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如《诗经》所咏"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怦然,亦似李商隐"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的缱绻。
爱情是江南梅雨时节忽现的朝暾,是北国荒漠中倏然绽放的绿意。
它如《诗经》所咏"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怦然,亦似李商隐"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的缱绻。
古籍中记载着多少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
《西厢记》张生跳粉墙的决绝,《牡丹亭》杜丽娘还魂的痴情,《浮生六记》芸娘与沈复的鹣鲽情深,皆化作历史长河中不灭的星火。
而扬州这座被隋炀帝开凿运河滋养的城池,更是孕育了无数风月传奇。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的诗句道尽这座城市的婉约;姜夔的"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则勾勒出它的风雅。
扬州盐商云集之处,有苏姓商贾宅第连云,家中独女名唤琬凝。
此女及笄之年已显倾城之姿,眉若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流波,当真配得上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之叹。
城西有寒门书生姓陆名知远,虽布衣蔬食,却怀瑾握瑜,常在平山堂畔与文人雅士酬唱应和。
暮春三月的瘦西湖畔,琬凝倚在二十四桥边的听鹂亭内。
柳絮如雪沾衣,海棠似霞映面,她捧着《玉台新咏》,心绪却随飘飞的花瓣荡向云端。
李冶的诗句"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恰似她此刻心境,既盼良人又恐遇人不淑。
忽见青石径上行来一书生,月白襕衫被春风拂动,知远本为赏琼花而来,却见亭中女子执卷凝眸的模样,顿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宿命感。
鼓起平生勇气上前揖礼:"不知姑娘所读可是徐陵编本?"
琬凝抬眸见来人目若朗星,谈吐雅致,竟鬼使神差答了句:"公子亦知昭明太子选文?"
二人从《文选》谈到《花间集》,从嵇康《琴赋》论及王羲之《兰亭序》,直至暮色染红蜀冈。
此后锦书频传,琬凝在薛涛笺上写道:
蜀冈云树接天隅,雁字回时月满湖。
莫道银钩书尽意,相思总在未描处。
知远以松烟墨回赠:
二十四桥星斗移,挑灯夜读忆容辉。
愿化邗沟舟一叶,载得文君赋采薇。
鸿雁往返间,竹西佳处的草木都染上了相思色。
上元佳节的火树银花中,二人相约小秦淮河畔,万千孔明灯如金莲升空,与绽放的焰火交织成琉璃世界。
琬凝望着水中倒映的灯影,忽指远处云雾缭绕的蜀冈双峰,含羞吟出上联。
上联:"两座大山有人翻。"
"两座"既指实景又喻礼教重压,"有人翻"三字则饱含对冲破阻隔的期盼,更有女儿家欲迎还拒的娇羞。
山虽高峻,终待勇者攀登;情虽艰难,必盼志士开拓。
知远执起琬凝微凉的柔荑,为她拢好被风吹乱的鬓发,忆起相识以来无数花朝月夕,凝视着眼前人秋水般的明眸。
下联:"一江春水无人渡。"
"一江"应和"两座",以柔克刚形成天地呼应;"春水"既状眼前运河春波,更喻佳人柔情;
"无人渡"三字谦逊中带着笃定——非我不渡,乃静待知音操桨,愿为舟楫渡情海,敢以真心破重山。
焰火在夜空中绽开并蒂莲纹样,琬凝将系着同心结的玉珏放入知远掌心。
钱钟书曾言:"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今人读此佳话,网友续对下联:"千重锦浪凭舟跃","万里云天任鹤翔"。
来源:一品姑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