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苏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2025年6月17日,泰州网民曹某某为蹭热点、博眼球、吸引流量,利用AI工具炮制内容为“泰州姜堰顾高镇政府办公室两名干部张某某、李某某在三令五申严禁违规吃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纪律要求下,未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镇政府周边一便利店消
江苏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2025年6月17日,泰州网民曹某某为蹭热点、博眼球、吸引流量,利用AI工具炮制内容为“泰州姜堰顾高镇政府办公室两名干部张某某、李某某在三令五申严禁违规吃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纪律要求下,未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镇政府周边一便利店消费方便面2份,行为逾越了公职人员的廉洁规范,造成了不良影响,予以通报批评”的谣言信息,并在互联网平台发布,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曹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对其造谣网络账号采取关停措施。
曹某某利用AI炮制并传播谣言的事件,带来了多方面深刻教训,涉及个人、社会、技术使用以及监管层面:
• 法律意识淡薄不可取:曹某某为蹭热点、博眼球、吸引流量,无视法律法规,随意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这警示我们,必须增强法律意识,明确网络行为也有法律边界,任何试图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了解网络造谣、传谣等行为的法律后果,做到知法、守法。
• 道德底线不容突破:编造关于公职人员的虚假谣言,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名誉,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这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或关注度时,不能丧失道德底线。应秉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原则,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不恶意诋毁他人,共同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 谣言危害巨大需警惕:该谣言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这表明谣言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发社会恐慌、误导公众认知。社会各界应提高对谣言的警惕性,增强辨别能力,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同时,要积极传播正能量,抵制谣言的扩散。
• AI技术滥用风险高:曹某某利用AI工具炮制谣言,凸显了AI技术被滥用的风险。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信息生成和传播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但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来制造虚假信息。这要求我们在享受AI技术带来的便利时,要加强对AI技术的监管和规范使用。技术开发者应加强技术伦理建设,防止技术被用于非法目的;使用者要树立正确的技术使用观念,不利用技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 网络监管力度需加强:该事件表明,网络空间仍存在一些监管盲区,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网络信息监管机制,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日常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加强对网络造谣、传谣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来源:风闻论事