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枪声回响,到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里的烽火记忆,再到八大山人纪念馆的艺术长河……在江西南昌,一座座红色宝库、一处处历史印记里,总有一群稚嫩却坚定的身影,以充满激情的言语讲述历史,他们是南昌的“小小讲解员”们,以童声传递革命文化,以行动诠
近日,中国文明网首页
以《江西南昌:“小小讲解员”
成为城市精神文明“新名片”》为题
一起看全文
↓↓↓
江西南昌:每位“小小讲解员”
都是一颗文明的火种
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枪声回响,到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里的烽火记忆,再到八大山人纪念馆的艺术长河……在江西南昌,一座座红色宝库、一处处历史印记里,总有一群稚嫩却坚定的身影,以充满激情的言语讲述历史,他们是南昌的“小小讲解员”们,以童声传递革命文化,以行动诠释文化传承。
“小小讲解员”为游客讲述革命历史
历史在童声中“活”起来
作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八一红色百人团”的成员之一,“小小讲解员”王艺锟正在展柜前为游客讲述《收条和回信》的故事。“收条不仅是军费证明,更是南昌人民与军队的深情纽带。”他的讲解让游客频频颔首。“讲解让我与先辈产生了穿越时空的联结,我要把这份信念传递给更多人。”王艺锟说道。
像王艺锟这样的小小志愿者讲解员,在南昌还有很多。他们通过诵读红色家书、展演红色故事、宣讲情景微党课等多种形式,让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这张照片里的战士眼神像星星一样亮!”在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里,“铁流”志愿服务团成员、“小小讲解员”胡昕韵指着墙上的历史影像娓娓道来……
在八大山人纪念馆里,青云谱区的“小松果”红领巾讲解员队伍通过讲述文化故事,让艺术浸润每个聆听者的心灵。南昌市定山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吴佳熹,是八大山人纪念馆的一名“小松果”讲解员。她利用假期休息时间,从事志愿讲解工作百余场,服务时长达三百多小时,服务观众三千余人。在她的带领下,一批批学生投身志愿服务,他们在讲中学、学中悟,成长为有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为“小小讲解员”开展专业化培养
为不断提升“小小讲解员”的讲解水平,南昌的各大文博场馆“各显神通”,为“小小讲解员”定制了专门的讲解课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推出“我是八一守护人”培训项目,采用“导师制”培育新生力量。金牌讲解员林彦平指导“小小讲解员”熊茜妍时,不仅传授发声技巧,更强调用情感赋予文物生命。
在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里,“春天里的小青苗”志愿者们,以邓小平同志在南昌的工作生活为切入点,通过系统化培训课程,将历史转化为青少年可感知、可参与的实践体验。“我们的‘小青苗’志愿者会接受多方面的学习,其中理论学习涵盖志愿者精神、语言表达技巧、党史知识等,实践环节则通过定点试讲、一对一辅导和集中展示验收,帮助青少年从‘生疏腼腆’蜕变为‘落落大方’的红色资源传播者。”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负责人表示,“‘小小讲解员’们还会通过‘重走改革路’研学活动,亲手触摸上世纪70年代的老式机床,在体验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核。”
小小志愿者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一位“小小讲解员”都是一颗文明的火种。除了在博物馆、纪念馆等地宣讲展示革命历史,“小小讲解员”的身影早已超越文博场馆边界,走进南昌的大街小巷、社区学校,他们或参与环境整治,或开展文明劝导,或进行文化宣传,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小松果志愿团”讲解员服务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区、学校、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青云谱区共有区级“小松果”讲解员179人,校级“小松果”讲解员282人。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铁流”志愿服务团通过革命故事宣讲、主题宣教活动、“大思政课”、巡展等形式,助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青少年责任感,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