儿子锁家里再也不会放他出来任职,司马懿自己都不用躲着也没有机会。

跳出胜负看本质,诸葛亮和郭嘉,这俩人根本不是一个赛道的选手。

郭嘉像股操手,专搞短线狙击。

赤壁、汉中等关键战役,他总能找到那个“破局点”。

诸葛亮更像产品经理,非得从招兵买马,到木牛流马全包圆了才肯出手,诸葛亮在策略方面相对要保守一些,而郭嘉盯住的更多的是战场的胜负。

但狠毒指数这块,郭嘉绝对碾压诸葛亮的。

这场跨越时空的脑洞对决,本质上是在拷问: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

郭嘉是把人性弱点当突破口,他往往抓住的是人性薄弱的地方。

诸葛亮把北伐工程当做是国策,更像太极手,他的目的就是拿下长安,再图中原。

两人的风格完全不同,不过在那个靠战斗实力说话的年代,郭嘉的策略往往能起到重大的作用。

来源:山中微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