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最能加重心梗的行为,不是熬夜!而是经常去做4件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6 15:07 2

摘要:黄昏的风像老北京胡同口的烟,一点点地卷着落日的余温,也把街角那位卖糖炒栗子的老汉的咳嗽声吹得更加清晰。心脏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在这个看似宁静的场景背后悄悄逼近。

黄昏的风像老北京胡同口的烟,一点点地卷着落日的余温,也把街角那位卖糖炒栗子的老汉的咳嗽声吹得更加清晰。心脏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在这个看似宁静的场景背后悄悄逼近。

它不是猛虎下山般突如其来的猛兽,而是潜藏在生活缝隙里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潜伏着,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发作。有人总以为熬夜是罪魁祸首,殊不知,真正“按着加速键”的,竟是日常里四个不易察觉的坏习惯。哪四件事?为何它们对心梗的影响远胜熬夜?答案在后文中一一揭晓。

心肌梗死,通俗点说就是“心脏血管突然堵住了”,血流断了,心肌就像断粮的兵马,撑不了几分钟便迅速坏死。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数据,我国每年约有超过120万人死于心梗,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但奇怪的是,许多患者在发病前并没有明显症状,甚至体检时都没有警告信号。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第一件加重心梗的行为:情绪反复波动,爱生闷气

“气大伤身”不是一句空话。

在湖南湘雅医学院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情绪波动剧烈的个体,其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而心率变异性是衡量心脏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负面情绪如愤怒、焦虑、抑郁,会刺激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久而久之,心脏的负担越来越重。

一项发表于《柳叶刀·精神健康》的全球性研究揭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的人,患心梗的风险高出常人近1.5倍。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如果经常“闷声生气不吭声”,就像锅盖压着火,时间长了必然出问题。

心梗风险提示:不是所有的“气”都能忍,有时候,说出来反而是自救。

建议:每周至少有两次倾诉时间,可以跟家人、朋友聊聊,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画画等方式释放压力。对于北方冬季寒冷、情绪易低落的地区,应加强阳光照射、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封闭宅居。

第二件加重心梗的行为:长期久坐、缺乏运动

“坐得多,不如走得多。”

现代人,尤其是办公室一族,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屁股一沉,心血管就开始哭”。久坐会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栓风险也随之上升。

美国心脏学会(AHA)在2022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且缺乏规律运动的人,其患心梗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20%以上。哪怕每天运动30分钟,只要其余时间久坐超过6小时,依然不能完全抵消危害。

建议: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南方湿热地区,可结合“八段锦”或“太极拳”进行柔和锻炼。

北方寒冷地区,可选择室内踩单车、慢跑等方式。对于老年人,饭后散步30分钟尤为重要,促进血液循环。

第三件加重心梗的行为:暴饮暴食、爱吃重口味

“嘴上痛快,心上遭殃。”

一顿火锅下去,麻辣滚油、肥牛肥羊、蘸料碳水,一应俱全,看似满足,其实是心脏的负担加倍。暴饮暴食会造成胃肠道血流猛增,心脏供血相对减少,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

2000年,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跟踪研究20000多人,发现:每周至少一次暴饮暴食的人,心梗发病率比正常饮食者高出23%。特别是一餐摄入大量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更是“心梗催化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明确指出:高盐饮食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建议:合理控制饮食结构。 东北地区人群应减少腌制品摄入;四川、重庆等地区应适度减少火锅、麻辣烫频率。每餐控制在七分饱,主食粗细搭配,减少动物内脏和高脂肪肉类摄入。用蒸煮代替煎炸,用香料代替盐分。

第四件加重心梗的行为:频繁熬夜+作息紊乱

“晚睡不是错,长期晚睡才要命。”

虽然标题中说熬夜不是“最”危险,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长期熬夜打乱了人体昼夜节律,会影响褪黑素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进而扰乱血压、血糖、血脂的稳定。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显示: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心梗风险显著增加,且恢复能力下降。 睡眠质量不好,还会影响心脏自主调节能力,使其更易受外界刺激影响。

建议:每天固定时间上床休息,尽量在23点前入睡。 对于南方湿热地区的人来说,建议睡前用温水泡脚,有助于安神助眠;北方干燥地区,可用加湿器改善睡眠环境。青少年应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睡前玩手机。

心梗的“沉默杀手”特征,不能忽视

心梗并不总是以剧烈胸痛开始。有研究发现,多达30%的心梗属于“无痛型”或“非典型型”,特别是在女性、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

常见的“伪装”包括:肩膀酸痛、胃部不适、疲劳感、出冷汗等,往往被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感冒耽误了急救时机。

因此,凡是出现持续性胸闷、心跳不齐、突发性乏力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检查心电图等项目。

心梗的预防,不止于药,更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一项调查曾指出:全民参与“走路上班”计划后,五年内心血管疾病的整体发病率下降了17%。这说明,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对抗心梗最“经济”的武器。

健康生活方式小贴士:

华东沿海:湿热体质人群多,建议多摄入绿豆汤、苦瓜、丝瓜等清热解暑食物。

西北高原:干燥寒冷,建议多补水,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亚麻籽、深海鱼。

华南地区:高湿多雨,适合做些排湿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促进血液循环。

老年人:每天保持30分钟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走、广场舞,避免高强度锻炼。

青壮年:避免过度压力积压,适当放松,保持规律作息。

心梗不是一夜之间的灾难,而是日复一日地透支健康积攒下来的后果。

真正的防线,不在医院,而在你每天的生活里。

你的每一次情绪释放、每一次起身活动、每一口清淡饮食、每一个规律作息,都是对心脏的一次保护。别让心梗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然夺走本该拥有的岁月。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做着这些“加重心梗”的事?

点赞、评论、转发告诉身边的人,或许你的一次分享,就能救一颗心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摘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3): 209-220.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来源: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